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
诸葛亮无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殚精竭虑,焚膏继晷,忠心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他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将他描绘成一位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军事天才,让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虽不乏艺术的渲染和夸张,但基本的故事也还符合历史事实。
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自然免不了后世对他的各种评价。
晋代著名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
的确,诸葛亮作为刘备最重要的助手,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才能,但《三国演义》为了突出他的形象,在描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时,过于夸大了他的奇计异谋。
陈寿的评价无非是说,如果要将他行政管理才能与军事指挥才能相比较,前者要大于后者。陈寿是史学家,他的《三国志》是严谨的史学著作,因而他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历史事实的。
但《三国演义》属于文学作品,它可以使用夸张、渲染的手法,只是使用时应该有限度,用得过了头,则就难免产生虚假的意味。比如赤壁大战前,所谓诸葛亮作法祭东风一节,就不光是文学性的夸张,简直就是封建性糟粕了。所以鲁迅先生在评价演义中的诸葛亮时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意思是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了。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跟随刘备后的理政、治国、治军、外交实践及三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证明了“隆中对”的确是旷世奇策、千古绝唱,是中华谋略宝库中的精华典范,从而使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最有智慧的杰出战略家。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可以说对于未来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但是却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实现路径,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他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效,他一下子眼前豁亮了起来。
按照诸葛亮既定的方针,刘备集团一步步脚踏实地进入丰饶的蜀地,终于以三方中最弱小的一方,取得了与曹魏、孙吴分庭抗礼的鼎立神话,这样一个奇迹应该说全赖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前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但是,诸葛亮毕竟是人不是神,他有过人的智慧和能力,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
《三国演义》中将他描绘为军事神人,其实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六出祁山全部大败而归。有人在分析诸葛亮的失败原因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本来就兵力不足的刘备,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
实施“隆中对”的副作用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吴偷袭得手,关羽为此还搭上了性命。因而认为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进攻东吴,诸葛亮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经过数次北伐,仅有的兵力也便所剩无几。所以“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虽然“隆中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但其正确的一面仍然是持肯定和赞许态度的。其“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应该是诸葛亮通过深入分析当时的天下形势,抓住曹刘这一主要矛盾来制定的刘备集团的发展战略,正是在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指导下,通过赤壁之战等多次战役,刘备终于摆脱被动的不利局面,从而与魏、吴形成了难得的三足鼎立局面。
但这一正确的方针,未能在以后得到继续贯彻执行,从而让蜀国再次陷入被动。刘备派关羽镇守荆州,由于关羽刚愎自用,没有充分认识到孙刘联盟的重要性,结果与东吴交恶,自己落了个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结局。
之后刘备又感情用事,起兵伐吴,彻底动摇了孙刘联盟的根基,结果兵败彝陵,让自己也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写道,诸葛亮兵出祁山,不料先锋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诸葛亮决定退守汉中。大军尽去,诸葛亮身边只剩了五千兵马,退到西城县搬运粮草。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魏将司马懿率十多万大军蜂拥而来。对此书中有如下描写: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以上便是著名的“空城计”,经演义如此富有张力地一描写,再加上民间戏曲的推波助澜,将诸葛孔明料敌如神、司马懿智欠一筹的情景,渲染得无比生动,令人拍案叫绝。
空城计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战术,即一方在兵员过少、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自己城内空虚,从而让敌方产生疑虑,担心城内有埋伏,因而不敢轻易进城。这种计策其实是一种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成功的关键,是双方将帅都要相互了解对方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并且施计者技高一筹,通过迷惑对方让其发生误判。
诸葛亮之所以能使用空城计解围,司马懿之所以能轻易中招,奥秘全在于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多疑,所以才敢出此险策;司马懿也知道诸葛亮谨慎,所以才断定他必不会弄险。假设魏国的将领不是司马懿,而是性情暴躁的夏侯渊或许诸,诸葛亮就无法使用这一计策,夏侯渊和许诸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先挥兵打进去再说。
从史料来看,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从未在任何战役中使用过空城计。而且,此次为诸葛亮第一次兵出岐山,当时的对手并非司马懿,而是张郃。演义的作者之所以将诸葛亮的对手设计为司马懿,而不是真实历史中的张郃,大概是因为司马懿乃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其谋略智慧应该与诸葛亮不差上下。高手之间过招才更有看头,而张郃属于二流将军,要与诸葛亮斗法总体上不够资格,于是,作者便让司马懿在此处代替张郃出场了。
虽说真实历史中的诸葛亮从未使用过空城计,但有关空城计以及类似计策的使用,在三国时期有过多次。史料显示,曹操、赵云、陈登、文聘、程昱等都使用过空城计,其中赵云使用空城计的例子,与诸葛亮的空城计情节十分相似。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蜀魏汉水之战时,赵云有一天率数十骑兵出营侦察敌情,正碰上曹操率大军出动,狭路相逢。赵云明知自己势单力薄,不是曹兵对手,而且营中兵力空虚,难以抵挡曹操大军。于是他命令部下主动攻打曹兵,边打边退。曹操率重兵追到赵云大营门口,见守门哨兵如木偶一般站立着,营内静悄悄的,不见一名士卒。曹操一向谨慎,怀疑这是赵云的诱敌之计,断定周围肯定有伏兵,于是下令立即撤兵。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有可能是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素材,演义的作者要突出诸葛亮神奇的谋略,于是便移花接木,将别人的故事挪用到他身上。
其实,撇开演义文学性的虚构和夸张,如果这样的空城计发生在真实的历史中,作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的司马懿,未必就会真上诸葛亮的当。对诸葛亮的总兵力和大概部署,想来司马懿不会心中无数,一座小小的县城,即使“十面埋伏”,充其量也不会超过一二万人,如何能抵挡住魏国的十多万大军?然而结果却是,司马懿一路风风火火地追来,最后是一箭不放而退避三舍。这样的情形其实也让读者疑窦丛生,司马懿会不会是将计就计或假装“中计”,有意放诸葛亮一马呢。
期待您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珍爱红楼梦。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139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