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多年前的一次作文课上,让学生写过“没有意义的一天”。之所以那样命题,是想到学生学写作以来,总是有教师和他大谈人生的意义,总是要他写“有意义的事”;而他的平凡的生活令他自卑,于是他不得不说假话;他认为社会的一切都重要,而自己不重要,他的生命没有什么价值。既然他已经说“我的生活没什么意义”,那就写一写这种“没有意义的一天”如何?
结果很有意思——有些学生把每天那种“没有意义”的日常琐事描绘一番堆砌成文,发现这就是通常说的“日子”和“岁月”;不会写的学生说,连“没有意义的一天”也写不好,那的确是我的写作能力差了。有学生后来看到陈村的《一天》,感慨地说,过去太重视“意义”了,而生命中有许多事物是不能用简单地“意义”去认识的。
作文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在这中间,特别重要的是“关注自我”。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在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当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园地中开掘。
作文是精神的活动。学生不是机器,不需要按标准复制产品;学生也不是政治家,总是要倾诉经世济民的宏论。没有必要让学生反复地在上下五千年中寻找民族自豪感,没有必要让他们把08奥运说成生命中的头等大事,没有必要让他们热衷于发疗世济民的高论。
事实上,真正会写的学生,尝一脔而知味,他们能从柴米油盐一类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从里巷俚语中观察世像人情。写作者是享受生活百味的智者,不懂生活之美,一味地论证人生目标,远离自己的世界,必然笔下无物,面目可憎。
在起始年级的写作课中,就应当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
面对一道作文题,学生可能想起什么?他思考的范围有多大?他会如何选择?他会不会扬长避短?他有没有进一步调动写作资源的意识?如果选择某类题材,会出现什么障碍?行文中,他有可能在什么地方被“卡”住?……
作为一位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教师,是能想到这些的。
学生不愿意写,未必是没有可写的东西,也未必是不会写。他或许是在等待,或许是“不在状态”,或许仅仅是不喜欢这个题目。但教师无论如何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幼稚,同时不能自以为是,高估自己。
学生未必那么俗,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他们最怕的是遇上一位自寻烦扰的教师,如果不幸让他遇上了,则有可能自我压抑,长期没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其情感体验往往也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对学生在写作中的各种表现,应当和他的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联系起来考察。作文是学生的“精神产品”,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教师必须保护并尊重学生的思维个性,而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加以判断。
现今课堂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教师布置作文,学生当堂完成;教师批改,最后讲评。教师讲评作文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如何构思的,为什么选择那样的材料,为什么会用那样的表达方式,甚至他为什么会写出那样一句话,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
而所谓讲评,无非是请几个学生读读自己的作文,教师作适当点评,讲解一下本次写作要领,强化某方面的要求。而下次作文可能要在一周后再做,对教师的讲评,学生又淡忘了。从写作到讲评,作文周期过长,导致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
不少教师尝试过在作文之前对学生作启发式的讲话,但如果预期不明,方法不当,有可能造成另外一种结果:他的讲话有可能干扰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构思很容易“入套”。我们经常会看到,几十名学生的作文构思雷同,只有表达上的差异。
启发式的“谈作文”是有必要的,特别是经过一阶段写作之后,学生需要整合写作资源,需要提高构思表达的技巧。适当地开展“作文对话”,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的写作状态,知道他们写作上的长与短。
我在教学中,每学期有四五次作文对话,用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聊”,而且并不一定是为了配合一次具体的写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打开思路,启发他积极思考,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
实践证明“作文对话”有明显的效果。有一部分学生原本不过是听听纸上谈兵,但后来我发现他们开始主动地做笔记。他记下来的是些什么?——分析问题独特的视角,他的“思维盲区”,精彩的表达,历史事件的启示,一个有趣的故事,人物的睿语,等等,以及由此开始的延伸,联想……
多年前曾看到一位教师批改的学生作文,满纸红字,改得面目全非,评语写了三四百字,这位教师还在埋怨学生不好好写,百教不会。
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正确认识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改得过多,是替代过多;替代过多,学生也就学不到什么。至少,这位老师没教会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教师改得过多,学生反而丧失了写作的自信,当他看到发回来作文满纸红字与符号,他会认为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没有什么价值。
其实,学生的作文没有必要每篇都精批细改。如何批改,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作文状态,要考虑有无无针对性,要预想效果。
当然,适当作几次精批细改很有必要。一些教师用“面批”的方法,效果很好。“面批”是有效的“教”。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互动沟通;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可以看到教师作为“读者”的阅读过程,直接感受教师的修改示范。有几次这样的精批细改,学生能正确地了解自己作文的长处以及不足。
作文评语究竟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评语不是给一名学生写作学习作总结,不是一篇鉴赏文章,教师面对的不过是一名学生的一次作业。如果评语过于郑重其事,标杆高了,可望不可及,学生反而掉以轻心。
同样,有些学生“佳作”被捧得过高,也会误导学生对作文的正确认识。看一些省区的“高考佳作评析”,很多点评者仿佛是在赏析“八大家”一般,把学生的一篇考场作文吹得天花乱坠,无以复加。
其实,那已不是作文评语,而是教师的自娱自乐,或是炫耀卖弄了。作文评语还是应当质朴一些,最好能让学生“一点即通”,明白老师的意见或建议。评语不宜太长太杂,尽可能简练明确。
1999年,我们一些老师在作文批改中尝试用“一句话评语”,即不管学生如何作文,老师的评语只能写一句话。这种做法也许有点矫枉过正,但它的确让一些教师开始反思作文评语的质量与效能。
作文有“规矩”吗?其实没有。留传下来的前人佳作,有几篇是“课堂作文”?有几篇是“讲规矩”做出来的?
教师过多地指导学生按“规矩”写,学生写起来也许会比较“熟”,比较“顺”,只是那样做非但培养不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千篇一律的格式作文也令人生厌。
学生有兴趣选择不同文体作写作尝试,不必要等教学计划的安排,只要他愿意,就可以选择任何文体去写作。教师要有信心,有耐心,鼓励学生放胆尝试,并允许他们失败。
曾有位学生尝试写中篇小说,一个学期“连载”七八次,后来发现收不了场了,便在本子上写了个“无限期待续”。——你以为他失败了?没有,在这七八次写作中,他有了创作小说的体验,他的叙述和描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有了文学语言的表现意识。此时如让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他会喊难吗?
作文教学有“规矩”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写作是创造,写作教学也得有创新。浙江一所名校有位教师让学生自由写作,规定每学期交8篇作文,可以一次交清,也可以分批交;时间不限,可以在期初交,也可以在期末交。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她的学生写作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众所周知,作文一般是不打满分的,满分仿佛只能打给那种十全十美的传世之作。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永远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得到满分:一处标点错误,一句有点别扭的话,一个可能需要修改的词,甚至书写不太漂亮,都可能成为不能得满分的理由。
可是,这种约定俗成是不是真的有道理?
江苏有位老师时不时给一些学生作文满分,她认为这不过是学生的一次作业,不是经典范文,也不是比赛作文;打满分是对学生的肯定,可以让学生有体验成功,让他们有写作的快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们为什么要把85分当作不得了的高分,而永远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文章有缺陷呢?对作文教学的传统做法与习惯,教师也应当在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作一定的反思。
承认写作教学的困境,是为了寻找对策,探索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我们没有必要夸大作文教学的困难,因为我们更应当看到教师的教学勇气和智慧。我们不断地看到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的探索,如果应试教育的压力能有所减轻,社会对语文教育的关注能趋于理性,老师们的改革思路会更加开阔,方法还能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