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曾发文探讨:“什么是快乐的课堂?”
得出结论如下:
1.快乐的课堂是充满“爱”的课堂。
2.快乐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快乐成长、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3.快乐的课堂是“和而不同”的课堂。
4.快乐的课堂是具有境遇性、新奇性、生成性、游戏性的课堂。
5.快乐的课堂是生态和谐的课堂。
今天上完习作单元第9课《那个星期天》后,我感受到了原来一节课可以这样酣畅淋漓;原来一节课师生可以如此投入跟专注;原来一节课师生可以如此自在、放松。
《那个星期天》课文通过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通过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抒发情感,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
似曾相识燕归来——比较的乐趣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预习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一个星期天小男孩盼望妈妈带他出去玩。
师:简洁、凝炼,概括到位。我关注到你在概括时用了一个词“盼望”,大家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的情节跟我们之前学过的有篇课文类似呢?
生:六年级上册《盼》。
师:还记得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生:一个孩子从收到雨伞到盼着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着穿雨衣出去玩可是没有实现,再到盼着雨留到明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上雨衣去上学的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我发现这两篇文章写的都是“盼”着去做某件事;我发现它们都写了盼时的心情变化;我还发现他们都出现在习作单元。
师:你们发现了很多相同点。继续发现不同点……
生:我发现《盼》这篇课文的小女孩愿望最后实现了,可《那个星期天》里面的小男孩最后没有得到出去玩;我还发现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意思”去写,可本单元是“写出真情实感”。
师:很明显层次提升了。咱们今天就带着这样的比较走进《那个星期天》,看看里面曲折的情节和多变的心情吧!
等闲识得东风面——学生的发现
龚雅钰的发现:
第三段:在第一句中的起床,吃饭。三个短而连贯的词写出作者做事的动作迅速与想去玩的焦急心情。其中,第1句中的“阳光明媚”还用了环境描写侧面衬托出“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在第4、5、6句中,“我”想吓妈妈可以看出我乖巧又顽皮的性格。从“我”问妈妈的问号中也能看出“我”的焦急与兴奋,这段话也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心理、环境。
师:你关注到了作者的文字语言以及写法。
梁牧淮的发现:
在第四自然段的第3句、第4句、第6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我”坐在草丛里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和第5句“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以及第9句“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这一系列的事情跟作者描写的环境相呼应,也可以看出他当时很无聊,就像作者所说:“这段时光不好挨。”
师:谁能概括一下第4自然段作者为我们呈现了哪几个情景呢?
生:跳房子、看云彩、弄蚁穴、翻画报。
师:同一个人,做四件不同的事,但指向一样。为了突出“这段时光不好挨。”
郭曾子睿的发现:
我还发现课文有一条环境描写牵动心情变化的线索。
请同学们看到第1自然段: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里作者交代的时间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了伏笔,而且昏暗下去看到了心情的变化。
比如第3自然段第1句:“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到第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到第7段第1句“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再到“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我看出了小男孩的心情变化从满怀期望的兴奋愉快——焦急、无奈——孤独而惆怅——失望。
师:这种写法叫融情于景。
课堂的春天需要师生共同打造,快乐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快乐成长、充满生命活力。
万紫千红总是春——老师的总结
总结1:曲折的情节,多变的心情。
《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在文中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了他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盼望母亲带他出去玩的情景。同时心情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满怀期望——兴奋雀跃——焦急、无奈——失望、委屈。
《盼》主要写了小女孩得到新雨衣盼下雨——盼着变天——央求买酱油——下雨了盼雨停——最后终于穿上雨衣的过程。表现了小女孩内心从惊喜——抱怨——焦急——喜悦——满足的心情变化。
因此,两篇课文情节都是曲折的,心情是多变的。
总结2:融情于景;融情于事;融情于人
融情于景:如前面郭曾子睿同学找到的那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融情于事:
师:请大家关注课第一幅插图,他对应的是课文哪一段呢?
生:对应的是课文的第4自然段。
师:请你概括一下主要讲了哪些事?
生: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
师:同一个人,做四件不同的事,不用四幅画面呈现,而是集中在一幅画面中,这种类似于“蒙太奇”的呈现方法,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拼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紧凑感和紧张感,写出了“我”在等待母亲时的无聊加无奈之情。这种写法叫融情于事。
生:老师,我发现《匆匆》的第4自然段如“洗手时——吃饭时——默默时……”也是这种融情于事的写法。
融情于人:
师:课本还有一幅插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它对应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呢?
生:第6自然段。
师:咱们一起捧起书,读读第6自然段,并说说你的发现。
生1:只要写了“我”一生不吭蹲在母亲身边看她洗衣服的情景。
生2: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我”此时内心的失望。
师:这种写法叫做融情于人。
一节课的时间总是很短暂,沉浸在课堂里,我们就在快乐的发现中度过了。快乐课堂是师生双赢的课堂:教师乐其所“教”,学生乐其所“学”。
记得自己在开学初的科组会上所说:“我的教育梦想就是追求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提到的人即是课,课即是人的境界。”
这样的梦想我想用这样一句结语来勉励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 | 郭小凤的收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