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寒食》和《十五夜望月》两首古诗,会写“侯、栖、鸦”3 个字。 3. 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 阅读更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寒食》和《十五夜望月》两首古诗,会写“侯、栖、鸦”3 个字。 3. 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 阅读更多
文/杨瑞霞 一、文本教学解读 本课的三首古诗均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描写了中国传统的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习俗。《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三年级学生也学过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有关的三首古诗, ... 阅读更多
寒食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教学时我抓住“飞、斜、传、散”这四个字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 ... 阅读更多
3.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 ... 阅读更多
《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 ... 阅读更多
同步练习1 一、 默写诗歌。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 2.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阅读更多
课后习题答案:二、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答:《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 ... 阅读更多
寒食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 阅读更多
问题归纳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 ... 阅读更多
寒食 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 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