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朗读教什么,怎么教

朗读,是手段,是促进理解的手段;朗读,也是目的,是语文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从根本上来说,朗读是促进和表达理解的重要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总目标中,没有出现“朗读”,学段要求中都有。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学段,定位在“学习”,那就是要打好基础,肯定比后面的学段,应该更加重视朗读的教与学。
一年级学生,一开始学习朗读,容易出现逐字读、唱读、拖音读。为什么?逐字读,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读准每个字的读音上,字不熟练;唱读,是字都认识,但朗读时思考不在场;拖音读,是一种无意识中习得的习惯,与平时的说话习惯有一定关系,同时跟对朗读内容理解不到位也有关系。
逐字读、唱读,都可以定位为“不正确”。读正确,不仅指读音,还指停顿和断句。拖音读,可以定位为“不流畅”。读流畅,要有基本的节奏感。
正确、流畅,是有感情的基础。真正做到“有感情”,最重要的,是朗读者准确理解了朗读的内容,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的范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不仅是示范了语调、语气、节奏等,更提示了对朗读内容的准确理解。
有情有趣地朗读与理解内容,在课堂境遇里,是一个双向互促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理解了也不一定能通过朗读将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候是以模仿为主的朗读,虽然绘声绘色,语调语气等都表现得不错,但不一定能说明学生理解得很透彻了。
所以,低年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策略方法,引导学生将朗读与理解充分结合起来。
目标明确的范读
教师范读,不能泛泛地范读,一定要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例如,《端午粽》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是长句子,是写粽子好看的样子的长句子。范读,一是长句子的停顿和断句,二是用语调强调表示颜色的词语“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教师范读前,要让学生知道注意听什么,学什么。
追问“为什么这么读”
课堂上,常常有请学生展示朗读。展示的目的,不是读得好听不好听,而是有没有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也就是展示自己读懂了内容,还能够用朗读来把自己读懂了什么分享给大家。这样的朗读,为了给更多学生以启发,也为了促进朗读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化,教师要追问“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这么读”,可以问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例如,《文具的家》中——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学生朗读时强调了“天天”,教师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你从他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个词?你觉得他为什么要强调‘天天’吗?”也可以追问朗读的学生:“大家都注意到你这位‘妈妈’把‘天天’一词加重了语气,为什么呢?”
给出提示
提示的方式有很多。
一是通过语言来提示。如朗读《葡萄沟》中写葡萄样子的句子,可以提示“把葡萄的美丽读出来”。
二是借助PPT处理来提示。例如,《小猴子下山》中:“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四个词语,三种颜色标出来,让学生不仅关注玉米的样子、猴子的心情和动作,还注意到重点是都突出了猴子的高兴。
三是通过动作来提示。例如朗读《荷叶圆圆》中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话及动作。提示后,学生就可以边做动作边朗读体会了。
迁移运用
低年级很多童话体的课文,段落、句式的结构差不多,就可以进行迁移。
前面举的例子中,《小猴子下山》,用第一自然段做例子,后面的自然段,就可以让学生边读边照样子圈出词语,再朗读。
提出明确要求
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聚焦一致性目标,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我们用大单元教学思路,设计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习任务,是朗读或讲述一个“夏天的故事”,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让大家听出至少三个自己希望引起大家注意的词语,并针对其中一个词语向大家提问。学生在做准备工作时,就要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用心选择这几个词语,还要能够说清楚选择词语的理由。
鼓励个性化
有些句子或自然段,不同的学生,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但都是正确的理解。教师要鼓励朗读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理解。例如,《夜色》中的诗句:“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有的学生突出“偏要”一词,有的学生突出“拉我”一词,还有的学生突出“去散步”,都是值得肯定的。当然,理解的个性化不能歪曲了文本的表达意图。
低年级的朗读,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引导,目的都是为了让朗读与理解充分结合,相互促进。低年级这件事做扎实了,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就会同时得到提升。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