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上册《红烛》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红烛》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选入的第二首必读诗歌。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共包括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红烛》是闻一多先生在 1923 年创作的,也是其第一部诗集的同名序诗。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用语新奇、意蕴丰富,既感到新鲜,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认知,因此寻找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文本结构特点看,无论是外在表现形态还是内在思想情感,都集中体现了闻一多诗学观念里的“建筑美”,跌宕起伏,起承转合,和谐对称,堪称中国现代诗、自由诗的典范。
从学习难度上看,《红烛》没有严格的格律限制,学生可反复吟诵,体会韵律美,同时对现代诗的欣赏还要落实到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上,如意象的运用。由此,可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拆解来细细品味“红烛”子意象,由浅入深、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感悟青春的体验和思考,深化本单元“领悟青春价值”的任务主题。
那么,在单元学习大任务下的《红烛》教学如何在传承中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会遇到哪些教学难点?该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将《红烛》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 通过意象拆解与建构,品读“红烛”子意象,建构“红烛”整体意蕴,体悟诗人不惜牺牲的奉献精神;2. 通过赏读对话,品鉴青春象征,领悟诗人献身祖国的青春底色,点燃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认同。
【课堂实录】
任务一 拆解意象,感知红烛形象(播放朗诵视频,感受诗歌韵律节奏。)师: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诗人精选富有特征的子意象,构成意象组合来形成整体意象。闻一多笔下的“红烛”和李商隐笔下的“蜡炬”在诗中被具体拆解成哪些部分?
仔细听读欣赏诗歌并完成表格。
生: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很明显是把蜡炬分解成了“蜡灰”和“蜡泪”两个部分。
生:《红烛》第 1 节有烛色的描写,“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突出了烛的“红”。
生:第 2 节有烛光的描写,“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这是“烛光”。
师:很棒,你们找到了“红烛”所独有而“蜡炬”没有的部分。那么“红烛”有没有和“蜡炬”相同的组成部分呢?
生:第 6 节有“泪”的描写,“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师:还有没有了?
生(齐):还有“灰”。
师(笑):“灰”是怎么写的呢?
生:第 2 节有“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师: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在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句子,找到了“红烛”被拆解成的“色”“光”“泪”“灰”四个子意象。

