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余党绪: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个关键问题

关于整本书阅读,我用“总是被关注,不时遭质疑;质疑的声音不小,实践的声浪更大;分歧并未随着时间而减少,共识却正在实践中慢慢形成”①来概括其推进过程。这其中的一个共识,便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性质界定。单就阅读形态而言,读整本的书并非什么新鲜事;将整本书纳入课程与教学的视野,这才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了“快乐读书吧”,初中教材设置了“名著导读”;高中更直接将整本书阅读设置成学习单元。可以说,将经典与名著(以下简称“经典”)阅读编进教材,纳入教学规划,并以教学介入学生的阅读,这才是整本书阅读的本质。

教学,是追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人类理性活动,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下,学生的阅读受限于自身经验与知识的缺乏,受制于个体感受与思考的局限,即便 “全身心投入”,其效益也终究有限。必须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资源与方法支持,学生才能走进经典,对经典的深切体验与深刻理解才可能达成。

以教学介入阅读,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必须进入到文本的内容层面,而不能像先前的课外阅读那样,督促督促就算尽责了。显然,这对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曾撰文《整本书阅读或可成为语文教改的发动机》②。在我看来,对于教师的阅读素养与教学理念的更新来说,整本书阅读也是一个有力的发动机。

如何开展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三个问题必须面对:

一、教什么,如何确定一本书的教学内容;

二、怎样教,如何设计一本书的教学路径;

三、求什么,阅读能力的训练指向在哪里。

本文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谈谈这些问题。

文本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关于经典的描述很多,如果让我来描述其特质,我愿意用“不可替代性”来表达。在我看来,一本书的“不可替代性”正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也应该是这本书的教学内容之所在。厘清这本书的独特价值,是我们对经典名著的最起码的尊重。

如何发现文本的独特性呢?虽然复杂,但并非无迹可寻。笔者多年来一直探索“母题阅读”,庶可借鉴。“母题”是神话、艺术和文学中最基本的题旨(近似于“题材”)范畴,如冒险、成长、爱情、死亡、复仇、野心、苦难等,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而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皆可包含在这些母题中。说到底,母题是人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思考,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特质;对这些母题的不同表现,也彰显出作家与众不同的个性与作品的独特价值。③

将同一个母题下的作品进行比较,这是发现文本独特性的基本路径。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孤立地看,难以看清其庐山面目;若将其置于诸多冒险题材的作品中,像《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基督山伯爵》,其独特性就能凸显出来。作为一个母题,“冒险”本身已经暗含了许多分析的维度,比如动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冒险”都意味着脱离了日常的生活轨道和正常的社会关系,意味着更多的压力、风险甚至死亡的威胁。这是一种“非正常”“非日常”的状态。与“求生”相比,“冒险”几乎等于“找死”。“求生”是人的本能,有人却非要“找死”,究竟出于何种动机?很显然,冒险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冒险小说的价值取向。另外一个分析的维度,则是历险的过程。靠什么来面对生存困境,摆脱险境,回归正常?不同的冒险小说有不同的写法,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风貌。

大略地说,考察冒险动机与历险过程,是寻找冒险小说的“不可替代性”的基本路径。在多数冒险小说中,冒险者往往有着具体的冒险动机和追求目标,有人为了金钱,有人为了复仇,有人为了爱情,还有人为了真理。譬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为了取得真经。“取经”,即是寻求真理的象征。相比之下,鲁滨逊的冒险有些莫名其妙,他似乎没有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有人说鲁滨逊冒险是为了金钱,文本中也不乏这样的信息,比如鲁滨逊贩卖欧洲的工业产品(如玻璃珠子)到非洲海岸,目的就是为了捞取高额利润;后来,他在巴西开种植园,也赚了不少钱;而他的28年孤岛生存,也发生在去非洲贩卖黑奴的路途中。但是,鲁滨逊的冒险动机,远比纯粹的逐利要复杂。小说反复渲染的,不是金钱,而是那个超越了金钱的东西。小说这样写到:

“一种神秘的力量……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我不思悔改。有好几次,在我头脑冷静时,理智也曾向我大声疾呼,要我回家,但我却没有勇气听从理智的召唤。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驱使自己冥顽不化的力量,但这是一种神秘而无法逃避的定数;它往往会驱使我们自寻绝路,明知大祸临头,还是自投罗网。很显然,正是这种定数使我命中注定无法摆脱厄运。”④

