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同行:

大家晚上好!很感谢梁桂云老师的邀请,来参加大家的网络教研。群里有很多专家和名师,我看到邱一红老师、宋鹏校长也在群里,心里就有底气了,因为我说得不对的地方,这些专家和名师会予以纠正。同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发言之前,我想先表达一个观点:文言文的教学很有必要。现在统编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我非常赞同。在小学阶段,我认为文言文篇目占比还可以适当地加大。但是教材篇目总数有限,我们的老师能否自觉地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再补充一些精短、有趣的文言文呢?全国各地已经有很多的老师做出了这样的探索。朱文君老师编了一套《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影响很大。类似这样的小古文读本、配套读物如雨后春笋,这是我们开展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我在松山湖实验小学工作时,就编写过校本课程《晨诵》,六年级的内容就是128篇精短文言文。孩子们用一年的时间熟读这128篇文言文,上初中后学习文言文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在小学里怎样开展文言文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大家这样几条建议: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让孩子们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它和白话文的语感有所不同,它的遣词造句、表达习惯等都不同,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孩子们形成积累。文言文就是要反复的诵读,把它化为己有。陈琴老师说:“一篇文章,至少要读个100遍。”台湾的王财贵教授就是这样做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要求学员至少要读100遍。他办的夏令营读《论语》,就是这样素读的,一天一遍,坚持100天,这个非常有效。当然在我们的教学中,一般是做不到的。但我们可以取其精华,也就是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变换各种形式让孩子们多读。

古代读的方式是诵读,我们现今是朗读,许多的年轻教师都很少接触诵读或吟诵。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学习文言文主要是靠诵读。朗读只是这100年以来的事情,废除科举考试以后,我们的教材以白话文为主,文言文就逐步减少了,接着我们读课文的方式就变成了现在的朗读。但在1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读书的方式全部是吟诵的。吟诵有吟诵的好处,它能够把文字里边的音长和音高,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来表现文章里面的情感,这种方式是朗读不能代替的。陈琴老师在推广经典素读的时候,用的是歌诀乐读法,孩子们非常喜欢,连四岁的小朋友也能用这种方式诵读《岳阳楼记》,这种方式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了解。以上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孩子们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动口,要熟读成诵,要能够把它记下来。张潮在《幽梦影》里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这段话真是太精辟了!

第二,让孩子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脑,要思考、感悟,要得其意。刚才有老师们在解读《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的确很有意思,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引导孩子们去动脑筋呢?我这里跟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大家都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我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凭着直觉打了一个问号: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我怎么没有读出来呢?就着这个问题,我自己思考,琢磨出了一点道理。我认为这篇文章就是跟孔子开了一个玩笑,有点挖苦他、揶揄他的意思。开头写的就是“孔子东游,见两小辩斗,问其故。”这个事情发生在孔子东游的过程当中,在当时信息闭塞的情况下,孔子东游走到哪儿,有没有人认识?我觉得这是值得打个问号的。特别是两个小孩子,两个小孩关心来的这个人是谁吗?“笑问客从何处来”,两个孩子对这个外来的成年人基本是不关心的,但是到文章结尾的时候,“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这就明显地表明,这两个小儿知道眼前的是孔子了,是传闻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很有智慧的孔老先生了。那这就和前文矛盾起来了,第一次见面,两小儿不认识孔子,但到后面的结尾就明显地感觉到两小儿知道眼前的这个人是谁。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呢?我就推断,这个故事它不是真实的。它是作者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我的推断有没有理由呢?再看看这篇文章的出处,它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本什么书呢?是道家学派的一本代表作。道家和儒家在一些基本观点上面是相左的。所以它是不可能去歌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就可以断定这篇文章的主旨根本不是像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样,可能大家受教参的影响比较大,认为本文是歌颂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我觉得这个是不太正确的,值得商榷。再比如,课文中对“盘盂”这个词的注解,也是有待商榷的,“盂”和“盘”的区别不应在方圆,而应在深浅。这就说明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真的是要引导学生去开动脑筋,去思考。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地思考,他才能获得文本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这是我们文言文教学要做到的第二点。

