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的思辨性教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是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 1 课的三篇诸子散文之一。本单元另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四篇文章。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第1 课的三篇诸子散文很好地体现了此主题,五篇作品共同构成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所选的三篇诸子文虽然以说理为主,但也有不少叙事、描写的成分,有的篇目还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凸显了中国古人的思维特点和说理方式。其中《齐桓晋文之事》在展现了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同时,也彰显了孟子鲜明的说理特点。但是,由于是长篇幅的先秦诸子文章,在文言释意和内容理解上,学生都有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所以如何带领学生破除文字和思想的隔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孟子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体会其论事说理的技巧和表达风格,是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
笔者结合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篇幅长内容多的问题和单元学习目标,主要采取了基于学生问题解决的思辨性阅读之旅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记录思考。
一、走进齐宣王孟子,设置任务情境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的长文。对话的双方是齐国国君齐宣王和孟子,但是所编选的题目是“齐桓晋文之事”颇有意思。众所周知,齐桓公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而“晋文”则是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明摆着就是“称霸诸侯的事业”。
课文节选开篇从齐宣王的发问“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开始,直接流露出了齐宣王的关注点。而齐宣王在历史上也颇为著名,是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处。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孟子释疑论道的辩驳之旅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 08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任其讲学议论,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他有效仿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
对话者孟子的回答很有意思,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可以说,这个回答已经终结了这次谈话,但孟子接着“无以,则王乎” “如果一定要说一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直接将宣王关注的“霸道”之事转移到“王道”之事,这个答非所问的一问一答尽显齐宣王、孟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精神境界:前者,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武力征伐以霸天下”;后者,以“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保民”使天下归心,以王天下。据此,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任务情境:“身处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孟子如何向齐宣王释其疑论其道呢?论道效果又是如何呢?”后文就跟随着齐宣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追问开始了孟子的释疑论道之旅。
二、围绕任务和情境,开展思辨之旅
围绕着“身处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孟子如何向齐宣王释其疑论其道呢”的任务情境,我们可以设计三个活动开始思辨之旅。为何说是思辨?因为有学生一开始就提及“两个人一开始就不在一个论题中思考,可以说是各说各话,或者说孟子是在自说自话,齐宣王一直只是态度配合,但并不接受”。但也有同学认为,齐宣王还是有所触动的,因为他的表情在不断变化,说明是受到孟子论道的影响的。基于这样的分歧,我们可以从分析、论证、辩驳、评判四个方面来逐一看看孟子的论道过程以及效果。
活动 1:根据齐宣王的态度和孟子的论道内容划分说理层次文章很长,我们可以通过齐宣王态度的转变过程来清楚理出其层次,从而实现分析其孟子论道的内容过程。
先梳理出齐宣王态度的段落:第 13 段出现“王笑曰”,第 15 段“王说”,第 24 段对“大欲”“王笑而不言”,第 34 段“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基本上根据齐宣王的态度,我们逐一可以整体分析概括出孟子的论道内容:

图片

我们根据齐宣王态度的改变,可以看出:孟子掌握心理,因势利导,论道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内在逻辑性。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 “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
活动 2:通过表格完成分析局部的说理过程体会效果在整体把握孟子论道的思路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分析洞察孟子的每个部分中的具体论证过程,对其每个环节的论道进行审视,体会其论道效果。我们可以选择第三部分【21-33】来细看:

