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教学流程与习作展览

       一、谈风俗,扩大语言场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逛了北京的春节,参加了美食展,还欣赏了藏戏,在玩中了解了各地风俗。俗话说:“百里不同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家乡的风俗

学生来谈风俗

      二、出思路,详略要得当

      1.学生自己出思路

      2.交流修改思路

      3.班级内汇报,结合思路现场写作文

     三、写具体,文章要生动

    (一)全班巡视,了解问题

      这一部分,学生在写的时候主要的问题:

      1.写成流水账似的事情。

      2.内容上不够具体  

      3.没有穿插当地风俗。

    (二)欣赏文章,顺学而导

      妙招介绍:全景介绍式、风俗介绍式、穿插风俗式等

      四、来评价,丰富作品集

      结合详略得当,具体内容丰富,体现风俗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修改。修改后形成班级风俗集。

优秀学生习作:

大年三十

张伟苒

      春节这天很热闹,人们贴起了对联,小孩穿着新衣满大街转。大孩子挂起灯笼。

      我和妈妈贴对联,爸爸在外面放着鞭炮。弟弟突然来了一句:“为啥要贴对联啊!而且在春节为什么也要放鞭炮啊!”。哎,他这都不知道,干这种活儿还真是难为他了。

      “这是为了赶走年兽。”

      “年兽是什么?为什么要赶它走啊?”

      “它可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家伙,以前的每年它都要来吃人的。”

      我们贴好对联就去看放鞭炮,只见爸爸用打火机将引线点燃,我们立即捂好耳朵,只听见鞭炮声。

      夜色降临,我们把做好年夜饭端到桌子上。我们在饭桌上各自说着各自的祝福。吃完饭,我们把面和白菜馅儿拿过来一起包饺子,包着包着,我看到了弟弟手中歪七扭八的饺子,我忍不住笑了笑,但我想到妈妈说的不能笑,立马捂好了嘴。

      到了12点煮好饺子,放了大地红,就开始吃了。另外还要给诸位神仙等留一盘,家里人总说神仙吃过的我们再吃就有了福气。

吃完饺子我们就兴奋的拿上烟火坐电梯去楼下放烟花,烟花刚升起来的时候像一条白色的细线冲向天空,等到一定高度时,它会变成一朵圆形的花,十分漂亮,虽然时间很短,但它用尽了全身,最后点点星火散开,消失在了黑夜中。

      那一朵朵烟花不正是我们美好生活的象征吗?

元宵节

贾月郡

      一盏盏灯笼点亮大街,一声声鞭炮打响今夜。人们欢声笑语,全部都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夜色渐晚之时,妈妈就开始忙着煮元宵了,那元宵一个接着一个跃进水中,慢慢的上下浮动着,随着屋外的鞭炮声元宵也出锅了。

“嘿嘿嘿~小元宵!”弟弟笑着摇起一个元宵放进嘴里 眼里马上闪起了星星。元宵个个软糯香甜让人忍不住吃完还想吃。

      我们家还有一个固定节目——看敲鼓

      虽然这里很冷,但也接受不了人们为此的热情。身穿花绿棉袄的假老婆,充满激情的鼓手们,手拿大锣的人们,全都围在这五个大鼓的周围,把整条街都给堵满了。咚咚锵!咚锵!打鼓的人们手拿棒槌高高举起又重重砸下,五个鼓手不约而同的打着一样的节奏,每一次鼓声震耳欲聋,锣也随着古典敲着,假老婆和其他人们也一起舞动着,摇摇头、扭扭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

      “嘿!好!”

      “好耶!好!”

      有了第一个人的打样,人群中也渐渐充满了赞扬。

      当然!也少不了烟花 ,一条条小尾巴飞向空中“嘭!”的一声在夜空中炸开了花,照亮夜空。

      元宵节一个既欢喜又热闹的节日,一个很好的节日!

