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无数的诗人、文学家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过对延安的热爱。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抒发对延安的热爱的呢?
内容人人可见,情感需经过一番探寻方能获得,形式的奥秘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句话,这是诗人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发现民歌在情感和形式上的奥秘。
师:民歌可以唱,也可以读,希望同学们首先能够好好读,要调动想象,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读出诗人的情感,看看诗人是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抒发这种情感的。第一遍请大家放声读,边读边拿起手中的笔,画出你最喜欢的诗句,批注诗句的情感和表达形式上的独特之处——词语的精彩处或修辞的特别处。提醒一下,要批注得细一点,要圈、点、批、注,思考其独特处。
师: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如下:第一,互相交流诗句,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在情感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第二,交流之后挑出本组最喜欢的两小节或三小节诗句,并由小组长组织设计关于这几节诗句的朗诵表演,用声音表现出你们小组对其情感上的理解;第三,小组发言人在小组朗诵后向全体同学介绍本小组对于民歌的独特发现。开始吧。
师:准备好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自己豪迈、雄壮而富有情感的声音?
(第一组诵读“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母亲延安换新衣”。)
生:我们在诵读的时候有意在“千万”处拉长声音,“不够”这个词语重读。在念到“头顶着蓝天大明镜”时,我们小组集体把右手挥向天空。
师:想通过这样的诵读来突出这两小节诗歌的什么情感和什么形式呢?
生:“千万条”“千万只”“不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延安变化之大以及作者对延安的思念和热爱。
生:“头顶着蓝天大明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延安的蓝天比作大明镜,表达了“我”的惊喜与热爱。还有后面的排比句,让我们读起来特别带劲,整齐而有气势。
师:这个小组的诵读有激情,有赏析,把自己的理解用声音展现出来了。他们率先发现了夸张、比喻、排比等独特的语言形式。还有没有其他小组继续展示?
(第二组诵读“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师:读得气势十足。其他同学别忘记拿起笔记录他们精彩的发言。
生:“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想表现对延安说不尽的思念。
师:说不完的话,运用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那份惊喜、激动。还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生:“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是对革命的赞美。
师:你们读得真细,把诗人心中那一缕缕情思都读出来了,可我有个疑问:你们为什么在读“三千六百天”的时候特地放慢速度拉长声音?三千六百天是几年?
生:不可以,感觉三千六百天更多,也避免和前一句中的十年重复。这也是我们放慢朗读速度的原因。
师:十年哗啦一下就过去了,三千六百天数也数不完,更能突出作者赞美的无穷无尽。还有吗?
生:“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这一处是独特的陕北景物。
师:这很有特点,是民俗,我们一听就知道是陕北的。信天游是民歌,民歌是有地方特色的,如我们福建山区的民歌就不会出现窗花。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独特的民俗?
生:“黄土”“窑洞”“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这些都是陕北特有的民俗事物。
师:对,民歌是有地方特色的,展现一个地方的民俗,也展示一个民族的特色。
(第三组学生诵读“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一头扑在亲人怀”。)
生:从这个小节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回到延安后的激动兴奋喜悦之情。
生:因为作者很激动,所以把他们都当作了亲人,体现了作者的欣喜。
生:通过“迎”和“扑”这两个精彩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过河去迎,说明延安亲人迫不及待地去欢迎他们的到来。“扑”字说明激动到极点,因为太久没见了。
生:还有“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中的“唱”“笑”“招”。
生:因为作者回来了。多年没有回来的亲人回到家乡,用家乡的高兴反映自己的高兴,表现了特别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而这种心情需要用拟人的手法、独特的动词来强化。
(第四组学生诵读“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再回延安看母亲”。)
师:老师从同学们的声音中感受到了诗歌结尾处情感的激荡。
生:这三节分别表现作者对延安的三种感情。第一节用了三个名词表达延安历史上的成就,表达对延安历史的怀念和自豪之情。
生:第二节中的“大踏步走”和“还要在前头”,表达作者对延安美好未来的期待。
师:我非常佩服你们小组的赏析,三个小节读出了三种感情,自豪——期待——依恋,还读出了夸张的语言形式。在你们读的这部分中,还有个语言形式特别独特,“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我们平时是这么说话吗?
生(杂):“一口口的米酒”“白生生的窗纸”“几辈辈人”“几根根”“几回回”……
师:你们觉得这样说话跟我们正常说话有什么区别?比如,改成“走着咱英雄几辈人”,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师:叠词读来朗朗上口。这个小组不仅在朗诵中情感浓烈,更发掘了情感背后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全班一起读一下最后一个小节,读出自豪和依恋的情感,注意夸张和叠词的形式。
师:我们运用朗诵读出了民歌炽热的情感,在赏析中发现了民歌背后语言形式的奥秘。有没有哪个小组在诵读赏析中还有新的发现?
(第五小组诵读“树梢树枝树根根……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生:这里“树梢树枝树根根”引出“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引出“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引出“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应该是民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吧?
生:同时也包含比喻,寄托着延安对作者的养育之情,象征着他们之间的血肉联系。
师:比兴之间充满着情感的联系,也让信天游更具备了情感的温度,意象的宽度。谢谢你们小组带领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民歌的奥秘。激情的诵读,细致入微的赏析,我们的同学都是语文学习的有心人。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刚才在诵读赏析中的发现?