图片

在这一部分中,孟子抓住齐宣王的“大欲”,连连反问,步步紧逼,陈述利弊,先破后立。最终揭示其“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图霸夙愿,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比喻论证的方式生动有冲击力,点出霸道的方式不能实现。又以邹人与楚人战与齐国以一服八两相类比,详细剖析,晓之以利害,指出只有放弃称霸的企图,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统天下,这样,齐宣王的图霸大欲便失去了成立的基础,不得不重视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了。一直存在的正反对比,让观点更加鲜明可靠。
活动 3:根据历史背景和全文,推断齐宣王会接受并践行孟子的主张吗?为什么?
虽然第三部分,在孟子“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其若是,孰能御之”步步推进下,齐宣王甚是被其吸引,感慨“吾惛”并愿尝试之,并且后文第四部分,孟子就如何做确实有具体阐述,可是,这齐宣王到底是被其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所吸引,还是因为其论道的逻辑性打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课堂授课中,我们班级丁伽文同学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疑惑:“孟子向齐宣王提出‘王道’的主张与措施,提出以王道强国的观点,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民而王’,即统一天下。然而‘保民’与‘王’之间是由‘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连接的,即能否统一天下取决于发施仁政后士人百姓是否想要归附,而人心归圣王与否是个不可控因素,故‘保民’未必‘王’,无法确保宣王统一天下,齐宣王这时只是被孟子描述的乌托邦式的美好图景蒙蔽了心神,等他清醒了,肯定是回头是岸的。”学生都点头回应。
这一质疑不打紧,一下子引发了理科班学生的一系列质疑:罗洛晨:论据不足,一通篇大量充斥比喻与类比证证,空有形象,但没自说。
奕昕昀:孟子认为齐宣王有仁心,可以施仁政,只是不“为”。但他忽略了,齐宣王善待动物,难道就一定善待人吗?一开始孟子就抛开齐宣王关心的问题,把话题转向自己想说的方面,在对话中情绪激动、句句紧逼,太咄咄逼人。
沈峰:两个人的对话中,孟子一开始就跑题了,然后就不断输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不对等的对话,自然不会有切实的效果。
魏可芩同学则综合前面同学的意见,认为齐宣王接受了孟子的主张,但并没践行。接受的原因是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十分认真听取了孟子的论辩,同时也诚恳请求孟子“明以教我” “愿夫子辅我志”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斥退、处罚孟子,说明他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孟子的主张。
没有践行的理由如下:
1.从历史事实来看,齐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
其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盟而去”(围魏救赵),以及“十年,楚围我徐州。十一年,与魏伐赵,赵决河水灌齐、魏,兵罢。十八年,秦惠王称王”
  —— 《史记·三十世家·田敬仲完世家》。
虽然不可否认以上战役是齐国对其他国家齐宣王态度“王请度之”后王没有反应“否,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王笑而不答”“否,吾不为是也。”“若是其甚与?”“可得闻与?”孟子对答“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可得闻与?”“为肥甘不足于口与?”六个问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论说方式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类比推理假设论证孟子观点否定霸道问询推测王所欲霸道后患无穷“ 发 政 施仁”的反制,但是这也代表了齐宣王本身“兴甲兵”行霸道的行为选择(而不是像宋襄公一样在战国打春秋式的有义战最后惨输)。因此齐宣王之所以能成霸业,并不是靠孟子的王道,而是战争和军事实力之下的霸道。
2.从齐宣王本身的角度。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并没有那么不堪,无事夏迎春的典故并不是真实历史,而“有事钟无艳”中的钟无艳正是因为在主动进谏后被宣王所重用和敬佩,才被立为王后。齐宣王对孟子表现出极大的赞成和虚心,并不代表他真正认同孟子的学说(或者说他接受,但是不太认同和践行)。齐宣王一向礼遇文人(“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 《史记·三十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在代表霸道的合纵人苏秦前来游说齐王时,齐宣王:“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连横选手张仪来的时候,齐宣王:“齐僻陋隐居,托于东海之上,未尝闻社稷之长利。今大客幸而教之,请奉社稷以事秦。”—— 《战国策·齐一》他对哪个学派的哪个文人都是一样的态度—— 谦逊,求教。所以对于孟子王道的虚心纳谏只不过是他个人可能的性格习惯。真要说践行,对于孟子的历史猜测,倒不如面对张仪的明确记载“献鱼盐之地三百于秦也”来的实在。所以齐宣王本身还是实践霸道的。
3.从孟子的角度来说,在乱世行王道本来就很抽象,不具有落地性。南开教授艾跃进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在升平的治世可能有实施王道的可能,但在战国这样的兵荒马乱中,真理只在于国家强不强大。不否认孟子主张的合理性,但它绝对在战国时期没有普适性。最后的胜者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非常蒟蒻,甚至被其他国家排挤。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所谓“战胜于朝廷”的典故,也不过是建立在广开言路之后齐国变得强盛的前提下。
吞并战争中独善其身的往往是军事强国,而立国的根本就是霸道。哪怕被推崇的周朝也是靠战争而非礼乐来推翻商朝的统治。孟子的推王道反霸道是逆时代的,就算实践了,也达不到王天下的目的。
学生的辩驳过程,对证据是否足够用来支撑论点?论据本身的模糊性和不充分性以及论证过程的漏洞思考,很好体现了思辨阅读的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孟子比喻类比论证上的不足,但论证效果气势上的有力,这种说理正是体现了孟子浩然正气的风格。
正如鲍鹏山在《孟子:王者师与大丈夫》中所说:“孟子的言论,往往有不刊之论,这是其不朽之处。但这也是他的障眼法。读者读他的那些正大之论,会被他的道德正义所感染,热血沸腾中心旌摇荡,从而忽略了他的不通事实、不合逻辑处。他的正大之论,往往和他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构成对应关系:他的哲理,或不能从他摆出的事实中推理出来,或不能解答他要论证的问题。所以,他的文章,徒以气势胜,而缺乏内在逻辑。……后来,我渐渐看出门道,原来孟子谈问题,不是在说这样是真的,而是在说这样是好的。所以,他所谈的,不是真道理,而是道理。他认定价值判断优于事实判断。”说得极对,课堂中把这个资料补充给学生,学生欣然点头,若有所思。
三、勾连历史和现实,思考现代意义在经过一番分析、论证、辩驳的思辨之旅后,学生的若有所思是否是对孟子的质疑与不屑呢?
