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背景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 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作者鲁迅作此文予以悼念。此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4期,后收入作者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主要内容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相关人物简介(1)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浙江绍兴皇甫庄人。他诞生于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三岁丧父,5岁失母,与妹妹靠祖母抚养成人。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在徐锡麟的教诲下,范爱农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材生,也是徐副办的得意门生之一。1912年,落水遇难。(2)徐锡麟(1873—1907年):字伯荪,浙江绍兴人,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的重要成员。1905年,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培植反清革命骨干。1906年春,为便于从事革命活动,筹资捐了候补道,同年秋被分发到安徽。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浙皖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他以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身份为掩护,乘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少数学生攻占军械局,弹尽被捕,当天即遭杀害。(3) 季茀:许寿裳(1882—1948年),浙江绍兴人,教育家。作者留学日本弘文学院时的同学,后又在教育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广东中山大学等处同事多年。与作者交谊甚笃。著有《我所认识的鲁迅》《亡友鲁迅印象记》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台湾大学任教。由于他倾向民主和宣传鲁迅,致遭国民党反动派所忌,在1948年2月18日深夜被刺杀于台北。此处所说“写信来催我往南京”,是指他受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托,邀作者去南京教育部任职。
三、精读批注
范爱农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巡抚:清代的省级最高官员)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批注:外貌描写,这是作者对范爱农的第一印象】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批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愤慨和气愤】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批注:运用对比,充分表现出当时“我”对范爱农的愤慨】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批注: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况对世事本来就有心灵共鸣】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批注:外貌描写,表现了范爱农的拮据和困顿】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批注:范爱农因老师徐锡麟受到朝廷密缉,回到家乡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批注:语言描写,解释说明先前范爱农针对“我”的原因,照应前文】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批注:“我”不喜虚礼。通过回想,说明了作者摇头的原因,其实是范爱农对作者的误解】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批注:人们的行事有些是永远追不到原因的,他更不会有简简单单、一清二白的答案。这也可察见他对朋友的真诚与直率】【批注:对话描写,范爱农的机智与幽默在言语之间表现出来。】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批注:细节描写,表现了范爱农的高兴、喜悦之情】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批注:“我们”依然对革命充满热情与向往,这是两颗心最大的共鸣音】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批注:细节描写。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革命只是表面的热闹,“我们”依然失望,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批注:白描,表现了范爱农的质朴与实诚,并不贪图享受】“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讲义的少年来访我,慷慨地说,“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子英先生,一个是德清先生。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推却的。” 我答应他了。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传单,发起人诚然是三个。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批注:从骂都督的内容可见“民主革命”没有触及“封建关系”】这样地骂了十多天,就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来打死你们了。 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批注:绿林大学: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率领农民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北)起义,号“绿林兵”;“绿林”的名称即起源于此,后来用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人们。王金发曾领导浙东洪门会党平阳党,号称万人,故作者在这里戏称他是“绿林大学出身”。】 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不过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诈取”者,并非指学校经费而言,是指另有送给报馆的一笔款。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们的少年们便开起会议来,第一个问题是:收不收?决议曰:收。第二个问题是:收了之后骂不骂?决议曰:骂。理由是:收钱之后,他是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批注:交代了上文所说的诈取了都督的钱还骂他的事实】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这不是股本……”“不是股本是什么?” 【批注:对话描写,“我”与会计发生了争吵,他们坚持称那五百元是股本,他们冠冕堂皇的回答令人不耻】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 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批注:爱农对“我”不舍,但又希望“我”早离开这是非之地,表现出他对“我”的关心和在乎】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先到都督府去辞职,自然照准,派来了一个拖鼻涕的接收员,我交出账目和余款一角又两铜元,不是校长了。后任是孔教会会长傅力臣。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批注:心理描写,用调侃的语言写出了作者的愤慨与悲哀】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凫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批注:“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赞扬他“举世混浊而我独清”的高洁,哀悼好友范爱农的不幸逝世并抒发自己的沉痛之情】 【注:作者悼范爱农的诗《哀范君三章》,实际上是三首。最初发表于1912年8月21日绍兴《民兴日报》,署名黄棘,后收入《集外集》。下面说的“一首”指第三首,其五六句是“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批注:在逆境中对朋友充满信赖,对生活尚有热切希望】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凫水,却从此不起来。 【批注:解释了范爱农的死因,但“我”仍然心存怀疑。表现了作者的悲痛之前】【注:范爱农在给作者的信中,曾有“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等语,作者怀疑他可能是投湖自杀。】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批注:侧面描写,将其族人可憎、可耻的丑恶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 十一月十八日。 思考题:1.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答: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一个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最后与社会妥协无法,内心痛苦、悲凉。2.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答: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3.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答:起初觉得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觉得他是一个胆小、冷漠无情的人。后来在革命前的一年,在故乡与范爱农再次相遇,彼此相熟,对范爱农产生友善之意。最后得知范爱农掉在水里,淹死了,为他的死感到悲伤,同情和悼念他。读后感: 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将他们逼入绝境。 文章以作者与范爱农从东京初识的误会、故乡重逢的了解、并肩共事、别后闻变到“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构成一条与范爱农的交情线索,又以范爱农“爱喝酒”“不喝酒”“不大喝酒”“还喝酒”“死于酒”这一线索串起了他的一生。整篇文章看起来,是范爱农的一生及与鲁迅交情始末的简述,实际上也是通过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及其生平故事,描述了当时社会境况。 范爱农其实是一个知识青年,也有爱国情怀,但是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郁郁不得志,最终离奇死去。 作品通过平易朴实的记述,抒发了情感的跌宕起伏,回忆了亡友短暂的一生,也充分表达了对封建复辟势力的痛恨之情。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