《司马光》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5.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体会文中人物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爱动脑筋、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课堂随文练笔。

教学过程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孙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你们非常熟悉的好朋友,伟大诗人李白(出示图片,配音)。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望天门山》。

生:齐背《望天门山》。

师:这是伟大诗人李白给我们呈现的一幅流动的碧水青山风景图。接下来我们一起聆听杜牧的声音,走进他笔下的深秋山林—《山行》。

生:齐背《山行》。

师:同学们,可见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有流传千古的古诗,脍炙人口的宋词,还有体现人物品质的小故事,比如:为了孩子求学而多次搬家的故事——《孟母三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体现人物品质的小故事——《司马光》 (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背诵本学期学习的两篇古诗,同学们感受我国古代诗人用短短的几句诗行所表达的意境,并体会我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旨在为学生认识本课文言文和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二、知识铺垫

1、出示“资料袋”认识司马光,并了解复姓—司马。

2、出示文言文释意图,了解文言文含义。

3、自读生字,注音。

[设计意图]《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学生从心理上会觉得很难,甚至会抵触。为了让学生科学理性的认识文言文,师生齐学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目的是降低“万事开头难”,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词句品析

1、自学文中注释的字词,教给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提示:借助学习工具和注释理解字词。

2、逐句解释,教给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语句的方法,试着将文言

文翻译成现代文。

3、“群儿戏于庭”。

(1)翻译文言文小提示: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2)汇报交流,体会当时孩子们玩耍的心情。

“戏”——(开心,愉快,自由自在)    (板书原因:戏)

4、“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字词品鉴“足”,可不可以用“脚”字呢?

“足”——“脚” (不可以,“足”书面语言,“脚”口语)

(2)引导学生体会“没水中”,汇报交流

(当时情形十分危急,小孩可能会被淹死)(板书经过:没水中)

5、“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1)字词品鉴“持”、“击”、“迸”。(急中生智,方法有效)

(2)体会鲜明对比,突出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乐于助人。

6、写作指导一: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欣赏例文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燕》高尔基

(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的勇敢,突出重点)

[设计意图]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首先就开始了字词解释,学生难免会感觉枯燥乏味,尝试分析文中所表现出的写作手法,学生欣赏高尔基的《海燕》节选段,将文言文与现代美文结合,适当的分散学生的有意注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孩子们在自己的

习作中也可以使用这一写作方法,为自己的小作文增采。

7、小故事,大道理

师:司马光的故事得到世人传颂,我们也要夸夸司马光。

大人们夸司马光,你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老师夸司马光,同学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伙伴们夸司马光,我真_________________你。

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乐于助人,勇敢,沉着冷静)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本着大“语文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就要将德育教育渗透语文课堂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态度观,乐于称赞他人,虚心学习进步。同时,让学生说出来的目的是以说促写,初步形成三年级语文的课堂随文练笔习惯。

四、拓展延伸

1、“戏、登、跌、没、持、击、迸”都是动词,课文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作者为什么要使用一系列的动词呢?

(情形危机,司马光果断,形象生动)

2、写作指导二

巧用动词,突出形象

[设计意图]设计课堂随文练笔,旨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品。习作在小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写话,三年级学生开始由写话向写段过度,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随文练笔是习作由点(句)向线(段)过度的必要阶段。

  五、作业布置

习作:你最喜欢什么人?认真观察,用今天所学的对比反衬,写出他(她)的特点和品质。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

回想12月21日前往千阳县张家塬中心小学上一节公开课。当我得知授课内容为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司马光》时,我一头雾水。因为,《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有难度,因为这是他们与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对于我而言,也是第一次讲述文言文课文,并且要体现随文练笔,更是难上加难。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查阅教师教师用书,研读课文,挖掘文中随文练笔训练点,精心准备备课。12月21日实战课堂授课结束后,根据课堂效果,我反思本节课有闪光点,但是主要以存在的问题:华而不实、全而不精、高而无效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华而不实

在信息化泛滥的时代,我作为现当代人民教师行列中的一员,也难逃电子化办公、信息化教学的浪潮。

确定授课内容为《司马光》这一课文的时候,第一时间我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文言文、详细的司马光故事、《语文新课标》、随文练笔。现在反思备课,我的第一步就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没有研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是盲目的借助信息技术,“眉毛胡子一把抓”,直接导致备课内容过于华丽而没有做到务实,脱离了学生这一主体而演“独角戏”。

