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 2023年 10月 5日 上午8:37 • 教学实录 一、导入(屏显海伦·凯勒人像摄影。) 师:这位又聋又盲的残疾女性,被马克·吐温与拿破仑并提,她就是海伦·凯勒,而她传奇的一生离不开她的人生导师安妮·莎莉文女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认识这位伟大的老师。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课题。课题“再塑生命的人”重音应该落在哪个字上?为什么? 生:我认为重音应该落在“再”上,因为海伦·凯勒本来就有生命,再一次塑造了生命,说明她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 师:非常好。再一次,又一次,是莎莉文老师再次塑造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 那么莎莉文老师是怎样再塑了海伦·凯勒原本死寂的生命呢?如果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在文中找到写“我”的成长的语句,然后再看莎莉文老师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先来找找“我”的成长。 (屏显默读要求。) 1.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 2. 坐姿端正,以眼观文,用心会文。 3. 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全文 1300 字左右,以一分钟不少于 500 字的默读速度,用 4 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阅读。 三、自主学习,赏析研读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结果? 生:我的圈画在第 6 自然段:“我玩了一会儿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经历,而且当“我”正确拼写这个词时,内心是兴奋与自豪的。 师:可是我没有听到你的自豪与兴奋呀?能重新再读一次吗? (生语调上扬,读出了自豪之情。) 生:我的勾画在第 7 自然段:“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我”不知不觉开始接触了文字,虽然“我”自己不知道。这也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生:我的勾画在第 7 自然段:“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我”开始对应了文字和物品,第一次知道了每件物品甚至每件事都可以对应一个单词,这在“我”,是一次非常大的认识上的飞跃。 生:我的勾画在第 10 自然段:“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我”突然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激发了“我”对求知的欲望和对知识的兴趣,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师:看来“我”的生活是一步一步地有了变化,从不知道什么文字,到对手指游戏产生兴趣,到接触文字,最后到理解了文字和事物的关系。这一系列的变化,如果换到同学们身上,可能非常简单。可是对于一个又聋又盲的残疾女孩,想让她识字的方法只该课 2018 年获银川市初中语文“推进课堂变革”评比一等奖130 • 初中 2019.7-8本版编辑/佩 兰 课 堂能是什么? 生:触觉。 师:用触觉去识字,这个难度显而易见。所以海伦·凯勒也有了一些抵触情绪,她暴躁和发脾气。她如何表示她的不满呢? 生:“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我”发脾气就破坏东西,对自己的玩具也并不珍惜,甚至做了错事也不会感到难过。 师:海伦·凯勒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许多我们作为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所以,我们看第4 自然段:“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海伦·凯勒这样的说法,能让你们理解她的这种感觉吗? (生无应答。)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充当一下海伦·凯勒? (一生上台,蒙住双眼,绕教室一周。) 师:我们来采访一下这位“海伦·凯勒”,仅仅这几分钟,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紧张,害怕。 师:同学们觉得,如果你是海伦·凯勒,每天处在黑暗与寂静中,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恐惧,绝望……师:所以你的脾气会? 生:暴躁,不安…… 师:是的,海伦·凯勒也是这样。关于这种在大雾中航行的迷茫和不安,她的书里还有更多的表述。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屏显。一生读。) 那时,我有一个心爱的洋娃娃,我把它取名叫南茜。它是我溺爱和脾气发作时的牺牲品,浑身被磨得一塌糊涂。我常把她放在摇篮里,学着母亲的样子安抚她。我爱她胜过任何会眨眼、会说话的洋娃娃。有一天,我发现妹妹正舒舒服服地睡在摇篮里。那时,我正嫉妒她夺走了母爱,又怎么能容忍她睡在我心爱的南茜的摇篮里呢?我不禁勃然大怒,愤然冲过去,用力把摇篮推翻。要不是母亲及时赶来,妹妹恐怕会摔死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几种单调的手势,也越发不敷应用。每次手语无法让别人了解我的意思时,我都大发脾气。仿佛觉得有许多看不见的魔爪在紧紧地抓着我,我拼命地想挣脱它们,烈火在胸中燃烧,却又无法表达出来,只好疯狂地踢打、哭闹,在地上翻滚、吼叫,直到筋疲力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师: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海伦·凯勒的内心是这样的害怕、不安。所以她在心里无声地呼喊着——生:“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师:我们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海伦·凯勒的痛苦,但我们能理解她吗?黑暗无声的世界,想让她的心里拥有光明,她需要什么? 生:她需要爱的启迪和引导。 生:她需要家人、老师爱的教育。 师:回到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莎莉文老师是怎样再塑了海伦·凯勒原本死寂的生命?我们从原文中再找找,看看莎莉文老师又带给了海伦·凯勒怎样的生活和变化。 生:我找的是第 5 自然段:“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虽然这是“我”与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但感觉却特别亲切,让“我”以为是母亲。第一次见面,莎莉文老师就给了海伦·凯勒不同于其他人的感觉。 生:“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皮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莎莉文老师没有因为“我”的乱发脾气而放弃“我”,而是宽容“我”,为“我”创造令人愉悦的学习环境。 生:第 11 自然段:“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个地方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但实际上,是莎莉文老师用爱心、耐心和毅力,让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世间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在海伦·凯勒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 生:第 12 自然段:“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海伦之前对破坏布娃娃是没有悔恨的,但是她现在感觉到了悔恨,因为莎莉文老师用爱点亮了她的灵魂,让她懂得了爱,知道了生命的意义。 