除夕夜

贾婧然

      除夕应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的子了吧。大人小孩都穿起新衣,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灯笼也亮了起来。

      天色暗了下来,妈妈便开始准备饺子馅,有白菜和猪肉的。拌好后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饺子皮包了起来,我在一旁看的有趣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一个,把饱放在皮上再把边捏起来,这样一个又大又饱满的饺子就出现,可当我把它和妈妈的放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了一个四不像看着那饺子我笑了出来,忽然想起了妈妈对我说包饺子时不能随便笑我连忙捂住嘴,又包了起来。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屋外传来烟花声十分热闹。年夜饭还不能吃太饱,要等吃饺子,吃过年夜饭就能放烟花了。

      我们先点小烟花,那些烟花在夜空中的星星,还有五颜六色的呲花,但这些都只是配角,今晚的主角大烟花被爸爸放到安全位置,点燃了引线,接着只听“嗖嗖”烟花拉着长尾巴。飞上空中然后砰的绽开,一朵礼花未尽一朵花又紧跟上来烟花把夜空点亮美丽又短暂。

      “11点了,该煮饺子了”妈妈看了一眼时间后说需要煮饺子了,爸爸烧好水,妈妈把盖垫上的饺子放到水里。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了,爸爸早已把边挂好,听到饺子出锅,立马点燃引线,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屋外响起。回到屋里,妈妈早把饺子分好,白菜的放在窗台上,用来上供肉的可以自己吃,我们看着春晚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十分满足。接着随着春晚一起倒数“十、九…一”新年的钟声响起。

      屋外万家灯火,烟花绽开除夕就在新年里结束了。

除夕饺子

于笑甜

      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已经工作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一提到饺子,谁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呢?把各种馅包进圆圆的饺子皮里,把它放进锅里,让它在锅中沸腾着,闻着那香味,就足以让人口水直流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口大口的朝嘴里塞呢?

      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除夕一般吃素饺子,寓意着朴素贞洁、素净健康。这不,我们家也包起了饺子。妈妈把雪白的饺子皮摊在手心,用筷子把馅放在饺子皮中间,然后将饺子皮对边按在一起,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一捏,一个圆润饱满的饺子就呈现在了眼前。

      “煮饺子喽!”弟弟大喊着。那饺子像一条条小鱼一般顺着水流在锅中舞蹈,饺子的香气也蔓延开来。看着锅中热气腾腾的饺子,那香味时不时钻进我的鼻子里,我拼命忍住诱惑不去伸手碰它,可肚子里的馋虫已经按耐不住开始躁动不安了。“咕噜咕噜”的,似乎在议论着什么。

      终于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进嘴里,那独特的味道顺着我的喉咙流进了我的心里。听妈妈说,今年除夕吃饺子要冲东北方向,寓意着求得来年行好运!放鞭炮也是春节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团圆幸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爱家长的饺子,更爱家乡的除夕。

除夕烤年火

马中昊

      每逢除夕,各家各户灯火通明,在我们这里有个特色,就是烤火,俗称“烤把子火。”

      “烤烤腚不生病,烤烤手第一名,”这句俗语就是指烤把子火,把细枝条摆放均匀,用布绑到一起,里部再放上易燃的秸秆,就这样,一个简易的把子就做好了,虽然看起来简陋,但是只要遇到明火,火就会蔓延很高。

      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都聚到火堆旁,待到合适的时间,就可以点火了,人们烤着火,有说有笑的,都在谈论这一年中发生的大事,我则是望着那越来越旺的火苗,思绪一会儿飞到那里,一会儿飘到这里,突然,把子发生了倒塌,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老人所说的一句话:只要把子倒的方向朝向哪里,那个方向田地里的农作物就会大丰收,看到把子倒了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人要放大地红,我快速捂上耳朵,噼里啪啦的声音又给这新年增添了许多色彩,远处的烟花千姿百态,拖着小尾巴在天空中盛开,颜色也全部展现了出来,形成了一道特丽的景色。

      鞭炮声络绎不绝,烟花响持续不断,虽然烤年火结束了,可我心中的那团火焰尚未熄灭。

踩高跷

李怡萱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节日:元宵节, 因为在这一天有我最喜欢的踩高跷。

      正在家中吃着元宵的我,听到了那远处传来微弱的鼓声后 立马放下碗筷就冲出了门外,向着村口的方向跑去,随着鼓的声音越来越大,我的心里也咚咚的响着,今年会不会比去年更热闹?我紧张的想着,终于我看到了那个踩高跷的团队。

