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名师公开课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复述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学习元方刚强正直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复述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学习元方刚强正直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元方刚强正直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点明聪明、机智)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在童年时代不仅聪明机智而且十分的懂礼貌,《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说过吧!谁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呢?(指名讲述)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34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 陈太丘与友期 )

二、正课:

  1、领读课文,注意停顿,学生圈点词语。

  期 戏 尊君 不(fǒu) 委

  家君 君 无信 无礼

  2、集体诵读课文

  3、上节课我们布置了课后翻译任务,要求大家把译文写在一张纸上,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已的翻译把刚才圈点的词语的意思找一下,看这些词语在文中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查找,教师出示投影片。大约1分钟后,举手回答,重点讲君、尊君、家君这些不同的称谓。)

  4、接下来,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看着课本,把这个小故事给我们复述一下。(指名复述)

  5、谁知道文中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谁是主人公?

  (板书:元方 父亲的友人)

  6、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评价“父亲的友人”的?(用四个字概括)

  (板书:父亲的友人————无信 无礼)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信、无礼好不好呢?(不好)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方针中也提到了“信”和“礼”这两个方面,谁能说出是哪几个字?(举手回答)请一位同学把这两个词对应地写在信和礼的下面。(明礼 诚信)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方针中,把明礼、诚信排在第三和第四位,足见其在一个人的道德中的重要。

  7、问题讨论

  [1]、从语言上分析主人公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他称父友为“君”说明他“识礼”,在客人生气蛮不讲理时,他针锋相对地遣责他,说他“无信”、“无礼”,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明、机智。(板书:识礼、聪明、机智)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矢礼?说说你的看法

  A、并不失礼——以礼待客(称父亲友人“君”可以看出),客人竟然无信、无礼,对待这样的人就应当“入门不顾”,同时它这一行为也体现了元方“刚强正直”的品质。(学生说,教师引导总结,并在黑板上板书: 刚强正直 )

  B、失礼——–客人感到“惭”,并“下车引之”说明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想求得别人的谅解,那我们就应当原谅他,谅解他。元方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学生说理由并补充,教师适时讲解,并在黑板上父亲友人之后板书: 知错能改 )

  8、归结:俗话说“人无完人,谁能无过”,而元方当年仅有七岁,我们更不能用成人的要求来要苛刻地要求一个孩子,但他那种“刚强正直”的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对于父亲的友人,他知错能改,我们应当用宽容的胸怀来对待他,更何况宽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教师在“知错能改”下面与“明礼、诚信”并列写出“宽容”)

  9、观看投影片:从图上看父亲的友人和元方的神态体会文中对话的语气。

  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分角色用白话文来表演一下这段对话。(教师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10、小结:这篇短文中我们领略到了陈元方的聪明和机智,还有他刚强正直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从父亲的友人不当言行中懂得了做人应当诚信、明礼的道理,现在让我们再次读一遍课文,注意文章的停顿和对话的语气。(齐读课文)

三、结束:

  我记得法国著名的诗人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投影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还有比天空更广阔的,那就是人的胸怀——–雨果)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愿我们大家都能做一个明礼诚信的人,做一个刚强正直的人,做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同时都能拥有一个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用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朋友,对待亲人,那我们的心中将永远是一片艳阳高照的天空。

四、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元 方——-识礼 聪明 机智 刚强正直

  父亲友人——-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诚信 明礼 宽容

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篇很多人都熟悉的名篇。它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学生从语言表达上,思想上均会有较大的收获,该文的教学能启迪学生心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不失是一篇好文章。

  我在设计本文时,重点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法,主要分成五板块进行:

  一、动口朗读感知内容,通过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动心细读互说译文,要求学生在自读中既要动口又要动心,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想一想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以句子为单位,小组内互译课文。老师抽查学习效果并作点拨。

  三、动情精读,析说文句。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此时的朗读,要求是动情,要读出课文的轻重缓急,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思考并互动交流发言。

  四、动容品读,拓展延伸。要求再读课文,此时的朗读要求动容,要进入情景要读得有表情。老师点拨:陈元方七岁就能懂礼识义,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试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五、读背课文,教师小结。

  完成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反省自己的得失,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一)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进而体会到文章的内容及蕴涵的道理,并通过说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学生在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也会受到情感熏陶,并获得思维的启迪,从而享受审美是乐趣。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二)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和分析如此深刻,拓展训练时,学生还引经据典,这是我在准备这堂课时没有想到的,当时我还设想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过渡问题,在这里都没有用上,学生是表现应该说很精彩,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使我感到在今天的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学生去想去做。

  (三)文言文教学,也要注意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由于本文浅显易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较易把握,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加重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

  (四)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有较大积极意义

  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谓吃力不讨好,本文的教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否则,课堂不可能如此活跃,学生解题以及思想上的闪光点也不可能让我们捕捉到,更说不上发扬了。特别是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了。记得在课堂上有一名同学认为客人以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而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难道是有理。当时有些同学就在下面笑,这时,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认为他讲得有道理,且想法不落俗套,并鼓励大家用掌声欢迎。他后来也有很精彩的发言。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59650.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5月 5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5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