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9.  那个星期天

教学目标  

    1.会写“媚、蚁”等13个字,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读题目,提疑问

    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

    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

    (2)教师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

    (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板块二

走入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

    课件出示: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课件出  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

    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提问,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第二课时

板块一

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

    1.小男孩那么真切地希望母亲能够实现他小小的愿望——在一个星期天带他出去玩。可是母亲最终没能履行诺言,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找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

    ●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语句并做批注。

    ●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3.默读描写早晨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圈画出相关语句。(第2~5自然段)

    课件出示:

    ●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 这段时光不好挨。

    ●焦急又兴奋。

    ●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

    (1)指名学生朗读。

     提示:抓住“阳光明媚”“焦急又兴奋”“空空落落”“念念叨叨”等词,体会“我”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说一说:你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这段时光不好挨”写出了“我”在耐心等待;“空空落落”写出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3)师生合作朗读。

     4.默读描写下午“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6自然段)

     (1)“我”盼着什么?作者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课件出示: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学生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体会男孩“盼”的心情)

    (2)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件出示: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①读一读,说说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交流。

     预设:通过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期盼落空;用环境来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

     5.默读描写黄昏时“我”心情变化的片段。(第7自然段)

    (1)母亲为什么“惊惶”?表现在哪些行动上?

     课件出示: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抓住“甩、拉”等表示动作的词来感受母亲的形象)

    (3)从这些动词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从“甩、 拉、亲吻、说”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中,我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自责、不安,所以惊惶;可以感受到其实母亲是爱“我”的,只是被家庭生活所迫,因为有做不完的家务事而忽略了“我”,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4)分角色朗读。

     6.师生共同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

     学生交流,整理总结。

    课件出示:

    ●心情变化: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

    ●时间(光线)变化: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在一天期盼中的心情变化和特别的成长体验。

板块二

细细品味,感受人物性格

    1.再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在这个星期天里,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她是一位好母亲吗?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从课文第7自然段母亲的一些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她因为家务缠身而没有兑现承诺,并因此感到自责、不安,可以看出她对“我”的疼爱,她是一位好母亲。

     2.“我”既然这么希望出去,为什么不是直接拉着母亲去,而是一次又一次地等待母亲做那做不完的一件又一件事?

    (1)学生交流。

    (2)示例:文中的“我”乖巧又懂事,体谅母亲的辛劳,所以才一直都在等待,而并没有任性撒泼。

     3.回想自己的亲身体验,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

    (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虽然母亲最终没能兑现她的承诺,但是小男孩也并没有抱怨母亲,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作者那样,多多体谅一下辛苦工作的父母。

【设计意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探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扮演好舵手的角色,围绕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联想,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真正落实从语文课本走到生活当中去。

板块三

领会主旨,学习写法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想?

    父母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然可能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忘怀的伤害。孩子也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对比,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点拨。

    (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课件出示:

     ●相同点:都写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不同点:《匆匆》一文中,作者借助描写景物和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语言、环境、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细腻真实地向我们表达了“我”在那一天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融情于景、事物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3.积累语言。摘抄本课好词好句,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

    4.小结: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我们要学习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5.推荐阅读。

    作者史铁生的写作风格深沉凝重,优美隽永,引人深思,给人带来启迪。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健全而丰满的思想。《那个星期天》选自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他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课后可以找来阅读,了解一个全新的史铁生。

    6.聊经历,悟主旨。

    同学们,大人们可能无意间给我们许诺过一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布丁,也许是你期待已久的一个玩具,也许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我们小小的心愿,你愿意与大家分享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吗?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经历。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语文老师最大的功德就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我推荐阅读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让学生聊聊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亲身体验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主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公开课《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3-3-26 19:59:10

教学设计

《寒号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2023-3-26 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