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必背的名言警句汇总148条
1 图片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7.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1
- 0
-
孔子眼中一个人不成熟的六大表现
01. 缺乏自制与自律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成熟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遵循礼仪规范。不成熟的人则可能放纵自我,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孔子《论语·颜渊》 强调自我克制和遵循礼法的重要性,这是实现仁德的基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1
- 0
-
【教学反思】趣读《论语》,趣在哪里
趣读《论语》课的缘起,是很早的,2022年,在一百天读完《论语》写完心得后,我就萌发了要整理成课例的想法,经历了10次试讲后变成了阅读分享。上周改成阅读活动课,让孩子们在趣味性的的活动中趣味读《论语》,经历了2次试教和2次上课后,有一些教学上的反思。 图片 一、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导 本节课例立足于中华文化节设计展板的任务,设计了3个小小的挑战任务,《论语》我知道、《论语》我推荐、《论语》我应…- 0
- 0
-
七年级上学期《<论语>十二章》对比阅读
01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0
- 0
-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期中常考练习题(含答案)
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而枕之(ɡōnɡ) 博学而笃志(dǔ)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信 …- 1
- 0
-
《论语》十二章高频考点归纳
一、作者作品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礼》《易》《春秋》 )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 7
- 0
-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论语》(解析版)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都属于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四书五经” 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五经”则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 0
- 0
-
《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今天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0
- 0
-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与同步练习
《论语》十二章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 0
- 0
-
一部《论语》有115个成语典故
1、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 0
- 0
-
来源于《论语》的95个成语
1.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释义】用来表示极度快乐的意思。 2.巧言令色 【出处】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释义】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3.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反省检査自己。 4.言而有信 【出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
- 0
-
40则小学生必背《论语》经典名句,附讲解!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 0
- 0
-
《论语》: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
儒家认为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俗话说,学无止境。没有最有学问的,只有更有学问的。但儒家有一种观点,即使一天书都没有念过的人,也可能是大学问家。因为在儒家的心目中,学问不是文学,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而是人学,做人做事的学问。古时候士子的学问要想得到儒家的认可,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贤贤而易色;此观点有两种解读。宋代大儒朱熹认为,碰到贤明的人,学问好的人,立刻就会改变自己的好色之心,连美女都变得一…- 0
- 0
-
《论语》:孔子如何欲擒故纵施教化
孔子一生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动不动就引经注典谈论治国为政之道。天长日久就有人看不惯了,于是就对孔子说,你吹牛吹了半天,说了那么多治国为政的大道理,你怎么不出来为政呢? 孔子就这么被人将了一军,但孔子就是孔子,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汗颜的,而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三句话不离本行,孔子依然引经注典,他引用《书经》里的话对那些人说,一个人如果能在家里能够克尽孝道,孝敬父母,也是一种为政,又何必非得去当官从…- 0
- 0
-
《论语》:孔子不被用是因为春秋各诸侯都怕他吗?
博古通今的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但却远远赶不上如今的学术明星风光,更无法像那些学术明星一样赚得盆满钵满。他的一生可以说是穷困潦倒,倒霉透顶,时常在别的国家发出“归欤之叹音”。他晚年更是欲想乘桴槎于海角,隐居于古代所为的蛮夷之地。 而不平的是,他的很多学生却都一个个在政坛为官作宰,意气风发,叱咤风云。虽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对于积极于用世的孔子来说,你让他的老脸往哪里搁,其尴尬的处境又怎不让…- 1
- 0
-
《论语》:孔子也主张在乱世明哲保身吗?
