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笑一笑,十年少。人们都说呀,微笑是最好的名片,可以拉近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从你们脸上的笑容,老师就感受到了这一点。那在生活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逗人一笑吗?你来说(讲笑话)。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简单有效,尤其是讲一些幽默风趣又让人印象深刻,还能启发人思考的幽默故事。
师:这不,我们的学校就要举行幽默故事大赛,讲出你收集到的轻松又有智慧光芒的故事。好,上课。
师:同学们,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那用文言文来讲故事,你们试过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幽默风趣的文言文故事,就选自这本书中,读。
(生:《世说新语》)书中,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位少年。(齐读课题)是谁的孩子?(杨氏)再读(齐读课题)。
师:想要讲好文言文的故事,我们就要读好它。
课前大家已经借助预习单预习了课文,那谁来读给大家听?请你。(学生读课文)字字清晰,课前预习的也很充分,文中出现的两个多音字也都读准确了,
在这里是谁为谁设果?请你,(生: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补充空白也是我们辨别读音的好办法呢。老师通过检查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单
发现这两句话大家在停顿上有异议,谁再来读一读?请你。
(学生读句子)这位同学很会读文言文的句子呢,尤其他在读到“指以示儿”,后面关注了人物动作的停顿,像他这样,谁再来读一读?(学生读句子)流畅自然,有滋有味。尤其是最后一句,这里的“禽”是什么意思?最后那位男孩子,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根据这个“禽”的字,我们可以给他组词为“禽兽”),采用组词的方法。(描绘出了禽的意思)是什么?(生:鸟的意思)有一个词语叫做飞禽走兽,你瞧,多会学习呀。文言文的停顿也要据意而停。了解了意思,我们再来读(生:学生齐读句子),
师:读准了字音,读好了句子,还不够,我们还要读懂它的(生:意思)。想要读懂文言文的意思,你都有哪些好办法?请你,(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借助插图)。谁还能补充?(生:我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我还有补充,我认为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瞧,这位孩子回答问题多么清晰呀,还有吗?请你(可以用运用注释),是呀,注释可是我们学习文言文最常见的好办法呀。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所学到的方法,选用适当的方法来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先自己理解不懂的地方再同桌交流,开始吧。
师:善于倾听,善于交流,实乃好学者也。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着,接龙来讲讲它的意思。老师来用文言文讲,你们来用白话文讲。我们的故事,接龙开始了,准备好了吗?故事话筒可是随时会传到你那里呀。
师: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生:梁国杨氏的儿子,今年九岁了,非常聪明),句意清晰,“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生:孔君平来见他的爸爸,但是他的爸爸不在,所以就让杨氏子出来),“儿”在这里就是指的(生:杨氏子)。你瞧,人物关系说的多明确呀。“为设果,果有杨梅。”谁为谁设果?(生:杨氏子给孔君平设果),你瞧,慢慢来,我们总能说清楚说明白。“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一动作指着杨梅给(生:杨
氏子看,问,这是你家的水果)?这里是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对,这里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杨氏子回答道,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你家鸟)。多么有礼貌呀。
师:看来呀,一句一句讲故事已经难不倒大家了,那谁能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说说它的意思吗?好,这位男孩子。(学生讲故事),这里啊,孔指以示儿曰。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说,有问他吗?注意标点符号也能帮我们传达意思呢。
师:同学们,我们读懂了它的意思,相信再来读这个文言文,定会读的更有韵味了。放慢速度,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配乐读课文)抑扬顿挫,真是韵味儿十足。
