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窦娥冤(节选)》课堂实录

【教学设想】
一、教材依据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是高中必修课程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所选作品《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都是经典之作。其中元杂剧《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经典范例,《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一张“名片”,《哈姆莱特》是西方古典戏剧史上的不朽名篇,它们在教学上都具有标本意义。
不同于以往的人教版、沪教版教材,统编版教材在掌握“戏剧基本知识”“戏剧冲突”“人物塑造”“戏剧语言”等原有戏剧教学公认的要求之上,特别提及学习该单元时要“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的要求,这是令人深味的。如果说共性要求还停留在能力层面,则“良知与悲悯”就是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着力点所在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戏曲知识特别是古代戏曲知识,无论是兴趣还是相关知识点,都不成体系。又因时空距离、概念差异,在阅读和欣赏上会有较大的障碍,存在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的缺失。有必要在前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以激发兴趣为起点,让学生在“观”中了解古代戏曲与现代戏剧的异同;在“研”中深入探究“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带来的“恐惧与怜悯”;在“思”中丰富人生阅历,激发我们内心的良知与悲悯;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体会到悲剧崇高与悲壮的美学价值。
在第一课时学习中已先行了解:课文所选片段通过高度凝练的故事情节,将窦娥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贴合人物身份的唱词和说白,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善良、孝顺、本分、正直、勤劳、淳朴而又刚烈不屈、勇于抗争、敢于反抗黑暗现实的女性形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课堂实录】
一、课前准备

  1. 预习作业:在第一课时分析戏剧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深入阅读文本,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2.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反馈。将学生对于《窦娥冤(节选)》中“矛盾冲突”的原生态分析及认知整理、分类成表格,为后续的课堂作铺垫。如下表所示:
    图片

二、主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元杂剧的表现形式,梳理了第三折的故事情节,分析了窦娥的悲剧形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窦娥冤》,这节课我们重点剖析戏剧冲突的意义及悲剧的审美价值。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什么是悲剧?鲁迅说得很简洁,他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窦娥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她身上的传统美德,更是她为追求自己的伦理道德而勇敢抗争的精神。
美好、善良的窦娥在与黑暗社会、腐败官场的抗争中被毁灭了,她的美德与她的悲惨命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震撼了读者心灵,从此窦娥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悲剧人物形象。
那么,我们可否假想一下,窦娥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课前,大家都就“这折戏中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下面,我们将从矛盾冲突的角度对“窦娥的悲剧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三、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探究戏剧冲突,激发心中悲悯

  1. 分享见解,梳理基本的“矛盾冲突”。
    生:我认为无法避免。因为她面对的是张驴儿这样的恶人。从窦娥和张驴儿的冲突来看,窦娥温顺善良,遭逢早年的不幸变故后依然安分守己地按照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生活下去,她孝敬婆婆,丈夫早死也不改嫁,恪守孝道与妇道,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但没料到,自己却遭遇无赖张驴儿逼婚。
    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面临着严峻的选择。她要么同意张驴儿的逼婚,要么坚守自己认同的节孝礼俗道统。窦娥最终选择了后者。而这种选择,必然会让她面对疯狂的报复。这是这出悲剧的直接原因。
    师:说得真好!我从中听到了你对窦娥深切的同情!在这场善良与恶行的矛盾冲突中,恶行占了上风。这是道德层面的冲突。
    生:窦娥无法避免悲剧的结局。善良的窦娥之所以选择告官,就是寄希望于掌握生杀大权的官府可以证明她的清白,严惩张驴儿这个恶人,为自己讨回公道。但没想到的是,张驴儿早已买通了官府,和贪官桃杌勾结了起来。恶棍与贪官的勾结,充分暴露出当时官场的腐败。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下,窦娥如何能够保全自身?
    师:没错。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双方力量悬殊,失德的恶官府压制住了弱小良善的窦娥,这是社会层面的矛盾冲突。
    而从你的发言中,我听出了你对当时社会、官府的批判之情,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2. 聚焦难点,深入窦娥的“内心冲突”。
    (投影展示。)
    ①聚焦难点问题:在作业中,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关注到窦娥唱词中存在自相矛盾:她既怨天地不公,但又要借天理惩处恶人。这是个有意思、有难度的话题,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滚绣球】【耍孩儿】这两段唱词上,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唱词中的矛盾的。
    ②齐声朗读这两段唱词。
    ③问题:思考窦娥唱词中的矛盾之处,说说这一矛盾体现出什么深意。
    生:一方面,不公平的现实,摧毁了窦娥对天地的敬畏和幻想,使窦娥不再相信天地鬼神和官府所代表及维护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在临刑前,在无处申冤的穷途末路,又不得不寄希望于天地的“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替自己洗刷冤情。
    这种矛盾,带给我一种绝望感。面对恶人,窦娥还能怎么办呢?她只能接受,只能灭亡。
    师:经历了莫大的冤屈之后,窦娥控诉天地的不公,但面对不道德的社会,她又只能借助天地来帮助自己,从中更能见其悲哀!这不仅是窦娥,也是底层民众在黑暗社会里别无选择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的窦娥是矛盾的,是一个被压迫、被损害的悲剧形象。而这种冲突,是她内心意志的冲突!