印象中,儒家似乎一直都是非常推崇忠臣、孝子、烈士,为臣子的面对昏君以死相谏,好像才符合儒家的正道,笔者近来精读了一点论语,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下文又是我读论语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上次说到,孔子因爱惜人才,想鼓励犯错的学生公冶长改过自新,于是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了坐过监牢的公冶长。因之,一个和蔼可亲的孔子,一个内心充满温情孔子,一个有教无类的孔子,立刻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既然孔子选女婿…- 1
- 0
-
《论语》:孔子由凤凰男变成丧家犬的寂寞之路
鸟兽不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与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恐怕是孔子对道家隐士骂得最凶的一句话吧。胸怀大志的孔子,面对一帮欲洁身自好,而乱大伦的道家隐士吹风凉话般的指责,他又怎能不生气呢?天丧斯文,他孔子在气急败坏之时,顾及不了那么多,也丧这么一回吧。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学术界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情况的解释。较早的一种,以朱熹为首的宋儒为代表。他们认为,孔子在骂这些人为禽兽,因为他们一点国家、救…- 1
- 0
-
《论语》:人生做学问快乐的三重境界
谈到人生境界,恐怕人们最先想起的还是王国维提出的人生成大事的三重境界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是啊,谁没有一份功利心,谁的人生又会一番风顺呢?王国维提出的三重人生境界,既可以鼓励人,又可以安慰人,必然也就传唱不衰。 可是,其也有着自身的缺点,它仿佛让我们…- 0
- 0
-
《论语》:什么样的人最不会犯上作乱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向来都是统治者们的重要目标。在没有各种考试与框框之前,统治者们是如何收买人心,拉拢人才为自己所用,从而营造出安定团结统一的局面的呢? 这当然不用他们操心,孔子早就为他们作出了指引。《论语》有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嗯,自古忠臣出孝子。孔子也不知怎么就总结出了这等社会规律。估计曹操就是儒家…- 0
- 0
-
《论语》:巧言令色多下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说实在的,这句话真的很笼统,很难懂。如此充满否定意义的句式,更是容易把人引入云里雾中。难道巧言令色的人还有“仁人”吗?况且这个“仁”又是个什么东西?孔子他老人家也仅仅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没有作出多么具体的回答。我们伟大的国学大师南环瑾先生研究了半天,也是道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千百年来,它始终只是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名次。 “巧言”当然就是溜须拍马,巧舌如簧了。按照次意思,…- 0
- 0
-
《论语》中最警醒教师们的一句话
有一位老夫子说,一个人只要做到《论语》里面的一两句话就受用无穷了。于是,就有一年轻人说,我就做到了两句,老夫子立刻郑重请教,问他做到了哪两句。年轻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完全照做了。” 呵呵,历来人们都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其实,个人觉得其并不怎么好笑。我们为什么就要嘲笑那个年轻人呢?时下的年轻人不都以吃货自居吗?他顶多也只能算得一吃货吧。如今《舌尖上的中国》如此流行,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说不…- 0
- 0
-
《论语》: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四大治国理念
现代社会讲宏观调控,宏观治国,不是这个数据动一下,就是那个数据动一下。各种各样的专有名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再加上诸多专家的解读,没有一点经济学常识的人,想关心一下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大事,头都晕了。而且现在的所谓治国,似乎就是治理经济。诸于社会的其他方面的事物,与经济问题一比较,就相形见绌得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是如此不堪,那么几千年来被作为治国之根本的儒家文化,又提出了怎样的治国…- 0
- 0
-
《论语》:儒家为何主张做学问先做人
历史虽然已经进入到了新的世纪,科技日星月异,世界的变化沧海桑田,但是,我们的人性却一直保守,与几千年前相比较,似乎没有丝毫的进步。 今日,我再一次感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社会人性看得是那么透彻。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而且还是作为一个文人,特别是时下的所谓公知,或曰知识分子,弄点文化的人。特别是有名气的那些文化人,学问的好处令他们光彩四溢,但是学问的坏处也令其刻骨铭心。 孔子曰,知我者《春秋…- 0
- 0
-
做到《论语》里面的一两句话,就受用无穷了
有一位老夫子说,一个人只要做到《论语》里面的一两句话就受用无穷了。于是,就有一年轻人说,我就做到了两句,老夫子立刻郑重请教,问他做到了哪两句。年轻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完全照做了。” 历来人们都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其实,个人觉得其并不怎么好笑。我们为什么就要嘲笑那个年轻人呢?时下的年轻人不都以吃货自居吗?他顶多也只能算得一吃货吧。如今《舌尖上的中国》如此流行,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说不定其还…-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