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驿路梨花》是经典名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一个同学朗读:
【投影展示】
有一篇评论《驿路梨花》的文章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容许猜想,那么大概是真有其事,但作者把它写成文章时,却有提炼,有夸饰、有点儿虚构。这就是说,事情的具体发展,不一定是完全这样,只有经过作者的巧加安排,悉意提炼,才显得如此完整、如此引人入胜。”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语文 七年级下册》
今天老师教你们用“三看法”来学习它。
【投影展示】
三看法
一看篇
二看段
三看意
任务一 看篇
师:我们先来看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为你上五年级的学弟学妹讲讲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哪些事:
【投影展示】
写了哪些人物 | 各做了哪些事 | 小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
“我”和老余 | 发现小茅屋、修葺小茅屋、挖深排水沟 | |
瑶族老人 | ||
照料小茅屋 | ||
解放军战士 | ||
梨花姑娘 |
预设:
写了哪些人物 | 各做了哪些事 | 小屋的主人是谁?为什么? |
“我”和老余 | 发现小茅屋、修葺小茅屋、挖深排水沟 | 这些人物都是小屋的主人,因为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 |
瑶族老人 | 送一袋米,与“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挖深排水沟 | |
一群哈尼小姑娘 | 照料小茅屋 | |
解放军战士 | 砍树割草盖小茅屋 | |
梨花姑娘 | 照料小茅屋 |
师:你们真厉害!那么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呢?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预设: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彭荆风自己写的写作思路吧:
【投影展示】
1.“我”和老余见到小屋,不知从何而来?
2.水足饭饱后怀着满意心情猜测;
3.我们和老猎人之间的误会;
4.遇见梨花的妹妹;
5.最后点题、点人。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要以哈尼小姑娘梨花她们为主来落笔展开故事呢?
学生讨论
预设:
【投影展示】
这是因为她们小,代表未来。如果写成人,写党支部书记,这在《驿路梨花》的特定环境中,可能不会有小姑娘们那么活泼感人。而且,作品是要给人影响的,小姑娘们都能乐于助人,我们成人如果还不如他们,不是更应该感到惭愧吗?
——彭荆风
【投影展示】
小结:谋篇布局有讲究,结构严谨条理清。梨花为主来落笔,影响成人乐助人。
任务二 看段
师: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的段落如何展开。这次的任务就是研读第12段、14段、24段、30段、32段。
生朗读。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第12、24、32段是悬念,第14、30段是误会。
第12段是这么展开段落的:共五句,第一句讲我们开始烧火做饭。第二句讲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被撵走了。第三句写我们对小屋主人的感激。第四句设置悬念“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第四句是老余推测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然后很自然地引出瑶族老人。
分别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这是第一个悬念,领起了全文。
第14段,第一句就交代我们误以为瑶族老人就是主人。第二句写我们的感谢和老人的尴尬。第三句写老人的语言。第一次误会产生。
第24段,第二个悬念产生,老人不是主人,那到底谁是主人呢?由老人的话,又产生了第二次误会,他们都误以为梨花就是主人,然后很自然地就在30段误以为梨花的妹妹就是梨花。
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这些段落比较出色的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层层推进,自然引出解放军战士,过渡自然,表达了作者对梨花、对一群哈尼小姑娘、对解放军战士、对瑶族老人等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高度赞扬,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投影展示】
小结:段落展开有妙招,动作语言最出色。三次悬念激兴趣,两次误会终消除。
任务三 看意
师: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都说题好一半文,《驿路梨花》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请细读课文,跟五年级学弟学妹讲讲“梨花”有什么象征含义?这个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师:从文中找出含有梨花的句子,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投影展示】
带有“梨花”的句子 | 作用 |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 |
预设:
带有“梨花”的句子 | 作用 |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3段 | 发现梨花 |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4段 |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花,给人希望,点题,为下文铺垫 |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6段 |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好的意境 |
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22段 | 带给瑶族老人希望 |
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24段 | 由自然界之景——梨花,写到哈尼小姑娘——梨花,由景写到人,巧妙自然,浑然天成。 |
多好的梨花啊!25段 | 赞美梨花姑娘的品质美好 |
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27段 | 由实景实人写到虚景虚人,营造景美人美的意境,照应标题,推动情节发展,点明文章主题——对小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 |
她一定是梨花。29段 | 误会再次产生 |
我问:“梨花呢?”34段 | 设置悬念 |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37段 | 点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景美,人的心灵美,诗意美,富有诗情画意。 |
师:梨花有什么象征意义?
预设:洁白盛开的梨花象征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象征助人为乐的军民,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象征,“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
师:标题《驿路梨花》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 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投影展示】
文章意蕴有多重,驿路梨花处处开。助人为乐好风尚,雷锋精神代代传。
最后,由学生总结收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