第三,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动动手,能够实践,能够加以运用,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孩子们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形成了一些文言文的语感之后。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自己的作文、日记当中迁移运用。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苗头之后,我们适当地加以引导。下面,我向大家展示一篇我班上的一个孩子写的日记。这个孩子平时不怎么爱写日记的,但是那段时间就特别积极,特别踊跃,为什么呢?他迷上了文言文。他就用这个文言文的句式,写了一篇《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

深圳小学六(1)班  李浩源

今日午休时,粤君作业,问吾有无橡皮。吾答曰:“玩十局神枪手即可借用一次。”粤君曰:“二局!”吾怒,曰:“不,至少五局。”粤君答:“好,好喏!橡皮递来。”

片刻后,粤君再借橡皮,吾回曰:“借二送一!”过不久,粤君又再借橡皮两次。

须臾,吾乃昏昏欲睡,忽闻粤君言:“李君,吾有难题莫能解!”吾打哈欠后,答曰:“玩十局神枪手即可教尔一次。”粤君无可奈何,答曰:“行!”

事后,吾记债,共计25局神枪手。便告之还债,再与粤君戏之。

大家看一看,觉得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从这个水平来看,当然还是很初级的,但是这个孩子尝试用文言文的句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经历的时候,他的语言变得精炼,同时,孩子们喜欢的趣味性并没有丢失,讲的就是同学借橡皮和他讨价还价的事情。我觉得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我们的文言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陈琴老师在富阳永兴学校带了一个实验班,这个班她教了四年,后来陈老师的弟子彭弘老师接手。这个班在六年级毕业之前,做当年高考的试卷,陈老师和彭老师将孩子们的高考作文发在了朋友圈,我看了之后被深深震撼。从孩子们的写作来看,真的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表现在:第一,他们不仅能够很有思想地完成高考作文,内容上面能够展现出他们这个年纪所难以达到的高度,甚至和参加高考的应届生没有很明显的差异,有些孩子的作文真的就这么老到;第二,大部分孩子用的都是文白夹杂的那种语体风格,所以,读起来觉得非常的典雅,的确让人震撼。

这就是我一直主张的三点:孩子们学习文言文,首先是动口得其言,其次是动脑得其意,第三是动手得其趣。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教好文言文,不能仅盯着教材上的几篇文言文。我们的老师都是科班出身,学了不少文言文,希望大家不要丢掉了。大家参加工作以后,包括我们现在正在一线的老师,也要在文言文这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较为系统地学习与文言文相关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样我们自己才能把握住文言文教学的精髓。

我看过一些名师执教的文言文公开课,其中就有一些硬伤,这个硬伤指的是什么呢?一是对文言文训诂理解上存在着争议。二是课件存在着很不应该的错误,老师将文字用小篆表现出来,也有用大篆、甲骨文的,这样做的目的很好,一来故意给学生制造认读上的困难,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二来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们中华文字的神奇。但是有老师在字体转换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因为我们在转换时,使用的是电脑工具,电脑转换是不准确的,会有一些低级的错误,但是,执教者并没有发现更没有改正。这就说明我们老师在文字学上面的修养还是很欠缺的。这样的错误会传递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我再举一个初中文言文例子。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的断句一般都是这样断的,我们的教材上面也是这样断句的。可是,真正的断句应该是怎样子的呢?我看到了一位专家写的文章,最后专家认为“空乏其身”这里我们的断句错了。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里构成一组排比;“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这个位置构成对仗,“行”是一个通假字,通“形”。我觉得这个专家的分析很有道理。如果我们的修养不够,就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错误。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系统地提高自己专业素养,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就可以表现得更加自信、淡定。

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大家批评指正!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586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 5月 18日
下一篇 2021年 5月 18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