图片

任务二 建构意象,理解红烛意蕴师: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中的子意象有其各自的特殊含义,品味诗句,就上面环节找出的子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出它的象征意义,完成表格。
1.“烛色”与“烛光”。
师:有关烛色的描写,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把“红烛”比作“诗人的心”,其深刻含意是什么?
生:二者有相同的颜色,均为红色。“红心”的“红”代表赤诚、热烈和忠诚,那么“红烛”的“红”也代表赤诚、热烈和忠诚。
生:红是赤诚、热烈的象征,红烛是理想人格的化身。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
生:老师,我还发现有一个词运用得很巧妙。这个“吐”字,逼真描绘了诗人面对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生纷纷鼓掌。)
师:说得真好!这位同学阅读文本很仔细也很透彻。诗人把“诗心”与红烛相组并置,且以颜色相联立意,凸显蜡烛的人格意义。一个“吐”字也让我们感受到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的赤子之心,所谓“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师:“红烛”的赤诚和热烈可以表达什么情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红烛”的另外一个部分“烛光”。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分享一下呢?
生: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蜡烛比作躯体,把烛火比作灵魂,所以“烛光”在这里就象征着“红烛”的灵魂。
师:好。诗人在写“烛光”时,用了三个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你们注意到了么?
生(齐):看到了!
师: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问句之后,诗人陷入了矛盾和冲突,他为什么矛盾?
生:他的矛盾在于,作为个体的蜡烛,为什么必须牺牲自我才能作出奉献。
师:最后有没有化解矛盾?
生:化解了,经过深度思考后,诗人给出了省察和决定,蜡烛本就为燃烧而诞生,所以第3节里说到“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师:我们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那么问题来了,红烛燃烧的过程与结果到底是什么呢?找一找有没有相关的诗句,找到了就大声地读出来!
生(齐):“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师:呼告的语言,情感充沛!那么这里的“世人”是什么样的人?与诗人有什么差别吗?
生:“世人”就是普通民众,他们身上应该有鲁迅所言的劣根性,而诗人应该是播种者,是能唤醒麻木民众的人。
师:很好。“烧破”“烧沸”“救出”“捣破”连续的四个动作该怎么理解呢?
生:我认为在四个连续动作的诗句中,前两句写的是现实,描述了世人沉浸在麻木的、冷血的非理性之中而不自知的社会现实;后两句写的是理想,用“救出”“捣破”来描写烛光的价值和力量,暗示以诗人为代表的先驱者唤醒众人,照亮黑暗的奉献精神。
(掌声响起。)
师:这位同学的理解准确深刻!当时的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沉睡未醒,诗人想要借助“红烛”的光与热,去击破世人的麻木无知,去捣碎囚禁着世人思想和灵魂的封建文化礼教。这里的“光”就象征着燃烧自我、拯救世人的理想信念。
师:通过对“烛色”“烛光”的意象解读,我们看出诗人要以一颗火热的、赤诚的心,让智慧与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来打破旧的封建枷锁,唤醒沉睡在黑暗中的人民。
2.“烛灰”与“烛泪”。
师:我们了解了“烛色”与“烛光”最本质的部分,请大家继续思考“烛灰”“烛泪”的象征意义。
(生讨论交流。)
生:“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才肯罢休。“灰”体现了诗人的思念无止和相会无期的眷念与痛苦。
师:是的,李诗“烧蜡成灰”表达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灰”就象征着为爱所苦的残损的躯体。
师:我们再看看“烛灰”象征什么呢?
生:“红烛”“烧蜡成灰”表达的是诗人愿意以生命的消耗与毁灭为代价去获得光明的艰难选择。
师:你的理解很棒!虽然艰难,但诗人愿不愿意赴汤蹈火?
生(齐):愿意!
师:哪里能看出来呢?
生:第 7 节里有,“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它能培出花儿、结成果子,就表明他愿意奉献自我成全世人!
师:为你点赞!是的,它能培出花儿、结成果子,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红烛”的“灰”象征着自我牺牲后培育花果的脂膏。
师:李诗春蚕吐丝,死后方尽,蜡烛流泪,泪干身灭,这种伴随着生命始终的缠绵之情,这种至死不渝的真诚执着的爱,的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由此可见,蜡炬之“泪”是比喻爱情的煎熬,象征着相思的悲伤之情。那红烛为什么落泪,其象征意义又是什么?
生:“残风来侵你的光芒”,“残风”和“光芒”之间是对立冲突的关系,“光芒”象征着理想,“残风”就是理想的阻碍者。
师:好。因为理想受到了阻碍者的摧残,“红烛”烧得不稳,才着急地流泪。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拟人!这里将红烛人格化,把红烛燃烧自己照亮社会的牺牲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师:很好!红烛为“烧得不稳”而流泪,意指未能更好地奉献,这是自责的泪。因此“红烛”的“泪”象征着理想受阻的着急焦虑之情。而“何苦”中也有劝慰、忠告、理解和最终对红烛奉献自我的革命理想的价值认同。

图片

任务三 融合意象,体悟红烛底色
师:走近诗人,感知时代。诗人是如何通过与“红烛”的对话一步步抒发志向、升华诗情的?请小组分析,完成表格。
小组 1:诗人以自我审视开篇,对“烛色”进行了赞美。
第 2 节“一误再误”充满了纠结不安,矛盾冲突,甚至有一种撕裂般的疼痛,“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诗人渴望光明,可光明的获得为什么要以牺牲自我才能实现,这是诗人的青春困惑与不解。
小组 2:诗人在思考中认可了“红烛”自焚的现实“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找到了“红烛”焚烧的高尚的理由,困惑得到了解决。第 4 节,诗人意识到“红烛”的燃烧不是错误的,鼓励“红烛”继续燃烧。即使现实的黑暗超过了理想的光芒,“红烛”的牺牲可能没有催生出灿烂的光明,诗人也表达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和坚毅。最后用自我牺牲践行“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道德理想,这就是诗人的青春希望和理想追求。
(生鼓掌。)
师:很好!同学们的理解非常准确。
(投影展示已填写完整的表格。)

