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们来读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诗歌简短字斟句酌,大部分诗人都会避免使用过多的地名,李白则不是,把地名圈出来。
总结地名: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3.这么多地名仍不失为一首好诗,真是艺高人胆大!
二
疏解难词
图片
图片
1.同时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里面也出现了许多地名,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763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哪些是地名,请你圈出来。
(师巡视指导:别忘了诗题也是诗的一部分。)
反馈总结:河南,河北,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3.地名多却用得自然。这么多地名知道是哪里吗?借助注释和地图
图片
杜甫现在在哪?发生了什么?收复了哪里?想去哪里?水路回家。
提醒:河南、河北古今意思不同,是指黄河以南以北的地区。
- 诗中还有哪些古今异义?画出来。
反馈总结:涕泪、衣裳、妻子、青春
提醒:“闻”不是,“听”的这个意思现在还在用
5.古今异义难理解,学会借助工具书
图片
图片
三
体悟心情
1.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怎样?
抓住诗眼“喜”
- 杜甫也是普通人,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会有怎样的表现?
请生说表现,追问经历过吗?什么事?
3.再读诗,从哪里看出杜甫很高兴?
“漫卷诗书喜欲狂”——平时爱书此时“漫卷”
“白日放歌须纵酒”——中年人,一贯矜持严谨此刻放歌纵酒
“初闻涕泪满衣裳”——直接描写
“即从”“便下”——回家渴望之急切
补充:和一般诗不一样,一句写事情,其余全写心情,再读
4.杜甫写这首诗时52岁,疾病缠身(师补充资料)。如果你是他家人看到他这么高兴还是很担忧的,你会怎么劝劝他?
哪里控制得住啊,太高兴了!
5.为什么这么高兴?
安史之乱,收蓟北
6.补充安史之乱前的三首诗,读读讨论,让杜甫难过的原因是什么?归类,哪里体现?有理有据
国家沦陷
百姓痛苦
自己经历感受
- 出示目前战争地区的照片,入情入境,听到这个消息想到什么这么高兴?
杜甫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国家和百姓
8.再读,了解背景后再读不仅喜悦还有一丝悲凉
9.猜猜收复之后的诗是高兴的吗?出示《登岳阳楼》和《登高》,到底是什么原因什么事?课后了解。
听课感悟
1.抓住难点铺垫基础,语言学习一课一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明显语言特点是地名和古今异较多。地名导入部分就借助《峨眉山月歌》铺垫理解,古今异义借助诗题巧妙引出,自然过渡。学生讲到“闻”也是古今异义时,蒋老师特别点明区分,做到一课一得。
2.拓展联系深入感知,一诗入手知一人。
蒋老师这一课可以看出他的深厚文化底蕴,不仅串联了同样适用地名的古诗,而且借用专家对这首诗写事抒情的论述、此时杜甫的身体状况,同时结合地理、历史知识拓展杜甫的其他诗篇,了解其人,感受其为国为民的谆谆热忱,一诗入手便知一人精魂。
3.联系实际拉近距离,唤起共鸣一喜一悲。
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疏解难词时强调古代经典难以理解有本质原因,借助工具书是好方法,不必畏难和害怕。在体悟情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结合一般人的常态生活,想想人高兴时会做什么,强调不要把诗人看得高高在上。特别是两次从自身想开去,高兴时表现、如何劝慰病人,深入体会诗人之喜,再结合历史和其他作品一读,又感受其中的一丝悲凉。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58445.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