读着读着,文中的杨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十分的聪明)。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生甚聪惠)。你瞧,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找到了关键的词眼,
【板书贴:甚聪惠】同学们一起来读(学生读句子)。你们知道“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请你。(生:在文中注释当中是和我们现在智慧的慧相同)其实呀,在字典中“惠”还有仁爱,有礼貌的意思。
师:同学们,赏人聪慧者亦聪慧,你们对杨氏子的聪慧又赏识多少呢?那杨氏子的礼貌和机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现杨氏子聪慧的相关词句,并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你的理由。
好,找同学来交流一下。请你,(生:我找到的句子是 儿应声答曰,我从应声答曰中,看出杨氏子他的反应迅速),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也来答一答,好不好?准备好了吗?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反应迅速,我们直接回答就可以,请你再来试一试,此是君家果,(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不假思索,反应迅速。你看孔君平话音刚落,杨氏子就脱口而出,可真是反应迅速呀,谁再来交流?好,请你。
生:请大家跟我看到第 3 句话,他写出来了杨氏之子,他看到客人来了,就主动的去拿水果,这里突出了杨氏之子的礼貌。
师:在家能够主动的招呼客人,多么的待客有道呀。我们班的同学也是甚聪慧,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就把藏在字里行间的机智说的明明白白。那杨氏子的聪慧主要体现在行为还是语言上呢?一起来告诉老师。(生:语言)是的。这篇文章之所以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篇,其语言文字背后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跨越千年,来重温当时的对话场景【PPT】。想一想,在这样的场景下,他们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PPT】现在请同学们借助共学单上的导图,来尝试走进人物的内心。
老师发现呀,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走进了孔君平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来先交流一下,孔君平他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呢?来,请你。(生:孔君平看到了杨梅,就想到杨氏之子的杨和杨梅是一样的。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杨是杨氏之子,你和杨梅的杨一模一样。)他们是什么?同类,也就是说,杨梅和杨氏子是(生:同类)。一家子呢。那同学们,这位同学读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那杨梅和杨氏子真的是一家子吗?我看大家都摇头,明明不是,为什么这样说呢?请你来猜一猜。(生:因为孔君平跟杨氏子开玩笑)。孔君平的内心想法都被你猜透了。请你,(生:我认为他是因为之前听说过杨氏之子甚聪惠,今天来拜访主要是想测试,想要看看杨氏子是不是真的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是呀,人人都说杨氏子甚聪惠,那我今天就来考考他。原来这幽默故事的笑料是孔君平先提出的呢。那杨氏子听到孔君平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PPT】他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生:杨氏子听出了孔君平用姓氏开玩笑,于是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用孔雀来回应他)。你瞧,杨氏子回答的前提是听明白了。我们的杨氏子不仅听懂了孔君平的言表之意,更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板书:善听】可真是 善听。
那我们来看
。于是,杨氏子。应声答道,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世子真是这样生硬的回答的吗?(不是,前面还有一个“未闻”)。我们看,这位同学发现了,杨氏子明明可以按照孔君平的思路这样回答,为什么又加了一个未闻呢?
】他又想到了什么?请你,(他又想到孔君平是夫子,于是用反问的语气来回应),你瞧,他又想到了对方的身份,在故事的开始,孔君平诣其父,我们可以知道孔君平是
他的(客人)。客人,也是他的长辈,那同学们对长辈说话,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来回应呢?(我认为对长辈说话应该用礼貌客气的语气来回答),带着你的感受,你也来回应一下好不好?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言谈和婉,甚是有理呢。
师:我们来看孔君平仅仅是一位长辈吗?
