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解读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感受。由此可见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物抒情”,而编排的四篇课文也都是很经典的借物抒情的文章,包括日积月累的《蝉》,诗人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
四篇课文,哪一篇都文质兼美,哪一篇都令人回味。《白鹭》开篇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细细品读文字,读者会发现,不仅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篇文字也是一首精巧的诗。《落花生》语言最是朴实,字里行间都氤氲着暖意,父亲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因为温暖的家庭氛围而显得更加真诚、亲切、深入人心。《桂花雨》里,那迷人的香气,那摇落花雨的欢乐,让读者也不知不觉陪着“我”和“母亲”一起思念起家乡了。《珍珠鸟》里,作者的那份人替鸟着想的小心和用心,终于赢得了小鸟的信赖,创造出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令人赞叹,也启人深思。
作者描写的是事物,抒发的是心中最真最切的情感,真情流露笔端,文字就令人回味。用心读过这四篇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的落实,应该是很自然的学习收获吧。写白鹭,写落花生,写桂花雨,写珍珠鸟,不都是抒发了作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吗?当然,“很自然的收获”并非“自动”的收获,总得沉浸文字,细细品出个中滋味,读懂作者的心思,也就读懂了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借物抒情,可以像郭沫若的《白鹭》那样,抓住意象特点,着力描摹和渲染,抒发的是情志;也可以像许地山的《落花生》、琦君的《桂花雨》那样,把与落花生、桂花雨有关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着力于叙事,抒发的是情思;也可以像冯骥才的《珍珠鸟》,在描述了作者与珍珠鸟独特而难得的生活细节和经历后,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很多,这大概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明确提出在阅读中发现、领会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因为进入高年级,从课文中领会、习得各种常用的表达方法,是阅读学习的重要目标。关于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部分的“学段要求”中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的表述是一致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既然四篇课文都告诉了学生,作者写物,为的是抒发心中特定的情感,那么,尝试“用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就成为“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的合理而自然的目标选择了。单元表达训练要素的定位,是与阅读训练要素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从阅读理解到习作训练,是很自然很紧密的“读写结合”的编排,这是这个单元突出的特点。这一点,不仅从单元读写训练要素中可以看出,教材中习作内容和要求的呈现,开篇就点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从四年级开始,与“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关的表达训练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等。这些习作内容和目标安排,都聚焦一个重点——写出真情实感。所以,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一定要通过真实的表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能为了学习表达方法而学习表达方法。
正如统编版教材对语文园地内容和目标的定位,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也是围绕单元读写训练要素编排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明确课文借物抒情的写法,词句段运用聚焦了突出事物特点时的对比写法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不同意思。“日积月累”是虞世南的《蝉》,诗人借蝉阐发了自己追求高洁的志向。
这个单元,唯有一项学习内容,与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要素,似乎在任何维度上都没有直接联系,那就是“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制订班级公约”,重点训练目标有两点,一是“发言时要控制时间”,二是“讨论后做小结,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的意见”。因为口语交际的内容目标与单元读写内容目标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就可以独立安排设计学习活动。鉴于“制订班级公约”与学生的教室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口语交际学习活动前置,或与第一周的班会课融合,这样学习活动就有了真实的“境遇”和需求。
大单元设计思路
鉴于以上的解读,这一单元的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课文阅读、习作和语文园地三项内容的整合上。因此本单元的KUD目标提炼为:
学生将知道(K):
1.什么是借物抒情。
2.事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作者建立联结,寄托着不同的感情。
学生将理解(U):
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情感,作者会通过描述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以及与事物之间的故事,来抒发情感。
学生将能够(D):
1.读懂并说出课文中作者寄托在具体事物上的情感。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撰写文章。
单元学习目标要真正得到落实,并促成学生从元认知上理解目标,就要努力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性理解。这个单元学生要理解的大概念可以提炼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一大概念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是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概念性理解,而本单元的重点落在“借物抒情”上。
什么样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呢?单元文本写的事物,都是作者倾注了喜爱之情的。学生在成长生活中,也拥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这些心爱之物都是有故事的。分享心爱之物的故事,就是一个值得用心创设的任务情境。结合单元内容、学生实际、情境创设,可以将能够促成概念性理解的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分享心爱之物。学生将在学习课文作者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思想感情的同时,联结自己的心爱之物和故事,学习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撰写自己的作品,作为心爱之物展览分享时的解说词。创办童年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展示每个人的心爱之物,每个班都是一个子馆,整个年级可以互相参观。
这个核心学习任务需要分解为三个子任务来落实。
子任务一:精心挑选心爱之物(1课时+课下准备)
任务说明:“你有没有非常珍爱的东西?”以此问题进行话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发布单元核心任务“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通过讨论如何展览和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发布核心学习任务成功标准。课下精心挑选2-3件自己的心爱之物,运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每件心爱之物的名字、特点、来历、故事等等,为博物馆展览很介绍做准备。
子任务二:探寻借物抒情的表达秘密(4课时)
任务说明:品读《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联结自己的心爱之物,为讲述自己心爱之物的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写法,进行构思。
子任务三:童年博物馆开馆展览(2课时)
任务说明:从2-3件自己的心爱之物中选定一件,从样子、来历、故事等角度,写出自己的心爱之情。布置童年博物馆,每人展出2-3件心爱之物,制作简介标签。以自己的文章为基础,为其中一件心爱之物准备“解说词”。讨论开馆前的准备工作和展览当天的分工,举行开馆仪式。组织参观和解说(只有一个班,就分组进行参观和解说;如果有平行班级,就分班进行参观和解说)。针对“借物抒情”写法的运用进行复盘总结。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研论文

一年级,朗读教什么,怎么教

2024-8-4 8:33:37

教研论文

《狼牙山五壮士》听课笔记

2024-8-13 9:37: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