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草原》六下

板块一:还原画面,感受美景
从“还原”入手,让学生看着“草原”这个词,想像画面,说说草原印象,由此得出结论:根据一个词,想出一定的画面,这叫还原(板书:还原),出示并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提醒逗号,追问:作者第一次去草原,心情如何?前两次与草原擦肩而过,而这次是……带着这个心情再读文字。读文字,感受文字背后的东西,这就是揣摩,就是还原。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哪句?没有读懂哪句?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图文并茂,再次感受“还原”。

板块二,情景交融,聚焦画面
紧接着,到了“情景交融”环节,第1自然段除了写景,还写了什么?是啊,没有好的心情,再美的景色也会黯然失色。读“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的无限乐趣。”小结:在写景中融入心情,就仿佛看到了美景,美景就在我们的心里,这就叫“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带着这份情,带着这份景,师配乐配视频,美美地吟诵,故意丢掉一句“……奇丽的小诗。”过渡:这是一篇访问记,课文2至5节又写了哪些美景呢?(学生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话别)出示第2节,追问:在这样的场景中,你又读出了怎样的心情呢?这些句式又有什么特点呢?

板块三:短句特点,感受情深
知会“短句”的语言表达特点。学生读完追问“为什么作者不写‘蒙古包外,有许多匹马和许多辆车呢?’这样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何感情呢?”学生纷纷说一说,老师总结板书:短句。一般谁和谁不拘束?这里是把谁和谁当成了家人?这就叫“蒙汉情深”!还有哪里有短句?车能飞吗?飞得是什么?小结:充满深情的短句,让人感受到蒙汉情深。出示文字,指名分段123读。调侃“奶茶,奶豆,民族自助(吃好喝好)”引读:静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我们再回来。

板块四:合成画面,语言训练
虽然语言不同,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齐读诗句,相机进行语言训练。“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具体情境。”美的景色,需要美的画面去诠释;美的心情,需要美的声音去传递;美的文字,需要美的人去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