他还是孔子的后人,是一位德高权重、受人尊敬的廷尉呢。那面对这样一位有身份,又是自己长辈,还是自己父亲朋友的这样一个人,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更要注重,回答的语气。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再来答一答好不好?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多么谦恭有礼呀,其实这“未闻”的背后呀,还藏着让学识渊博的孔君平都无言以对的智慧呢,同学们,杨氏子的话外音,你们听出来了吗?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你。(我认为杨氏子的意思是,既然孔雀并不是夫子家的家禽,那么杨梅也不是我们家的水果),多么聪慧的孩子呀,表达竟如此的清晰。
我们是不是就像他一样这样来答呢?一起来说一说。既然(生: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水果)。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达,谁来试一试?(生:因为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所以杨梅也不是我们家的水果),你瞧。他又把问题重新抛给了孔君平。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孔君平弗能应也。我们的杨氏子,是多么的聪慧呀,聪慧之人善于巧妙圆场,既委婉有礼,又让孔君平哑口无言,这回答堪称妙答。【板书:妙答】聪慧的你们,相信在老师板书的时候也会把它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九岁的小男孩,面对着充满智慧的挑战言辞,他却能从容应对,机智妙答。
难怪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他虽年幼,却张弛有度,思维敏捷,让我们不由得赞叹道。(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如此,我们借助着人物的语言就读懂了,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了解了人物的思维过程,也就读懂了这言语背后的智慧。
师:同学们,当姓氏遇上动植物,有趣的文字游戏就诞生了。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你又该怎么答呢?(生: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多么有礼貌呀,如果是柳君平,我们还可以说。(生:未闻柳树是你家的树)您家我们可以给他换个称呼。(夫子家),这样就更有礼貌了。如果是黄君平,我们还可以说。(生:未闻黄桃是夫子家果)。
你瞧,反应迅速,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老师竟也无言以对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故事相信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在古代,文字是这样竖版无标点排列的,你还会读到有情有趣吗?杨氏之子(学生读课文)
此故事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值得我们继续传颂,杨氏之子(学生读课文)。寥寥 55 字,却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智慧,值得我们继续传颂。
杨氏之子(学生背诵)。同学们熟读成诵,也是善聪慧。
那我们背过了这个文言文,现在能不能用文言文来讲讲这个故事呢?我们在讲的时候要声音洪亮,能够加上神态、语气和动作就更好了,谁想来挑战一下?好,请你,我们到台上来好不好?(学生上台表演)你瞧,讲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是不是该有掌声?同学们,我们可以讲好白话文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用文言文来讲这些幽默风趣的故事呢。
其实呀,在世说新语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书中为我们记载了一批和杨世子一样才情出众的智慧少年,他们善于言辞,语出不凡,聪明机智。今天我们就再来阅读一篇。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学习单。借助我们这节课学习到的方法来读一读,想一想,孔文举的聪慧又体现在哪里?课堂上最美的声音莫过于你们的读书声。(学生阅读)好,大家可以找一找,孔文举的聪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来交流一下。请你来说一说。(生:我从孔文举年十岁,人皆夸,这里感受出了孔文举很聪明,),像杨氏子一样,也是十分的聪慧,还有吗?(“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必当了了”。
师:我陈韪和孔文举的对话中,看出了孔君平是十分聪明并且十分迅速的答出了对话),孔文举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他听懂了陈伟的言外之意了吗?他想表达。(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是小时候的聪明,长大了未必很聪明。而孔文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意思是。你小的时候肯定非常聪明,这句话呢风趣的反驳了陈韪说的这句话),你瞧,孔文举就是读懂了陈韪的言外之意,然后将计就计,借陈韪的话来回敬他,于是就有了这充满智慧的对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韪曰(学生读)
师:通过杨氏之子和小时了了这两篇文言文,我们就感受到了,故事的风趣幽默,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言语智慧【板书贴:言语智慧】。同学们,善听是一种修养,而妙答则是一种能力,他们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正是智慧的闪现?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生读)。
师:是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在我们的校园故事大赛的时候,也可以收集一些我们平时的幽默小故事,还可以到我们的古典书籍中去寻找这些耐人寻味的文言文小故事呢。老师更希望大家能以本节课为起点。【PPT 视频】打开我们中国古典书籍的大门。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新人的心血与智慧,他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走进典籍,我们就知道生命该通往何处,就知道我们的脚步该迈向何方。同学们,英雄自古出少年,江山带有才人出。希望我们以全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典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老师更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成为言谈间流露风趣与幽默,举止间尽显风度和智慧的谦谦少年。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