类似“神秘的力量”“冥顽不化的力量”“神秘而无法逃避的定数”的词语,小说中还有很多。自始至终,鲁滨逊都认为有“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天生的脾性里似乎就隐伏着某种致命的东西”,是这些东西在驱使自己“找死”,驱动自己去冒险。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鲁滨逊对冒险的痴迷世所罕见。无论是家庭的阻挠,生死的考验,还是优裕生活的诱惑,都不能改变他对远方的执着。他无法不去听从内心的召唤。鲁滨逊始终游走在“求生”与“找死”之间。他“找死”时的“冥顽不化”,与其“求生”时的坚韧不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人为了金钱而冒险,恰好说明金钱对于他的价值;一个人为了爱情而冒险,凸显的正是爱情对于他的意义。而鲁滨逊的冒险,则是为了冒险而冒险;冒险的价值,就在于满足自己冒险的天性。正是这个独特的动机,将鲁滨逊与众多冒险者区分了开来,也将《鲁滨逊漂流记》与其他冒险小说区分了开来。

弘扬冒险的价值与意义,正是《鲁滨逊漂流记》的独特性。其实,笛福本人就是个热爱冒险、敢作敢为的人。他天生冒险性格,厌倦安稳,尝试过多种职业,多次破产,多次被起诉入狱,一生贫富交替,浮沉不定,他自己“经历了13次大起大落”。他说:没有人像我经历如此不同的命运,一生中多少次富贵,多少次赤贫。显然,鲁滨逊的身上有着笛福的影子。同时,生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代的笛福,也是商业和贸易的狂热鼓吹者。他说“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 ⑤。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人正在开拓海外市场,发展海外贸易,寻求海上霸主地位,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冒险的精神与探索的勇气。可以说,冒险是18世纪英国的时代精神,而鲁滨逊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人格象征。

《鲁滨逊漂流记》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鲁滨逊历险过程的独特性。小说详细描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活动,不厌其烦地描写他制作独木舟、陶器、皮衣、背心、短裤、伞、桌子、椅子、箩筐、筛子等用品和工具的过程,叙述他开辟土地,种植大麦、稻子,驱赶害虫与飞鸟等劳动行为,有些描写近乎繁琐。

如此聚集日常的、琐碎的、近乎无聊的生存活动,在冒险小说中是罕见的。小说要表现的,正是鲁滨逊在绝境中如何保存自己的姓名,如何解决自己的温饱与安全问题,如何疗治孤独的心灵,最后回归文明社会。与《西游记》相比,鲁滨逊的生存困境是真实的,他的任何一点闪失,都会带来灭顶之灾;而唐僧试师徒面临的困境则是虚拟的,任何一个稍有理智的读者都不会为他们的生死担惊受怕。同时,与孙悟空相比,鲁滨逊的生存技能也是真实的,他就是一个17世纪的英国人,他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都受限于他的时代,他完全不具备孙悟空那样的超乎寻常的能力。由此可以推断,《西游记》表现的重点,是磨难中的成长;《鲁滨逊漂流记》表现的,则是冒险中的生存。

在鲁宾逊的身上,除了冒险者大都具有的勇敢、乐观等品质之外,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理性的思维方式与明察秋毫的洞察力,都给他烙上了浓厚的理性色彩。他说:“推理乃是数学之本质和原理,因此,如果我们能对一切事物都加以分析比较,精思明断,则人人都可掌握任何工艺” ⑥。他用知识来解决生存的许多难题。他想挖掘一条运河,“把水引到独木舟这边来”。但经过计算,发现“仅仅凭我这一双手,要完成这项工程得需要十年到十二年的时间”。于是,他放弃了这个计划。

笛福的时代,是科学与理性的时代,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也有了几分科学与理性的色彩。笛福的生前身后,汇聚了培根、霍布斯、牛顿、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巨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笛福坚信,依靠人类的知识与理性,可以解决生存中的所有问题,甚至能由此建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在鲁滨逊的历险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18世的乐观情绪,也感受到了科学与理性的力量。这也是鲁滨逊不同于其他冒险者的重要特点。

冒险动机的独一无二,历险过程的与众不同,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不可替代性”。有了这样的理解,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们就有了方向与依归。

但是,要确定教学内容,仅仅着眼于文本是不够的。阅读教学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因此,我们还要继续追问,文本的独特性是否构成了对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价值?在语文教育的意义上,这种独特性究竟能给学生带来哪些新的学习资源?

