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草原》六下
板块一:还原画面,感受美景 从“还原”入手,让学生看着“草原”这个词,想像画面,说说草原印象,由此得出结论:根据一个词,想出一定的画面,这叫还原(板书:还原),出示并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提醒逗号,追问:作者第一次去草原,心情如何?前两次与草原擦肩而 ... 阅读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方法与论文分享
板块一:还原画面,感受美景 从“还原”入手,让学生看着“草原”这个词,想像画面,说说草原印象,由此得出结论:根据一个词,想出一定的画面,这叫还原(板书:还原),出示并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提醒逗号,追问:作者第一次去草原,心情如何?前两次与草原擦肩而 ... 阅读更多
陈日亮:全国中语会顾问,福建省语文特级教师 在和不少语文教师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研究一节课“怎么教”的时候多,而思考“教什么”的时候少。他们不是认为“教什么”不重要,而是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一篇课文么?既然课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等都有教 ... 阅读更多
昨天听了同事一节课——《一块奶酪》。 这是三上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共有4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 ... 阅读更多
许多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在与孩子进行阅读活动后,都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的困难与问题: 孩子阅读后无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内容或者概述情节; 孩子无法将书里的事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更无法触类旁通; 孩子阅 ... 阅读更多
第一课时 一 上课铃声结束,我播放了蟋蟀的鸣叫声,同学们一猜就知道是蟋蟀,请大家说说自己了解的蟋蟀,只有陶哲一人预习时做过相关笔记,他站了起来,向大家介绍。我自然是大加 ... 阅读更多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课在听中明。听课活动是开展教研活动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每一位教师都听过课,但每一位教师听课的方式可能不一样,关注点也不一样,那么,如何听课才更有收获呢?1. 带着准备来听课笔者经常看见很多 ... 阅读更多
你是否和我一样,是个偏内向的老师? 每次公开课时,我都会紧张。赛课时更是紧张翻倍。所以,每当听说要上公开课,都会提前开始焦虑。 上学期赛了两次课,都以失败告终。新秀赛课前,我几乎准备了半个学期,最后成绩还是不理想。 我陷入了无限 ... 阅读更多
一、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 ... 阅读更多
一上课伊始,我将第三单元导语出示在大屏幕上,我请许梦羽同学读一读杨绛先生的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我又请同学们聊聊什么叫“串门儿”,王歆然认为:“串门儿就是去邻居家玩玩。”“还不 ... 阅读更多
六上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我们学习了“反复”这一修辞方式,“反复”就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辞格。 从定义中看,我们可以捕捉到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反复”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感情;另一个是“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