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题目中的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蕴(题目里的“新鲜”)
【文本解读】
用过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老师会发现,这篇文章在部编版教材中时,题目从《我们的民族小学》改成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如何理解题目的这种变化?有人是这样解读的:
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志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
从课程应该体现国家意志这一点来看,“大青树下的小学”并不见得比“我们的民族小学”更合适。但是,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来看,“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大青树”这一意象,却包蕴了丰富的文化因子。
我们先来追索一下这篇文章都用过哪些题目。下面是作者吴然在《谈谈<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走月亮>的写作》一文中谈这篇文章的片段:
……我掏出随身带着的小本子很快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短小的散文,题目是《民族小学》。这篇短小的散文后来发表在上海《小朋友》杂志1986年第1期上。再后来,过了17年,被选为2003年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改题目为《我们的民族小学》,叙述人称也从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现在,教科书编者又精心打磨文字,将题目定为《大青树下的小学》,并选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仍然安排在第一课。
在这段文字中,吴然先生认为把文章题目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精细打磨文字”的体现,说明他自己也是很认可这个“新”题目的。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个题目,又怎样的“文字”运用效果呢?首先,这个题目有着朴素的诗意,“大青树”让读者很自然地想到环境的美好、故事的温馨、情感的淳朴等。其次,“大青树”作为一种树,是一种著名的庭园风景树,在中国主要生长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比如,云南大理市街道两旁大都种着大青树,高大碧绿,生机勃勃。云南、贵州、广西是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地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大青树也就有了一层象征意义——民族融合。再者,用“大青树”的形象来衬托“小学”,自然而含蓄地突出了“小学”的与众不同,让读者充满好奇,激发了阅读和探究的欲望。笔者以为,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无法企及的。
【教学建议】
看似简单朴实的题目,却在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上,具有丰富的学习价值,这些学习价值,可以通过设计安排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语言运用的中的文化、思维和审美智慧。
活动一:让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的小学”,然后出示课文题目,针对题目分享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活动二:查阅分享关于“大青树”的资料,补充课文使用不同题目的信息,结合资料信息分享自己的看法。
活动三:初读课文,圈画课文中写到“大青树”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信息和插图,再谈对题目的看法。
活动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强调“大青树”带来的“新鲜感”,为课文和单元语言文字重点学习目标的落实做铺垫。活动二要通过资料的运用,引导学生感受“大青树”的民族和地域文化象征意义。活动三借助课文相关的内容信息和插图,进一步体会“大青树”的丰富内涵,对课文细读产生浓厚兴趣。
二、文本中的语言表达与文化体验(词句中的“新鲜”)
【文本解读】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朴实优美、画面和谐、情感真挚的儿童散文。
构思巧妙表现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边疆小学;写了学生们上学、上课、课间等多个特定的景象;结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开篇第一句话,是一个长句,很长的句子,却没有给人冗长的感觉,它像是一个自然变换的镜头,镜头随着不同方向远景的移动向同一个近景聚焦,让读者跟着文字看清楚了从不同方向走来的小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民族大家庭的文化氛围通过这样的描绘走进读者的心中。
这篇儿童散文,遣词造句和语言节奏都富有儿童情趣,词句朴实优美,节奏活泼明快。通篇语言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晓白如话,又诗意融融。例如第一句三个“从”到三个“有”一个“还有”,长短句参差有致;“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真好听”三个字看似平平常常,却在语境中更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了遐想,再接着读后面的描写,发现这“真好听”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最后两句,句式基本相同,边读边感受,仿佛觉得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都有了生命,都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校园。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描画出的几个美好和谐的画面。一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们上学的情景和校园生活的景象,让人感到绚丽多姿,朝气蓬勃,幸福美好;二是树、鸟儿、蝴蝶、猴子都倾听小学生们朗读课文和各种小动物看小学生们课下玩耍的画面,前者令人陶醉、神往,后者让人感受到了天真、可爱;三是对铜钟和影子的特写,定格出一幅充满温情和希望的美好画面。这些画面的美,是立体的,是丰富的。
这是一篇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的散文,白描手法,朴实语言,典型画面,把日常的校园生活写得真切,写得如诗如画,让熟悉这种学习生活的孩子们读了感到自豪,让不熟悉这种学习生活的孩子们读了感到新鲜,产生向往。民族文化的浸润,自自然然,不着痕迹,却深入人心。
把这样一篇儿童散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它的学习价值表现在哪里?教师如何再从学习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文本?