      他们的脸上都画着浓浓的妆容,嘴上都画着红嘴唇,脸上都是 红、蓝、黄、黑、白色的颜料,看着很有趣,有的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哪个人物,那是大和尚穿着黑衣服,腰系白大带,看着威风凛凛,小婴哥一身孩童的打扮,身穿红衣服,手上还拿着马鞭,其中里面还有:刘二姐 、傻妈、傻小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和尚。

      慢慢的来看踩高跷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人们都跟随着队伍走在大街上,大街上处处挂着大红灯笼,天空还绽放着美丽的烟花,不知不觉得我才发现我们一共走了五个村子了。

      随着鼓声越来越小,踩高跷就接近尾声了,人们也都不舍得散去。

春联

贾新颖

      小小的春联就能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传说春联来自于桃符,最初桃符是用来求平安的,在五代十国时期,宫廷里就已经有人在桃符上写联语了。但后来,原来是桃木的春联变成了纸张。贴春联这一习俗是从明代开始盛行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在春节时贴春联,所以要求家家户户在春节时都要贴春联。有一户人家因为太忙,没有贴春联,朱元璋看到了,就亲自写了一副春联给那户人家,但那户人家不舍得贴,就把那幅春联藏了起来。

      而且写春联也有讲究,比如说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字迹工整,读起来要朗朗上口。比如说老舍写给臧克家的对联,故曰:

      学不知足

      文如其人

      字数少,但是朗朗的上口,十分好听。

      贴春联也很难,首先要分清上下联。分清上下联的方式很简单,看横批的书写方式就可以,如果是从右向左书写的话,这联就贴在右边,反之则贴在左边。再就是抬梯子,然后在春联上贴上胶带,最后贴在门口就好了。

      春联不但是为了美观,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火树银花

梁金熙

      花棚起,老杆立,设彩挂,指的是它。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指的是它。

      铁花匠人以血肉之躯,浴火前行,这就是它—打铁花,又称火树银花。

      那,我们就去千年之前,从火树银花的故事听起吧!

      相传,北宋时驻马店确山县大旱,为了求雨,大家自愿捐钱修庙 ,望积善积福,天上下雨好来救命,庙里还要铸一口大钟,当地群众纷纷拿出自家的铁器熔化成汁,这时,一群乌鸦飞来,停在树上,黑压压的一片,看这样子,真是不祥,可又怎么也轰不走,大家都拿这些乌鸦没办法。

这时,一位老者走了出来,他从地上捡起两根柳树,蘸够了熔化的铁汁,用力向上一甩,沸腾的铁飞向空中,化成万点火花,赶走了树上的乌鸦。

      从此,打铁花成了一门技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是烟花都不可比拟的存在,是浩荡非遗中的万点星火。

      将可以直接握的柳木棒挑出两根,其中一根的一端有凸起,凸起的那端正对的那面挖出一个长3cm宽2cm的洞,使其成为一个柳木勺,为什么用柳木的原因是:古人认为柳树靠水生长,属阴,不易点燃将柳木勺提前一天泡在水里,当打铁花时,把铁、铝、铜汁倒进柳木勺里,铁花艺人左手持柳木勺,右手拿木棒,向前小跑几步,将木棒向上一扬,正好打在柳木勺下凸起的地方上。

      “梆–“

      时空好像重叠了。

      他们都是那样专注,那样镇定。

      “一打,政通人和、铁花献瑞!”

      “二打,天降百福、神州同乐!”

      “三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打,前程似锦、龙腾九天!”

      “七打,财源滚滚、金玉满堂!”

      “八打,吉星高照、天地同辉

      “九打,日月长明、华夏昌盛!”

      “十打,天下大同、国泰民安!”

      它们飞向夜空,点燃了夜空,流光溢彩、飞翔着、闪耀着。它们如烟花般绚丽、如繁花般盛开,如盛唐般繁华,舞龙穿银花而过,他们在火花中进退自如,就好像涅槃的凤凰自火光中走出.

