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小说,应该说是古代的那些神话和历史传说,比如说《山海经》里面的一些故事都可以说是小说的起源。
不过,中国的古人一直不重视小说,直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终于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后来所说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专门记载神仙鬼怪的事情的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还有据说是陶渊明写的《续搜神记》。
志人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种专门记录当时的人物轶(yì)事、语言风貌等的小说,叫做轶事小说。
鲁迅先生在讲《中国小说史略》的时候,为了和志怪小说相对,提出了志人小说的名字。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中真正可以称得上集大成者的,成就最高的。
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世说新语》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故事都成了诗文中的典故或者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比如元代关汉卿的《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七步成诗”等故事,就是取材于这本书。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参考译文:有一天,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作没看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华歆却把它捡起来扔到远处。又曾经有一次,俩人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参考译文: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来,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已经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华歆面对钱财,虽心有所动,但在事情的大是大非上却有担当;对待别人的请托非常谨慎,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放弃,表明他重信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