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心思想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由云到风,又由风到雨,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
《宿建德江》中心思想
1.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
《丁香结》中心思想
1. 《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2. “丁香结”象...
《8 灯光》作者简介课文梳理笔记
作者简介 军旅作家王愿坚,早年参加过八路军,曾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也曾担任《解放军文艺》的编辑。 王愿坚亲身体会过军民奋斗的可歌可泣,基于这些真实经历开展文学...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重点解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
孤超的攀登 壮美的生命—— 解读《峨日朵雪峰之侧》
《峨日朵雪峰之侧》于 1962 年定稿,在 21 年后予以删减并问世。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应依托诗歌中顽强生命力的释放以及攀登者的情怀,为学生给予教学指导,以期在诗歌学习中...
《6 狼牙山五壮士》写作背景词语积累等课堂笔记预习
写作背景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
《七律·长征》中的“点面结合”
六上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有“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一语文要素在《七律·长征》中怎么去落实? 这里先要让学生读熟、读懂诗歌,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诗是什么结构。学生不难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点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