  3. 总结分析,厘清三层矛盾冲突。
    (教师板书展示。)
    (1)个体与个体的冲突:窦娥与张驴儿美与丑(道德层面)(2)个体内部心理的冲突:斥天与靠天抗争与寄托(意志层面)(3)个体与社会的冲突:窦娥与官府善与恶(社会层面)师:由此可见,窦娥在这折戏中面临重重困境,而且被层层加码,根本无法摆脱。在这样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公理、没有光明的社会的迫害下,弱小良善的窦娥被毁灭就是必然的了。
    学习任务二 “窦娥的必然毁灭”——悲剧美学价值探讨
  4. 结合“悲剧”的定义和关于悲剧美学原理的讨论,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结合亚里士多德、鲁迅等人对于“悲剧”的定义,以及学者们对于悲剧美学原理的讨论,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投影展示。)
    材料一: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
    材料二: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材料三:悲剧能够“唤起悲悯与畏惧(即痛苦感)之情并使这类感情得以净化”。(亚里士多德)
    材料四: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作品所设置的方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哀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感情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是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到净化的审美自由。悲剧,审美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超越性。(《文学价值导论》)
    (1)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悲剧”内核的。
    生:按照恩格斯所说,窦娥的善良、勤劳、孝顺、富有反抗精神都是有价值的顺应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她本应该得到幸福生活;而张驴儿、桃杌这类为非作歹、贪赃枉法、陷害贤良之徒是阻碍甚至扼杀这种“历史的必然要求”并使之“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丑恶势力,本应该被绳之以法,本应该被予以否定与摧毁。但现在恰好相反,真、善、美这种具有积极精神意义的被毁灭了,所以我觉得这是社会的悲哀,不仅仅是窦娥的悲剧。
    师:是的,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美丽、善良、勤劳、孝顺的窦娥被毁灭了,关汉卿把诸多被我们这个民族群体所认可的美德集中赋予了窦娥,然后又让如此美好的窦娥在这三场矛盾冲突中被毁灭。从关汉卿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或许就是为了唤起刚才如你那样的深刻而激烈的伦理情绪。
    (板书展示。)
    历史的必然要求:真善美>假恶丑“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恶霸+贪官+无序的社会=恶力量强大(投影展示。)
    (2)问题二:结合材料,分析《窦娥冤》是如何唤起人的“怜悯感”与“良知意识”的。
    生:善良的窦娥被张驴儿及其勾结的贪官杀害,违反了人类发展常理所认定的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变成了假恶丑压倒真善美,就会引发我们对一个弱小无助、善良勤劳的女子遭受冤屈的同情与愤慨,甚至引发我们对元代社会封建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我想,这或许就是关汉卿创作窦娥悲剧的意义和价值。
    生:我特别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话,悲剧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作用。窦娥身上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美与善,她在自身遭遇了丧母、被卖、丧夫的人生厄运后,依然选择了为婆婆尽孝、为丈夫守贞的善举。而面对邪恶势力的践踏与迫害,她又不惜用生命来践行孝道。这种崇高的正义感和品格无疑会使我们为之赞叹,同时也会让我们检视自己,从而得到道德上的陶冶与净化。
    师:非常精彩。我觉得《窦娥冤》除了给予大家道德感化外,也会使读者获得一种道德判断的理性发现。透过窦娥的悲剧,我们会更进一步分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分界线。
    同时,我们阅读时产生的痛苦心理的情感体验也构成了悲剧所以为“悲”的主要因素。就《窦娥冤》而言,窦娥追求孝道、贞节的伦理道德,无疑“应该如此”,但窦娥追求的结果却“竟然如此”被“毁灭”。我们必然会产生痛苦的情感体验,从而与窦娥因追求目标被“毁灭”所产生的自身痛苦产生共鸣,萌发同情和悲悯情怀。
  5. 作品的多版本比较,加深对悲剧美学价值的认知。
    师:在刚才理解了《窦娥冤》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前提下,我们再来探究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局。历来有多种说法,这里择其二三:
    (投影展示。)
    结局一:有导演认为三桩誓愿的浪漫主义手法最利于表现主题,于是让戏在高潮处(第三折)结束。
    结局二:明代人叶宪祖改编《窦娥冤》为《金锁记》:窦娥丈夫并未夭折,而是赴京赶考途中落水被救。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被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结局三(原作结局):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中状元后,作为巡吏,到地方查案,窦娥鬼魂显灵,托梦父亲,最后洗雪了冤情。
    (1)利用互动面板进行投票,选出你心中最符合“悲剧”审美意义的结局。
    (2)挑选代表,陈述理由。
    生:我选结局一。结局一最有悲剧感。窦娥最后连复仇都没有完成,这样的结局更让人唏嘘!