这就是我所说的经典名著的资源化问题。不能离开中小学生的具体学习与成长,空谈经典名著的抽象价值。经典名著常常是那些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作品,其意义当然是超越个体与时代的;但当它进入了课程,进入了教学,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它在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训练读写能力等方面的资源价值。

从文本的独特内涵到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是从文学到教育的转换,也是从文本到资源的转换。事实上,《鲁滨逊漂流记》所蕴含的文化与教育价值,恰好满足了这个年段的学生在心理与精神发育上的某些需要:他们充满了对冒险、生存与生命的好奇与疑惑,也渴求理性的探索与精神上的超越。培养孩子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并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也是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鲁滨逊漂流记》受到全世界儿童读者的热爱,也充分说明了小说的内在精神切合了儿童的心理需要。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当当、京东、淘宝等各大平台均有售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意味着学生要读书,读原著,读整本的原著,而且还意味着要以教学介入阅读,以教学引导学生真实的理解与深切的反思。

围绕鲁滨逊的冒险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可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0
1
为了认知的梳理

缺乏整本书阅读经验的人,在厚厚的书册面前,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惶恐感。必须承认,学生的“阅读初感”常常是芜杂的,混沌的,零碎的。要从感性走向理解,最便捷易行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些合理的维度,按照认知的需要,对文本进行梳理。比如鲁滨逊的冒险动机。如前文所述,鲁滨逊在历险的过程中,始终在追问冒险的价值。每当灾难临头,鲁滨逊都后悔莫及;每当夜深人静,他都在忏悔自己的任性。可是,一旦灾难过去,他又毫无迟疑地选择了远方。鲁滨逊跟常人一样怕死,而“找死”的冲动却超过了常人。小说中有一段诗意化的描写,这场面出现在鲁滨逊侥幸逃过一劫之后:

“到了傍晚,天气完全晴了,风也完全停了,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昏。当晚和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落日和日出显得异常清丽。此时,阳光照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令人心旷神怡。那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美景。”

从未见过的风景始终呼唤着鲁滨逊,这就是致命的诱惑。小说肯定鲁滨逊,也就等于肯定了这种生命的冲动。如果让学生将小说中类似的心理活动进行梳理,罗列出来,鲁滨逊的内心真实就能一目了然。

“梳理”看起来只是对文本信息的关联与组合,但实际上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发现问题的方式。为了探究鲁滨逊的生存秘密,笔者曾经引导学生梳理“孤岛”的情况。有学生梳理了下面的时间点:

鲁滨逊第一次看到“野人”的脚印,是他登岛的第11年,但此后什么也没发生;

到了第18年,鲁滨逊才亲眼看到了“食人族”,可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与煎熬;

直到第25年,鲁滨逊才救下“星期五”,这才开始了逃离孤岛的行动。

这个时间线索很有意思。为什么土著人登岛的时间间隔竟然如此之长呢?仅仅是因为鲁滨逊的运气好吗?如果将这个现象归结为鲁滨逊的运气,小说的逻辑性与可信度就严重贬损了。那么,小说家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呢?有学生发现,这与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关。因为离本岛最近的岛屿(“星期五”所在的岛屿)也有40海里。这个距离决定了土著人不可能频繁出入这个岛屿。40海里的设定是非常微妙的——距离太近,“野人”就会频繁出入,鲁滨逊的生存机会就会减少;距离太远,恐怕就没人来了,鲁滨逊回归文明的愿望就会彻底落空。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真切感受到,小说创作虽然是虚构的产物,但在虚构与想象的后面,却站立着生活的经验、知识和严密的逻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鉴别力,是很有意义的。

梳理的目的是为了认知与理解,因此,梳理哪些内容,这是需要教师的经验与智慧的。

0
2
基于专题的讨论

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不同学段的教学任务不同,但这个思路都是可以借鉴的。

整本书阅读,要摆脱那种全面占有、面面俱到、碎尸万段式的读法,但有些问题还是要全面考察、深入探究的。一类我称之为“关键问题”,不理解“关键问题”,就不能抵达文本的核心;另一类我称之为“疑难问题”,不理解这些问题,可能就读不懂文本,读不通文本。譬如《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贩卖黑奴等情节。如果我们聚焦的是鲁滨逊的冒险精神,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关键”;但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鲁滨逊的形象理解就面临很多挑战。因此,有必要给学生做一些历史背景的分析。

关于鲁滨逊的冒险动机,下面两个问题很关键:

问题1:赚钱鲁滨逊冒险的重要驱动力。那么,鲁滨逊是为了金钱而冒险吗?

问题2:鲁滨逊为冒险而冒险的行为,究竟有没有价值?