生:《回延安》中有大量陕北特有的民俗风情,这也是民歌的特点。
生:民歌中的修辞手法特别丰富。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叠词反复等,还有比兴手法,都更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生:还有许多特别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也值得我们学习。
师:是的,炽烈的情感更需要独特有力的语言形式来展现,这就是民歌的生命力,这就是《回延安》震撼我们的魅力所在。低下头,沉入字里行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发现民歌情感与形式奥秘的有心人。
(一)发现民歌的历史渊源——《关雎》《蒹葭》《木兰诗》
师: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民歌是诗歌的重要源头,《诗经》“风雅颂”中的“风”就是采集于各地的民歌。不仅如此,民歌也一直是诗歌这条大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朝民歌《木兰诗》。请同学们运用今天诵读赏析《回延安》中发现的民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奥秘,回头看看这些古代民歌,是不是也有共同的形式特征呢?
生:我发现《木兰诗》中的排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生:不仅《木兰诗》中有,这几首古代民歌都有结构上的排比反复。《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句式就反复出现。《蒹葭》就更明显了,每一段都几乎相同,只是改动了一些关键字。
师:你非常敏锐,一下就发现了这一组群文独特的奥秘。民歌往往用排比反复来造成一唱三叹的回环效果,从而突出自己的感情。
生:几首诗歌都是民歌,都有民歌中最常见的“比兴”手法。比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引出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木兰诗》结尾处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也运用了“比”的手法,更生动地表现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情形。
师:是的,说起比兴手法,《关雎》还是老祖宗呢,可见我们的民歌源远流长,民歌的写作手法影响深远。
生:我还发现了《木兰诗》和《回延安》都有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用夸张来突出木兰从军之路的漫长遥远。
师:是啊,民歌的魅力一脉相承,那些形式的奥秘原来一直都在,只是缺少了我们发现的目光。中国文化不是江边的古藤老树昏鸦,而是一直有民歌的激情在激荡。
(二)发现民歌的现代魅力——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师:民歌民歌,当然指在民间流传的诗歌,那么民歌在民间传播最常见的形式是怎样的?唱!是的,民歌是在人民群众口中传唱着的。民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消失了?不,民歌依旧在,而且更加火热。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让全世界大跌眼镜,颁发给了美国著名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认为他的歌词就是动人的诗。我们共同来聆听并欣赏他的著名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用心发现其中是否有着和《回延安》《蒹葭》等一样的形式奥秘。
生:我发现了其中的排比,不断用一连串的设问句,比如“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水?”“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等等,似乎在表达他的疑惑。
生:这首歌词中一样有夸张的手法,如“抬头多少次”“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这和《回延安》中的“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十分相似,都想强调突出某种情感。
生:歌词里也有比兴。第一节中的“男人”“白鸽”都是为了引出“炮弹”,应该是表达对于战争的反对。
师:同学们都成为了善于发掘形式奥秘的有心人。的确,这首歌中的排比、设问、夸张、比兴都表现出了鲍勃·迪伦对于战争的不断追问、思考,强烈地表达了他的反战观点。
(三)感悟民歌的文化自信——谭维维《华阴老腔一声喊》
师:那么,现代中国的民歌状况怎样呢?也许,有些人觉得民歌已经落伍于时代,因此争相去追捧各种网络神曲。但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看到民歌的历史根源、文化魅力、语言形式。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我们不仅仅要建设经济大国、军事强国,更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因为这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民歌,就是我们文化自信中的一部分!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谭维维演唱的陕西民歌《华阴老腔一声喊》,不仅火遍中国,还让全世界都被中国民歌的魅力所震撼。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下,看能不能发现这种魅力来自于哪些形式上的奥秘?
生:好多的排比啊,“喊得那……”“什么样的……”“咱盼了……”,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生:最激动人心的是第二节中“汉子的脊梁是最高的山,母亲的胸怀是最宽的川,故乡的田园是最美的土”,既是比喻又有夸张,一下子就把对故乡的人、故乡的土地的赞美淋漓尽致地吼出来了。
生:叠词。“金盘盘”“银弯弯”“蓝格莹莹”“金蛋蛋”,朗朗上口,唱起来也特好听。
生:我觉得打动全中国全世界的还有歌词里独特的民俗景物:巨灵、华山、老龙、天河、黄土地,都是独有的中国符号。
师:是啊,要有中国气派,就要有中国民俗,更要有中国流传千年的民歌血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师:同学们看来都成了歌德所说的有心人了,发现了民歌在情感上和形式上的独特奥秘。让我们更进一步,运用我们发现的奥秘,试着模仿课文,运用多种语言形式,假想你时隔三十年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能不能创作两三句民歌,来赞美我们的学校?
生: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本本作业堆在书桌上,教室里围得不透风,耳边还响着嬉闹声。
生:手抓书本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六中,双手搂定致知楼。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六中就在这里!
师:一个“贴”,你对知识是有多热爱啊!夸张的“搂定”“千声万声”,你对母校的思念与热爱喷薄而出!
生:白校服新团徽红领巾,老师们迎过校门口,满心话儿登时说不出口,一头扎进老师怀!
师:三十年后,愿我还能“迎过校门口”,也一定敞开胸怀让你“扎”个够!
师:这节课,我们从《回延安》开始,读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民歌,你收获了什么?
师:是的,爱民歌,有文化上的自信,更学会如何去发掘其情感、形式上的奥秘。愿你们对民歌有爱,更懂得如何去爱!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