非也。学生基于事实建构和因果建构的分析论证中,也是一个不断厘清观点、确定判断的过程,也会做出自己的价值建构的评判。这分析、103|名师手记|论证、辩驳、厘清、建构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也是要求学生在不断反思、质疑中去深入分析、求证,从而不断补充或完善自己的理解。
有了这样的思想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回到孟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思考这样的理想社会和政治思想在今天的价值意义?
问题 1:孟子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你认为这样的理想社会可以实现吗?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理想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苦难。总之,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可以说,最后一段孟子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蓝图: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可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似的空想。
问题 2:为什么不能实现?
首先,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其次,齐宣王对同是动物的牛羊的替换也表明出其不忍之心的一贯性值得思考。第三,民富不等于国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富国反而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肥肉。最为关键的是:儒家的政治理念要成立,需要稳定、温和的政治框架作为前提。不论孟子的论辩多缜密,构建的理想社会有多么美好,在当时乱世杀伐、 “霸道横行”的中国,是没有实现王道的现实土壤的。因为在不断的诸侯兼并战争中,各国需要的只是力量,君主们能够选择的只有富国强兵之策,只有“霸道”才能使自己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仁义对他们来说不能保国,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并且他的王道政治的处方笺对当时只注重力量的君主提出了过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问题 3:那是否表明其无意义?孟子的政治主张在今天有可取之处吗?
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种主张源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即有先“足民”后“礼乐”的提法,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阐述得更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 — 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如齐宣王、梁惠王等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施行,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古董品的存在,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因为当下在看到只追求本国霸权和经济富裕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面貌时,我们不能不说他的社会思想给予了我们穿越时空的高贵的启示,核心“民本思想”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符合人民愿望,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成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也许这正是他的社会思想在越过世纪后仍存在的根本原因。
最关键的是学生对这充满正气的孟子有了现实性的勾连认识,于是,学生在随后的对孟子的总结写作中写道:
然而,从客观上说, “性善论”无法证明,对于仁政图景的描绘也存在许多漏洞。为什么当时人们没有发现,而是后人反复诟病?也许是因为当时社会动乱,价值至上。相信“性善论”是有价值的,对于君来说可以使民从,对于民来说可以使生活安定,所以不论对错,都相信了“性善论”。到了后世和平年代,价值弱化,理学兴盛,孟子的学说也被更严谨完善的论述取代。因此,价值至上社会为孟子思想的推广创造了重要条件。
同时,孟子自身的善辩与“大丈夫”形象也将自己的价值推向高点。他的类比、比喻之精彩,论证不充分但效果极佳。他视君为轻,正义凛然的形象不断提高自己学说的价值。在百家争鸣的年代,谁不愿意相信这个思想,有义气,把君主驳倒又给自己画大饼的孟子?
               ——  高一(1)秦朗
我觉得孟子这个人特别有意思,简直颠覆了我对他的先前认知。一个是他在公孙丑中,认为人在道歉与道德之间只能做一种选择,要么是道歉,要么不要道德,要道德就不能糟践。
这么伟大的一个大哲学家竟然会犯这样子的错误?
但这才是真正的孟子啊!
他不是一个圣人,他总是激进的辩论,却始终捍卫正义,捍卫心中的神性,他有英气,英气勃发,阳刚之气,浩然之气,男儿的铮铮傲骨,无一丝邪魅之态,在君王面前,他不做妾,做独立处士,不去选择一味的讨好,他只不过负责宣扬自己的理论,求自己的理想抱负得到实现。他曾经给齐宣王机会,最后帮助他实施仁政,在边境等了他一个晚上,但是却始终没有等到他,他带着失望与报负离开,也带着独立思想与自由离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这才是孟子!
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虽然孟子的主张最后没有被采纳,但是他和齐宣王之间的精彩对话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启示着我们后人,民本治国的思想。
                     ——  高一(1)王悦桥
课至此,我们可以回看必修教材中三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单元目标:

图片

同样是“思辨性阅读”,每个单元逐步在引导学生经历分析、论证、辩驳、评判、建构,最后形成理性判断的思维过程,这段旅程也必定是学生思维成长的重要一笔,更是未来时代中完整的个体人的本质体现。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王本华.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必修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2]温儒敏,王本华.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必修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夏敬轩.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与条件[J].语文月刊,2022 年(4).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 08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0148.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2月 20日
下一篇 2024年 2月 20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