生:第 13 自然段:“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131 (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最后的反问句突出了“我”的幸福。当然,这些幸福都是莎莉文老师用爱与温暖带来的。 师:莎莉文老师爱海伦,所以她也把这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传递给了海伦。我想,只有爱可以创造奇迹。莎莉文老师不仅仅教海伦·凯勒认识文字,还让她认识爱,学会爱,拥有爱。现在,大家对“再塑生命”又有怎样深入的理解呢?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的呢? 生: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的生活是黑暗、无声的,既没有爱,也没有希望。她不识字,脾气也不好。 师:老师到来之后呢? 生:莎莉文老师用有效的方法和独特的教育艺术教会了海伦认识文字,向海伦传递了爱——爱这个世界,爱自己的家人、父母,还有课文前面提到的娃娃,爱世间一切的万物,使她的生活有了光明,有了希望。 四、归纳提升,追求真知 师:是的,回顾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充满了种种我们无法想象的艰辛与努力,这其中,既有海伦·凯勒自身的坚持与勇气,也有莎莉文老师的智慧和爱心。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位共同创造生命奇迹的人——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 (屏显海伦·凯勒简介。) 师:海伦·凯勒获得了如此成就,当然离不开莎莉文老师,是莎莉文老师,带领海伦·凯勒走向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关于莎莉文老师,这里也有一段简介文字。 (播放自制微课《莎莉文老师简介》。) 安妮 1866 年 4 月 14 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西部的一个小村庄,依靠父亲给附近农场打短工生活。3 岁时,安妮患了很严重的沙眼,却因家中贫穷无钱医治,导致视力恶化。1874 年,母亲得结核病死去,酗酒的父亲狠心抛弃了她。10 岁时,安妮被送进了离家千里的德士堡贫民救济院。救济院的条件很差,在救济院登记时她的视力为“盲”。1880 年,14岁的安妮有幸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读书。上帝把布来福医生带给了安妮。两次手术后,安妮尽管视力依然模糊,属“半盲”状态,但她已经很知足了。1886 年,安妮·莎莉文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并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讲话,那时她 20 周岁。8 月底,她接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长安那诺斯先生的来信。 亲爱的安妮:别来无恙?寄上凯勒先生的来信,请你仔细看一看。凯勒先生为他又聋又盲的小女儿海伦寻求一位女家庭教师。你有兴趣应征吗?请来信告诉我。祝快乐! 你的朋友:安那诺斯就是这封简短的信,改变了安妮,也改变了海伦的命运。安妮做了半年准备,1887 年 3 月 3 日,经过长途颠簸,见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海伦·凯勒。从此,安妮陪伴着海伦走过了 50 年,她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 其间,安妮与哈佛大学年轻讲师约翰·阿贝特·麦西成婚,但因为她全身心地投入海伦的生活,麦西最终离开了。1916 年底,莎莉文老师病倒了。由于用眼过度,她的眼睛再一次失明。直到 66 岁,1936 年 10 月19 日,她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海伦功成名就,名扬世界。安妮这支照亮了别人的蜡烛,默默无闻地隐身背后,从不抱怨。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安妮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海伦是安妮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1956 年,美国柏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竖立起一块匾额,上面镌刻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麦西。世人将海伦与安妮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向这位再塑了海伦·凯勒生命的人致以最高的敬意。 师: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最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根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我想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的爱和出色的教育艺术,再塑了海伦·凯勒。说到这,我突然发现,我和莎莉文老师是同行,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要向莎莉文老师学习,拥有爱心,传播爱心。 我曾对我的女儿说,感谢你做我的孩子,今天,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做我的学生,让我们共同感谢出现在我们生命中带给我们感动的人。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2019.7-8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6839.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再塑生命的人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0 0 生成海报 关于作者 新阅 关注私信 35.8K 文章 0 评论 1 粉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诗鉴赏汇编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5日 上午8:35 文言文阅读:《飞行家冯君如》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5日 上午8:38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写话》公开课课堂实录 2024年 5月 1日 杨修宝《人物描写一组——两茎灯草》(五下13课)课堂实录 2023年 4月 11日 八上五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堂实录 2023年 12月 2日 《小石潭记》(八下10课)课堂实录(河北省一等奖) 2024年 3月 21日 王崧舟 六上《好的故事》教学实录 2024年 8月 13日 薛法根《珍珠鸟》(五上4课)教学实录 2023年 11月 15日 《采薇》教学实录逐字稿 2024年 3月 21日 许嫣娜《坐井观天》(二上12课)课堂实录 2023年 8月 22日 《小石潭记》(八下10课)教学实录(全国一等奖) 2024年 3月 21日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2023年 11月 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