华而不实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有点”海棠无香”。纪伯伦关于习作曾说过:“一些作者用字典的补丁,来遮住他褴褛的思想”,同样我在想,我的这节课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是在用形式多样化的PPT补丁来填补本节课文言文教学的困难,当然这是不可取的。

<改进一> 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改进二> 研读教学目标

备课是一节课的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质的备课,可以为一节优质课锦上添花。备课要备课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而备课标是备教材、备教法的前提。

<改进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上一次公开课,我会有这样的困惑:假使这次公开课没有形式多样的PPT课件,没有网络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思想,我的课堂效果会如何?同样的一节课,我将传授给孩子们哪些知识,哪些信息呢?《司马光》这节课,学生第一次和文言文遇面,我也是第一次上文言文的课,难免会借鉴他人的思想,但是如何能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科学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就不会被天花乱坠的信息迷惑,而影响你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二、全而不精

从教一年来,我不论是作为一名实战的语文老师,还是作为一名听、评其他语文课的老师,发现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一些共性:语文课堂的立足点都是围绕“字、词、句、段、篇、情、写”。《司马光》这节课,我从字词拼音、字词释意、句子翻译、写作指导、故事寓意等多方面授课,导致这节仅40分钟的课是面面俱到,这样的结果就是填鸭式的课堂和老师的喋喋不休,未做到新课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

<改进一>聚焦学情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改进二>聚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总的将语文课程目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备课时,老师就应该研读教学目标,确定这节课你最想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确定一节课的目标,不提倡多多益善,贵在启发性。

<改进三>聚焦内容

确定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有舍有得,突出重点,做到一课一得。我上《司马光》这节课时,应课题组需求,课堂要体现随文练笔,所以我的这节课应该依据课文文本,挖掘训练点,聚焦随文练笔这一教学内容,其他内容可以适当删减。

三、高而无效

《司马光》这节课,我的侧重点是随文练笔,所以就尽可能挖掘文中可以体现随文练笔的训练点。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点:

1、我会夸夸人

“司马光的故事得到世人传颂,我们也要夸夸司马光”以这个主题展开习作练习,让学生们夸夸身边的人,但是由于没有让学生动嘴说就直接动手写,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要求过高,而导致效果不佳。

<改进>先说后写

大人们夸司马光,你真是个__________的孩子。

老师夸司马光,同学们应该______________。

伙伴们夸司马光,我真________________你。

同学们,从这个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生:(乐于助人,勇敢,沉着冷静)

2、巧用动词

这篇简短的30字文言文,有“戏、登、跌、没(mò)、弃、持、

击、迸”8个动词,并且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和遇事沉着冷静。我的课堂设计是让学生看图填动词:

 他双手( )着球,深(  )一口气,然后(  )起脚尖,原地(  )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  )去。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  )到右手中向篮板(  )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  )到篮下,“蹭”地(  )起来,双手(  )飞来的球,( )到头顶,腰一(  ),然后“嘿”地( )了一声,把球(  )进了篮筐…...

《司马光》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看图填动词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基础好的学生只会填写几个动词,大部分学生不会填写。原因主要有:一是所选图片不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动词设计过于难。

<改进>开源导流,返璞归真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随文练笔教学的时候要立足于课文,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才是学生思维开始的源泉,然后在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练笔。

3、巧用对比

“众皆弃去”和“光持石击瓮”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人物品质。

出示范文欣赏: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的勇敢,突出重点)

由于时间原因,只是欣赏了对比的写法,但未设计写和说。<改进>句子练写

随文练笔不是大篇幅的习作课,可以练写简单的句子。给学生不同的动物、人物和景物的图片,指导学生写对比句。

四、总结

古人告诫我们:“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正是对于这节课的不断反思,我才有了对于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初步思考。课堂设计聚焦化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可以让文言文教学不再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心头病”,让学生不再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学困生”。

作者:   宝平路小学   孙巧霞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3073.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 7月 21日
下一篇 2020年 7月 2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