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简笔勾勒燕子的外形,凸显了它的活泼可爱;第二自然段描写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活泼机灵;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燕子休憩时的有趣画面。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选取轻风、细雨、柔柳、鲜花、青草、绿叶等春天典型的景物,用错落有致的语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教学目标
1. 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散、杆”,会写“凑、拂”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感受春天的美景。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背诵第一至三自然段。
教学思路: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着边读边想象,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体会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和春天的光彩夺目。通过扩词、想象画面、反复朗读等多种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进而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最后积累背诵。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课文中的词组进行积累。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伶、俐”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散、杆” ,会写“拂、聚” 等生字。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夺目。背诵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出示谜语,引出燕子图片,引导交流: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了解燕子吗?介绍燕子。
2.学出示课题,读准课题,强调“燕”字形。
3.简单介绍这篇文章是由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两遍课文。
2.听范读全文,可以小声跟读。
3.识字
①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借助拼音读正确。
②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③相机指导书写“倦、痕、幅”。
④强调多音字“圈、散、杆”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读音。
三、再读课文,整理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逐段给画面取名字。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
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哪几幅画面?引导学生交流。
预设:
燕子外形图 春光燕子图 (燕子赶集图) 燕子飞行图 燕子休息图
2.说说课文中描写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外形美
教师引导: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我们将镜头拉近,来欣赏这幅“燕子外形图”。
1.出示句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2.如果让你根据这一段文字来画一画燕子,你会抓住燕子哪些特点来画?
3.比较课文第1自然段和下面这段话语言的特点。
①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②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4.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外形。
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5.指导学生借助短语,按全身到局部的顺序背诵第一自然段。
6.拓展:观察小兔子或者小猫的图片,用几句话描写它们的外形。
五、边读第2自然段边想象,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1.读第二自然段,圈画景物。
提问:如果说这是一幅春光图的话,我们一起看看这幅图中有哪些景物?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画景物 风、 雨、柳、花、草、叶。
3.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
(1)以“雨”为例,引导学生在前面和后面逐次添加修饰成分,边加边想象画面,使画面逐渐具体生动。
出示句子: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①逐步引导:什么雨?什么样的细雨?如毛的细雨怎样?
②让学生边加边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③再读并想象画面。
(2)用“加一加”的方法同桌互学其他景物。
布置任务: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在柳、风、花、草、叶前面加了哪些词?用“加一加”的方法读句子想画面。
(3)小结:作者抓住春天最常见的景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烂漫的春光图。
4.指导朗读,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描写“轻风”“细雨”“柔柳”的语句;指导学生理解“赶集”,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热闹和欢喜,读好描写草、叶、花的语句。
5.引导学生回顾古诗,感受在春天的大背景下加人小动物给春天带来的生机。
引导交流: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不仅有花草树木,还有鸟兽虫鱼。你看,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他把燕子、鸳鸯写进了春天;杜甫还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白鹭展翅空中;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把鸭子写进了春天。这些古诗中有了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春天就有了活力、显得生机勃勃)
6.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春天因为有燕子的加人更加富有生趣。
出示句子: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人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引导交流:边读边想象画面画面中既有色彩,也有声音,还有味道,细细品味作家笔下的春天因为有了小燕子的加人,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
小结:因为有了燕子,春天更有活力,更加光彩夺目。
7.指导按照景物的顺序背诵。
五、指导书写
1.观察“拂、偶、倦” 3个字的相同之处,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观察范写。
3.学生练写。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3-5自然段,想象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画面,朗读优美生动的句子,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积累课文中“光彩夺目的图画”“波光粼粼的湖面”等词组和生动的句子。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仿照第3、4自然段,抓住动作写出小动物的动态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词语,要求读正确。
2.背诵课文1、2自然段。
二、学习3、4自然段,,想象燕子飞行时的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找到描写燕子动作的词语圈出来,结合相关句子,说说你看到了燕子飞行时呈现出什么画面。
2.交流
抓住“斜飞”“横掠”“沾”等动词,以及 “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等语句展开想象,体会燕子飞行时的迅捷、轻盈。
3.朗读3、4自然段,想象燕子飞行时的画面。
4.拓展:抓住动物的动作,写出它的特点,是3、4自然段的写作特点。仿照这两段,说一说小猫、小狗的动作,表现出特点。
三、学习第5自然段,感受燕子的停歇美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积累词语“闲散、嫩蓝”。
四、课堂小结
1.说说课文中的燕子可爱在哪些方面?
2.说说这篇课文美在哪些方面?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摘抄课文中的“剪刀似的尾巴”类型的词组。
2.填空:
( )的柳枝 ( )的桃花 ( )的青蛙 ( )的蓝天
3.选做:可以试着给课文配一幅画或者学习一首儿童歌曲《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