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诗词赏析

课本诗词赏析,课外诗词赏析

暑假预习: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

一、古诗应用题: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 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

飞花令, 100句“酒”词来啦

.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3.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王维《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4.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温庭筠《送人东游》 5.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6.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7.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 遇...

赞(0)新阅新阅阅读(20)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古诗词鉴赏,有答案

  古诗词鉴赏 商歌①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②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释]①商歌,古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②负薪:背着烧火用的柴枝。 1.明明是“东风满天地”的春天,诗人又为什么说“贫家独无春”? 因为贫穷人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需要继续干活,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所以“贫家独无春”。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一是...

赞(0)新阅新阅阅读(33)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古诗词鉴赏,有答案!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古诗词鉴赏 商歌①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②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释]①商歌,古乐府旧题。“商”是五音之一,象征萧瑟的秋天。②负薪:背着烧火用的柴枝。 1.明明是“东风满天地”的春天,诗人又为什么说“贫家独无春”? 因为贫穷人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需要继续干活,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所以“贫家独无春”。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

赞(0)新阅新阅阅读(39)

2023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二)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二)   【2023贵州省】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表现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 __ __ __ __ __ , __ __ __ __ __ __  。 ⑧《登飞来峰》中,蕴含着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这一道理的句子是: __ __ __ __ __  , __&...

赞(0)新阅新阅阅读(63)

2023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   【2023黑龙江龙东地区】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 __ __ ____,__ __ __ ____。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 __ __ ____,__ __ __ ____。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写远大的政治...

赞(0)新阅新阅阅读(59)

2022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四)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四)   【2022河南省】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山”入诗,抒发情感。见南山,陶渊明借“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饮酒(其五)》)表现闲适恬淡的心境;望泰山,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望岳》)表现登上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王安石用“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表现无所畏惧的气概。都写到巴山,刘禹锡用“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

赞(0)新阅新阅阅读(41)

2022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三)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三)   【2022贵州六盘水】 ⑦《醉翁亭记》中表明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句子是:_____ ,____ …… ⑧《行路难(其一)》中表达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 【答案】 ⑦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⑧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

赞(0)新阅新阅阅读(42)

2022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二)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二)   【2022江苏连云港】 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强调学思的结合;陆游认为“        ,绝知此事要躬行”,突显实践的必要;朱熹认为“问渠哪得清如许,        ”,重视知识的更新。 【答案】 思而不学...

赞(0)新阅新阅阅读(32)

2022年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一)   【2022黑龙江哈尔滨】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

赞(0)新阅新阅阅读(37)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