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统整视角下,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世界之初”,学生在《祖先的摇篮》《羿射九日》《黄帝的传说》三篇课文中探究世界之初的奥秘。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在本册的第二单元中已经安排了“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因此在本课中要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交流故事里有哪些内容很神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的学习要求。“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语文要素在本册第七单元中已经进行了学习,学生在《大象的耳朵》一课借助关键句讲故事,在《蜘蛛开店》一课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在《小毛虫》一课借助图文结合的多种提示讲故事,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联结已有学习经验,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
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
3.通过朗读,能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并交流。
4.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学历回顾,明确任务
1.回顾内容:已经学过的讲故事的方法,我们在《大象的耳朵》学习了借助关键句讲故事,在《蜘蛛开店》中学了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在《小毛虫》中借助多种提示来讲故事,今天我们边读神话边再学一种讲故事好方法。
2.出示课题《羿射九日》,指名读。
3.学习“射”。看看“射”字的演变过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弓把箭放出去)
4.板书课题《羿射九日》,齐读。理解题目,质疑激趣。(重点聚焦“为什么”“经过”“结果”)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提示一:带着疑问,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关于默读,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不出声、不指读)
3.交流分享羿射九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机板贴。
4. 大家真会边读边思考,其实这三个问题呀,就把后羿射日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了,(板贴起因、经过、结果)那你能来借助这些词语来把故事说清楚吗?
(1)同桌练说。
(2)生分享、交流。
小结:今天我们又新学了讲故事的好方法,我们借助表格(画表格),抓住起因、经过、结果也能把故事讲清楚。
三、了解起因,感悟神奇
1.过渡:我们把故事的大致内容讲清楚了,但是神话故事流传千年的魅力,就在于神奇的想象。让我们走进羿射九日的起因,感受神奇。
2.出示学习提示二:默读第1-2自然段,用“——”画出你觉得神奇的句子,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1:神奇的扶桑树(学生交流后,出示图片,补充相关介绍)
预设2: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了,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
相机学习“值”。对比“直、植”,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是轮流值日?结合上文理解,轮流值日就是十个太阳每天轮换。
预设3: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组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炎热和神奇。
3.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艰难”。
(1)在十个太阳的炙烤下,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你从哪里看出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引导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圈出:晒枯、烤焦、蒸干、熔化)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太阳真的很……
谁还能展开想象,把当时的场景也说出来。
我体会到太阳真的很大,绿绿的禾苗被晒枯了,人都要被晒干了。
(3)出示图片,感受“艰难”。让我们一起来到被十个太阳炙烤的世界,你看——
(4)拓展想象:还会有哪些苦难?
请你用上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看。
____被____了,____被____了,连____好像都要____。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学生分享、交流。
(5)齐读,体会痛苦与灾难。
小结:刚刚我们通过圈画词句,抓住关键内容,想象画面,读出了羿射九日起因的神奇之处,真了不起。(板贴:圈画词句、想象画面、读出神奇)
四、书写字词
1.借助作业本复现本课词语,开火车读。
2.学习了神奇的神话故事,我们再来看看神奇的中国汉字。出示:艰、值(联系课堂作业本)
学生自主观察,说说要注意哪些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示: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
4.学生练写。
5.反馈评价:从正确、端正、整洁三方面评价,反馈后再次书写。
一、勾连提升,学讲故事
1.勾连学历,发布学习任务
“讲故事”既是低年级言语训练的重要载体,又体现了第一学段阅读和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梳理教材发现,“讲故事”这一要求出现在多篇课文中,《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千人糕》是“借助插图讲故事”;在上个单元中,《大象的耳朵》借助关键词句讲故事,《蜘蛛开店》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小毛虫》借助图文结合的多种提示讲故事,讲故事的能力要求是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因此,我们在充分勾连第七单元的“讲故事”要求下,创设了“故事大王争霸赛”的学习情境,发布了讲故事的学习任务。在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联结已有讲故事经验,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
本课是一堂连堂课,但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们没有将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一以贯之,导致课堂教学割裂,学生的语文能力无法得到进阶。因此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勾连,在第一课时发布“讲故事”任务后,学生通过质疑课题,从问题出发,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相机梳理,动态生成表格。学生再尝试借助表格内容,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第二课时中,教师继续勾连上一节课的学法,探究羿射九日故事的神奇之处,再尝试借助表格内容,按顺序把故事的神奇之处讲出来。通过讲故事——读神奇——讲神奇,达成“借助表格内容讲故事”的学习目标,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进阶与提升。
二、聚焦语言,感受神奇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在本册的第二单元中已经安排了“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因此在本课中要立足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圈画词句,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交流故事里中神奇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为什么画了这个句子”“神奇在哪?”“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能把神奇读出来吗?”通过问题的抛出,学生在读文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感受神奇、交流神奇、读出神奇。
同时,在引领学生抓住语言品读神奇的同时,我们还努力让学生发表语言文字表达的秘妙,比如,在感受“人类生活艰难”的时候,我们设计了让学生能用上“____被____了,____被____了,连____好像都要____。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来说一说。让学生在拓展说话练习中,进一步内化语言,达成读说联动。
三、以评促学,落实素养
在“评为学而做,学以评为手段”的理念引领下,我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口头评价中相机梳理学习方法,如“你能联系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真了不起”“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真是读懂故事的好方法”,实现“学教评”活动的一致性。在“学讲故事”中,我们确定了“按顺序”“讲清楚”“讲神奇”三个“讲故事”评价指标,通过不同主体的多元评价,学生在自评、同学评、小组评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评价,进一步落实了语文素养,激活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彼此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在刘晶老师和吴林妹老师的引领下,回顾整堂课,我深感自己的不足,首先,我的课堂语言要更“学生化”,从学生的“学”出发,让课堂“教”的痕迹轻一点,“学”的痕迹重一点,使课中有人,人在课中。其次,学习形式还应多样有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学——小组展示学”这样的学习形式中感受神奇,交流神奇,让学生的“学”能充分展开。一课一得,《羿射九日》这一课不仅学生学有所得,作为上课的老师,我也收获良多,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我能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课中。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184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