图片

师: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指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感是诗歌的关键所在。该诗的情感如跳动的火苗在风中摇曳不定,在诗人起伏不定的情绪中,感知他内心交替不断的煎熬与挣扎,困惑与希望,犹疑与坚定,感性的热烈最终回归理性的沉静。这一切的理想探索历程,执着追求的心迹像极了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
生(齐):青春!
师:是的!它就是青春!
师:闻一多写这首诗的时候是 24 岁,正值青春激扬的年纪,而李商隐写《无题》的时候是38岁。正是这样的年龄反差,让我们在诗中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种形象的反差固然和诗人的年龄、心志有关,这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呢?
生:我们要知人论世,这里应该还有时代的因素。
师:很好。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
生:晚唐。
师:对!于是李商隐的诗有了怎样的色彩?
生:缠绵哀伤。他写《无题》的时候正是风雨飘摇的晚唐末世,在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身世家国的双重衰落造成的悲剧意识里,他用自己的才情为晚唐唱出的是一曲悲凉的挽歌!
师:非常好!闻一多写《红烛》是在 1923 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或一件事来概括。
生:苏联提供援助,帮中国争取民族独立。
生:日军在长沙肆意枪杀中国平民。
生:胡适力倡研究国学。
生:毛泽东创办《新时代》杂志。
生:蔡元培请辞北大校长职务。
师:很好!这是怎样的时代?
生: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这是一个到处充满着动荡、冲突和分裂,也迎来希望和曙光的大变革时代。
师:这样的时代,激发了诗人怎样的青春底色?
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许多觉醒了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探索、犹疑、奋斗、挫折、斗争的过程。24 岁的闻一多,虽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但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击过的、从“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怀揣热诚的爱国爱民之心,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价值诉求,追寻将个体无私奉献于并不美好的时代的决心,“红烛精神”就是诗人青春底色的最好诠释。
师:对!“红烛精神”是爱国的精神、奋斗的精神、坚守的精神,更是奉献的精神!
师:晚唐末世,情思旖旎的李商隐用生命和真情书写着他的青春感怀;五四时代,闻一多用飞扬的旋律彰显着穿透黑暗、启迪民众的青春的华彩。“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新时代的青年们,更要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在岁月芳华的年龄,绽放青春多彩的人生,奉献国家,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实现属于自己的“青春价值”!
师:最后我们来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投影):学校开展以“生命的色彩”为主题的诗歌节,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带有象征性的意象,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以对话的方式创作一首诗歌。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名师观察】
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学习情境”等理论和概念,意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张晓燕老师的这节单篇中国新诗精读教学课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次简约而本色的实践。
第一,教学目标准确有向。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青春激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材在“单元学习任务”中明确提出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本课紧紧围绕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进行设计,在单元人文主题思想的带领下,把意象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把品味诗歌语言和丰富学生的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词句的品味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和重要内容。
第二,任务推进简约有序。本课设计的三个具体学习任务:意象拆解,感知“何为红烛”;意象建构,理解“红烛为何”;意象融合,感悟“红烛诗心”,体悟青春底色。三个任务不是游离割裂的简单的任务拼合,而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关联性、批判性和融合性的任务链。随着“意象拆解”、“意象建构”和“意象融合”这三个阶梯学习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次推进,学生的学习发生了由“感知红烛形象”到“理解红烛意蕴”再到“体悟红烛底色”的逐步深入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对青春的思考。任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具有层级性和渐进性。由言入诗,以诗化人,路径清晰,循着现代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得到综合提升。
第三,教学活动本色有味。新课标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节课围绕学习任务,以语言运用为本,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这个抓手,创设具体情境,听读、品读、赏读、悟读等学习活动依次展开,教师的问题引导和及时点拨促进了学生感受、理解和体悟,提升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发展,让语文学习成为和真实情境紧密联系的语言实践活动,语文味十足,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材文本解读充分,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方向性强;学习任务设计明确清晰,梯度推进;教学活动体现语文本色,课堂呈现真实有效。略显不足的是,读写结合有欠紧密,可以围绕“学写诗歌”的单元写作学习任务,通过读写结合的情境任务设计,让学生在意象拆解、意象组接、意象融合中进行诗句诗歌创作。如此,新课标所期待的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23.9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8355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9月 10日
下一篇 2024年 9月 10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