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需要借助哪些具体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实践来落实。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第一个维度,不同地区的学生关注点一般是不同的,这正好与课后第二个思考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的设置意图相吻合。“特别的地方”,不同地区的学生答案会不一样。学生认为特别的地方,也是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是课堂上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激发点,或者深入阅读的切入点。但无论关注点有怎样的不同,都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通过文本中的美好景象感受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第二个维度,要想到学生会对词句内容感到新鲜的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对词句表达形式和策略的兴趣上来。就一般性学情来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最后一句,第二自然段对窗外安静景象的描写,对小动物的描写,最后一个自然段选择对铜钟和凤尾竹影子的描写作为结尾……这些都值得关注,值得引导学生进行品味。第三个维度,既是对单元主题的回应,更是为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校园生活,观察自己的校园生活,还可以探寻更多不同地区小朋友的校园生活。这不仅与课后第三题对应,更是将校园生活的体验提升到文化的体验,从丰富多样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学习文化的丰富性和积极生态。
这样一梳理,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学习价值十分清晰的文本。
【教学建议】
从有新鲜感的内容的关注到对文本中小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关注,再到有新鲜感的词句的品味和运用,是一个层次递进的学习体验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从两个角度形成深度理解。一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二是对有新鲜感词句运用的理解: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富有创意的词句运用可以助力表达意图的积极实现。
活动一:边阅读课文边圈画自己觉得新鲜的景象和新鲜的事物,比较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与自己校园中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异同。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围绕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理解,补充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文化氛围。
活动二:一句一句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情景,把自己觉得有创意有新鲜感的句子画出来,再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三: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自己学校的样子或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情景,学着课文尝试用上自己觉得有创意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个语文实践活动围绕同一个目标线索展开,即关注、欣赏和尝试运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表达效果。语言实践的主题情境是学校生活,通过对比,积极建立文本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将文化体验与文本阅读、语言运用融为一体。
三、联系中的阅读拓展与文化浸润
一个文本,无论是为了实现哪一具体的母语学习目标,都不能孤立地运用。一则,孤立的运用,犹如碎片化阅读,是不完整的,是很快会从脑海中被无意识地抹去的;二则,能力的形成,方法的习得,志趣的树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断巩固和强化,更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性理解;三则,建立联系是赋予生活和学习以意义的基础,母语学习应该是一种有联系的生活,这种联系的建立,指向的就是为学习“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叶圣陶语)——沟通生活的境遇、文本拓展的境遇、单元整体的境遇等等。这种多维度的拓展,是主题开放性的要求,是学习目标进阶的需要,也是文化浸润的过程。
吴然在《谈谈<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走月亮>的写作》一文中还谈到:
当然,我在写作的时候也综合了我这一路在边疆看到的许多民族小学的情景,并且选择以一个更富有民族特色的多民族地区如德宏作为背景,来反映各民族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描写边疆各民族孩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场景。同时,我也是将它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即通常称的“儿童散文”来写的。因此,这里就有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心理和儿童的想象,以及儿童的语言。
吴然有很多儿童散文都写到边疆各民族孩子的学习生活,比如《学校旁边一条河》《我们的树林》《老师的礼物》等。在教学中补充这些文本,既是同一作者同一主题作品方向的拓展,也是丰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体验的拓展。
单元主题是校园生活,三年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理解,需要更开阔的视野。从这一角度建立联系,可以拓展阅读《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写了偏僻山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语言也是朴素而诗意的,有很多“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建议】
活动一:结合资料了解作者吴然,拓展阅读《学校旁边一条河》《我们的树林》《老师的礼物》,分享阅读感受和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活动二:拓展阅读《山沟里的孩子》,说说这些孩子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分享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活动三:结合这些文章,梳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在这三个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一步围绕单元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地区小学生学校生活的对比中,发现在祖国的怀抱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有不同的特色,却都有相同的精彩。除了这种对比,我们还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发现、体验和创造学校生活呢?这个单元的另外两篇课文,会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结语:
课文中的“文化”因子,总是蕴藏于字里行间,既借助课文内容主题彰显,也与作者的语言表达融为一体。在母语学习中,文化的体验乃至浸润,从来不依赖于文化概念的申明与解释,而是通过文字形象作用于认知判断和情感体验。这正如2022年版课程标准所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8045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8月 23日
下一篇 2024年 8月 2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