      漫天华彩地生金,盛世年华如明灯。不知今宵何处去,火树银花斩群星。

      世间流星不及它灿烂,人间繁花不及它盛大,民间烟花不及它绚丽,当然,唯一能与它比拟的,定是我华夏的盛世繁荣!

元宵节

贾世博

      我最喜欢元宵节这个节日了,因为在这一天里,我们要吃元宵,看灯会,猜灯谜,那一天又喜庆又热闹。

      元宵节最重要的除了烧香祭祖,对我来说,莫过于是吃元宵了,因为这一天叫元宵节。顾名思义是吃元宵的节日,每年这个时候也会有灯会表演。

      我中午问妈妈什么时候煮元宵,他说得到晚上,可是要到晚上还得等好久啊。我央求着妈妈早点煮。我现在就想吃,妈妈说再等等,等吃完元宵再带你去上灯会那里,那里很热闹。不过你先别闹,要不然一个也不给你吃了。我听后立即闭上了嘴。

      终于到了,晚上我嚷着煮元宵,妈妈这是拿着元宵出来了,倒进了锅里,我在旁边看着想那元宵煮好后一定软绵绵的,香喷喷的了吧,想着口水就在嘴里流了出来。我问元宵是什么馅的,妈妈说嘿什么草莓,花生,豆沙,菠萝应有尽有。那我问他大概什么时候做完。妈妈说再等半个小时吧,我又嚷着多吃几个,妈妈说好好好,那东西多吃不好,我让你多吃几个,我高兴的跳了起来,我想那一口咬下去,那得多甜呢,果酱在嘴里爆开,那甜蜜的感觉,想想就很好吃。

      终于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口在嘴里,那味道实在太美味了,我连着吃了几个,我妈妈让我慢点吃,别噎着,我吃的速度慢了些,可这样那元宵的美味也未曾减少。

      吃完了以后我又去看灯会,那里好不热闹,乐队还没来就已经乌泱泱一群人了,多半是老人,这时候乐队来了,敲锣打鼓的鼓,扇子的首当其冲的是拿着扇子扇子像蝴蝶一样飞舞,还放孔明灯的孔明灯在天上飞呀飞,我浪姥姥妈妈的衣袖表示我也要玩,妈妈就给我买了一个,把它升上天点上火,它就慢慢的飞上了天。这时舞龙的来了一条大龙随着鼓点飞来飞去,他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好似在俯瞰这世界,又好似在窥探着人间的美好这只龙在天上翱翔,我们的眼神始终没有离开过他这宏伟的景象,如印章印在了我的心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元宵节过了,那喜庆又热闹的景象印在了我的心里。

春节

贾东辰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就预示着春节即将来到。过年我最喜欢三十、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几天。

      大年三十的早晨,家人们陆陆续续的赶到奶奶家吃饭。听老一辈说这顿早饭寓意吉祥;年糕谐音“年高”,意味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更上一层楼。

      到了晚上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飘荡着酒肉的香味。门上贴着红色的对联,我看有很多人贴了福字,但姓贾不贴福字,听老一辈说我们祖先名字里有福、禄、寿,所以我们按照传统规矩来,我们贴春字。到了晚上,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座在一起,包饺子,谈论趣事,吃年夜饭。一般吃完年夜饭,小孩儿们会出去放鞭炮,那鞭炮震耳欲聋。唯独加特林不一样,它可以把整个天空照得像白天一样。大人们围坐在一起磕着瓜子,谈论着今年发生的趣事。到了晚上十二点饺子煮熟后放完鞭就开始吃饺子了,运气好的吃到硬币表示新的一年会顺财,吃到糖的呢表示新的一年会顺运。

      到了初一,人们通常会早晨五、六点起来去上坟。上坟回来时大家都走在路上给自己的进门长辈拜年,互相问候。孩子们会说一些吉祥话,向长辈们拜年。没错,大人们钱包就要见底了。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个重要的节日。在我们这里吃元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会。比如说踩高跷,抬花轿、舞龙、跑落子等,演员们画的妆也是十分精致。跑的好会引来大家的乐趣。跑的不好人们会收拾东西离场。

      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1011.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3月 13日
下一篇 2024年 3月 1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