问题1,鲁滨逊的确在历险过程中赚到了一些钱,但是,不能因为他“赚钱”了,就推断其动机就是赚钱。当然,也不能简单排除“赚钱”这个动因。关键是,在鲁滨逊的冒险行为中,满足自己的天性与追逐高额的利润,哪一个占了上风?哪一个起着更深、更持久的作用?“简单归因”是儿童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个富有思辨性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全面的认识鲁滨逊。

问题2,如果用实用眼光看,“为冒险而冒险”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但文学是超功利的,在审美意义上,必须赋予鲁滨逊以精神内涵,才算达成了文学的理解。换个角度看,冒险往往意味着摆脱庸常,超越凡俗,走向创造。在鲁滨逊精神的“家族谱系”上,我们可以开列一长串的人物,古希腊神话中历经千难万险的奥德修斯,中国的张謇、玄奘、开创新航路的麦哲伦、哥伦布,穿越南极的挪威人阿蒙森、发现新西兰及诸多太平洋岛屿的库克船长等,他们不畏艰险,不惧死亡,用自己的脚丈量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与思想空间。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鲁滨逊的影子。

这样的专题讨论有助于厘清关键问题,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到文本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0
3
理解基础上的整合

在阅读教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只有在整本书这样的大文本阅读中,这才是个真实的问题。一般说来,学生的阅读从学生连滚带爬开始,结果往往是囫囵吞枣;通过梳理与讨论,澄清了一些理解,思考了一些问题,但这依然不够。整本书阅读,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思维习惯与方式,要在“整”字上下功夫,还要有一个“综合与整合”的环节。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能否为鲁滨逊写个评传?能否对鲁滨逊的冒险人生做个评价?能否对冒险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诸如此类,都在于达成对文本的总体理解。

“理解基础上的整合”,不同于混沌而芜杂的“阅读初感”,这是建立在分析与论证基础上的综合与创造。有了此环节,才算完成了一轮“总——分——总”的思维过程。

上述三个环节的划分,是静态的、理想化的安排。在实际教学中,三个环节难分彼此,未必要如此分明。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零碎的印象走向理性的认知,从自我的感受走向公共的理解,兼顾学生体验与理解,全面作用于学生的知、情、意,真正发挥经典的育人效应。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们还要借助新的学习理论,以合乎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体验与理解。任务驱动式、情境体验式,项目推进式等,都值得尝试。笔者曾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鲁滨逊28年生存的秘密。任务设计是这样的:

请根据鲁滨逊28年孤岛生存的成功经验,制作一份《孤岛生存指南》。注意,“指南”所列举的内容,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列。

完成这个任务,不仅要总结鲁滨逊的生存秘密,还要比较这些“秘密”的价值次序。任务设计的目的,还是希望学生思考“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何以可能”这个关键问题,但因为有了任务于情境的加持,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思维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上方小程序卡片即可购买,当当、京东、淘宝等各大平台均有售

曹文轩教授说:“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应当如此。因为大规模的作品,在结构方式上,是与短幅作品很不一样的。短幅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⑥这段话说的是短幅作品与长篇作品的区别,其实也道出了整本书阅读的特殊意义。整本书阅读所培养的,正是这样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应对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活。相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往往只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一旦用之于生活,遭到的往往是生活的嘲弄和遗弃。

整本书阅读也是救治语文教学积弊的一剂良方。四川师大李松林教授用“散、浅、低”来概括中小学教学的问题⑦。若就语文教学而言,这三个词语实在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语文教学热衷于散漫的、孤零的、缺乏“活性”的知识教学。很多人痴迷于零碎的“知识点”,而对知识之间的关联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关联、联想与想象的能力,缺乏在系统中关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散”。“低”与“浅”两个词语则道出了“就知识讲知识”的肤浅倾向。因为教师的学科站位不高,就知识讲知识,学生即使学到了这个知识,也不明白这个知识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与意义,这就是“低”。还有一种“就知识讲知识”,只关注知识本身,却不关注知识产生的机制与条件,忽略了知识背后的逻辑根据、价值与意义之所在,割裂了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割裂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散,浅,低”精准地揭示了碎片化教学、应试化训练所带来的弊端。长期用“散、浅、低”的眼光看语文,教语文,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些没有活性的死知识、碎信息。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三种能力的欠缺是必然的,这就是关联能力、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因为整本书阅读所培养的重点,恰恰就是这三种能力,尤其是关联能力与思辨能力。

整本书中的关联是复杂的,多维的,多层次的。一部《鲁滨逊漂流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关联形态,更不要说《红楼梦》《水浒传》这样更宏大的文本了。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和识别这些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在人物、情节、细节、场景、语言、意象、心理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关联中发现文本的意义,这是整本书阅读最基本的能力。就教学而言,无论是梳理,还是专题讨论,离开了关联,寸步难行。

在文本的解读中,关联能力的缺失或薄弱,会带来诸多偏差。有人评价说《鲁滨逊漂流记》结构松散,所据理由,是前三次冒险与小说的主干情节关系不大,乃可有可无的鸡肋。这其实是关联能力薄弱所带来的误解。小说详细叙述鲁滨逊三次闯荡非洲的经历,不仅渲染出了鲁滨逊对冒险的宿命般的狂热与执迷,而且也为主干情节奠定了基础。设想,如果没有前三次的生死经历,鲁滨逊在沦落孤岛之后如何面对内心的绝望与生存的艰辛?他的信心与经验从何而来?那么,整部小说的逻辑性与可信度又在哪里呢?