    生:虽然结局一很震撼,但是我还是选原作结局。原作结局似乎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悲痛”之后将情绪拉回来一点,满足了人们的“大团圆”心理,让我感觉到“哀而不伤”。
    这是一种独特的美感。
    生:结局二似乎不是悲剧了吧,感觉最后变成了喜剧。
    师(总结):结局一酷似西方戏剧或古希腊戏剧精神。抗争与拼搏而不得之后的被毁灭,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结局三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趋向。中国古典悲剧以悲苦为主,但往往苦尽甘来,用否极泰来的方式实现悲喜剧的交融,创造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剧中悲剧性的两难冲突是在“正义之我”与“邪恶之他人”的层面上展开的,这就决定了冲突的性质必定是善恶两元的对抗,并且必定有为善的命运多舛、造恶的得意一时这种规定情境的出现。如果这种设置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那就不符合儒家的劝善惩恶机制。于是,“正定胜邪”便成为一种必然结局。
    结局二完全改变了作品的悲剧性质,成为一部悲喜剧,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性几乎为零。这完全是由于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不了解关汉卿的伟大人格和创作风格所致。
    四、课后作业
    师: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
    (投影展示。)
  6. 请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7. 开放性写作,从下列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勇于表达观点。
    (1)有人对窦娥的第三桩誓愿提出批评意见,认为“亢旱三年”受苦的是百姓,如七娃的《窦娥冤,还是楚州百姓冤?》和王龙的《窦娥该当何罪?》;也有人持支持意见,如张燕瑾的《〈窦娥冤〉的悲剧价值》和赵小红的《窦娥冤,仅仅是一己之冤?》。你怎么看?
    (2)有人认为三桩誓愿的实现,削弱了《窦娥冤》的悲剧效果,你认为呢?
    【执教感言】
    《窦娥冤》一文其实一直存在于各个版本的教材中(无论是人教版、沪教版,还是现在的统编版),属于经典篇目。但统编教材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略有变化的,特别提及了阅读时要“激发心中良知及悲悯情怀”的要求。我还是非常在意这一点的,为什么之前的教材从未提过这一点?这个变化彰显了什么?如果识记戏曲常识、分析鉴赏台词、把握人物性格、梳理矛盾冲突等还属于关键能力层面,那么这一点就是在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要教好教到位,必须解决这个难点。
    难点在哪里?人物的悲剧命运不等于读者的悲悯情怀。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转化好,学生未必能体会到作品中悲剧人物命运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则悲剧作品的审美价值将无法体现。因此,如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起“痛苦体验”将是关键步骤。所以我就着重在这里作了设计和突破。
    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 剖析戏剧冲突及意义;2. 探究悲剧的审美价值。
    应该说这难度不低。主问题设计为“窦娥的悲剧可以避免吗”,借此来拉动第一个学习目标的推进。第一个目标如果达成,则第二个问题就会水到渠成。
    事实上,果真如我所料,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找到两处矛盾冲突:窦娥与张驴儿、窦娥与官府。这是比较显性的冲突,是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深层次的冲突来自她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一方面斥责上天错勘贤愚枉做天,一方面又寄托上天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为她洗雪冤情。这是怎样的纠缠和绝望啊,但是绝少有同学发现。貌似一处矛盾冲突的寻找,却能看出学生阅读的不细腻,看出他们没有能真正走进窦娥的内心,没有产生共情。如果这里有共鸣,学生对美好、弱小、善良的窦娥被逼到这种境地就会产生巨大的怜悯之情,甚至会痛恨那个黑暗无边的元代社会,进而理解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意图所在。
    正如廖奔、刘彦君在《中国戏曲发展简史》一书中所写:在这样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公理、没有光明的世界的迫害下,窦娥的毁灭是必然的。这激起了一切有识之士的深沉忧患与强烈不满,引起了他们维系纲常、端正人伦的强烈责任感。复兴道德教化,挽救社会颓风,成为一种时代意识。关汉卿的伟大,就在于把这种时代意识,艺术化、审美化为尖锐无比的戏剧冲突,从而将他的忧患转化为观众的忧患,把他的不满转化为观众的不满。
    是的,作家只有通过文学作品将他的忧患、不满、痛苦转送给读者,使读者也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我们才能说这样的阅读是有价值的:不仅获得了道德的净化,而且获得了理性的价值判断,进而超越作品获得审美自由,这种情感融入观念如同融入血脉,将与我们如影随形。
    我也相信,经过这个单元悲剧作品的教学,我们的学生能开始体验到悲悯,体验到人间疾苦。这样,当其看到身边无数的弱小时,就会感同身受,就会恪守良知和底线。或许,这就是新课标、新教材想要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完成的使命。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3.2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0543.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2月 28日
下一篇 2024年 2月 28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