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时光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 ... 阅读更多

杨绛: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

风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  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以外去。 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 ... 阅读更多

马未都:人的一生,都是有命数的

人生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每个人的人生理论上讲都是有意义的,但这个“意义点”在哪儿?恐怕很难捕捉到。我自己的人生都走过六十多年了,有时候还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故事要从今年的中 ... 阅读更多

林清玄:从食物看人的性格

从食物看人的性格文丨林清玄有时候生活清淡到自己都吃惊起来了。尤其对食物的欲望差不多完全超脱出来,面对别人都认为是很好的食物,一点也不感到动心。反而在大街小巷里自己发现一些毫不起眼的东西,有惊艳的感觉,并慢慢品味出一种哲学,正如我常说的,好东西 ... 阅读更多

丰子恺: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复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 “哥儿, ... 阅读更多

蔡澜:莫惜身外物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个故事: 爷爷虽然七十岁了,但他所做的陶器、瓷器仍全国闻名。他每年都要来百货公司开展览会,在我们家住一晚,隔天就回乡下去。我们家的小孩子很喜欢这位爷爷,他常把一些素描给小孩子看,让他们高兴。 一次,我们全家到爷爷的工作室去做客,见他全神贯注地在 ... 阅读更多

送杨少尹序 赏析

送杨少尹序 【唐】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 ... 阅读更多

为何人世处处苦恼?

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 ... 阅读更多

林清玄:无事的生活最可贵

朋友来喝茶聊天,问我说:“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最好?” 我说:“无事最可贵。” 朋友不明其意,说:“既然无事最可贵,又何必忙着写文章、读书、讲演呢?” 这倒使我沉吟了,无事并不是不做事、不生活,而是做事与生活都没有牵挂,也没有变生肘腋、措手不及的事情发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