再就是思辨能力。思辨思辨,重点在一个“辨”字。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思”,“思”是大脑的正常机能,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思”处在一种随意散漫的状态,且容易被习以为常、自以为是的观念所影响,导致“思”而不得要领,甚至“思”而落入误区。因此,不仅要“思”,还要学会“辨”。“辩”的习惯与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这就是在国际教育中备受关注的批判性思考。说到底,批判性思考就是合理的思考,正确的思考。

如何“思辨”?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自主的、理性的“辨析”状态,而不要让头脑停留在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自在状态。如何才能进入这样的“思辨”状态?我们最熟悉的做法,就是“问题”与“任务”的驱动,这正是专题学习的价值之所在。教育家杜威有个比方,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岔道口”⑧——这是个比方,意思是,当一个人面临误入歧途的危险时,他的头脑就会进入自主的、理性的思考状态,不如此不能解决“问题”,不如此不能完成“任务”。

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何以可能?鲁滨逊的生存秘密是个关键问题。但学生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抽象的,甚至是公式化的,他们都能迅速罗列出诸如勇敢、乐观等生存因素,但却忽略了这些美好品质更深刻的原因,结果将这个复杂的冒险故事理解成了“一个勇敢者的游戏”。这是很肤浅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勇敢,勇敢也是需要条件的。如果没有经验与能力,鲁滨逊的勇敢与乐观从何而来?儿童思维的特点,就是简单化,直线化,寓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需要逐渐增加一些复杂的、多元的因素。这就是成长。

鲁滨逊的生存还有一个更为隐蔽的因素,往往给忽略了。表面看,鲁滨逊的生存靠的自己的力量,而实际上,他依靠的却是人类文明的力量,鲁滨逊的生存靠他个体的单打独斗,而实际上,却是人类文明的力量在支撑他的生存抗争。他不仅有着缜密的头脑,有着来自人类文明的知识与技能,他还有大量的物资与工具,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与结晶。

很多人都忽视了鲁滨逊的那艘船。在遇险的最初13天,鲁滨逊将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用来拆运船上的货物。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他带上孤岛的,有螺丝钉、钉子、小斧、大钳子、磨刀刃的磨轮、铅皮、帆布、被褥、吊床、大剪子、剃刀、十几把刀子和叉子、墨水、笔、数学仪器、罗盘、望远镜、日规、航海书籍、地图。他还从船上带走了一条狗和两只猫,还有许多书。

正是有了这些物资,鲁滨逊的生存才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妨做些分析:

第一,有吃的穿的,而且都是现成的,解决了短期的生存问题;

第二,28年的生存,不能光靠现成的食物,还得再生产。岛上有肥沃的土地,他带上去的种子和各种工具,满足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第三,有大量的枪支弹药,这就解决了安全问题;

第四,有猫狗和大量书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孤独与紧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生存与温饱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这些都是基本的,解决这些问题,生存就有了基本保障。

马克思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话是这样说的:

“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往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⑨

这段话几乎就是为鲁滨逊量身定做的。设想,要是没有这艘船提供的大量物资,要是没有鲁滨逊在文明世界所养成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人类文明在物质与智力上的支撑,鲁滨逊怎么能熬过这漫长的28年呢?鲁滨逊,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内在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

话说回来,这些条件从哪里来的?还是鲁滨逊从船上搬下来的。一个人,沦落到孤岛上,这时候最容易丧失理性。但鲁滨逊还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横渡一个充满风险的海滩,用了13天时间,搬运了无数次。这样的冒险,就不是简单的勇敢了,很显然,这是他的理智在起作用。他知道,没有这些物资,结果就是等死。

话说回来,鲁滨逊生存的秘密,还是他自己。

这就是思辨的价值,它让我们发现文本的秘密,发现生活的秘密,发现生命的秘密。

培养关联能力、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整本书阅读责无旁贷。只有这样,整本书阅读,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种下经典阅读的种子,为他们打好精神发展的底子。

赞(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