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角度设疑。包括:①对文本的结构内容质疑。如:文本的内容结构可以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的结构顺序与一般文章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课文的部分内容为什么要重复?等等。②对作者写作主旨和意图的质疑。包括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作者所要表达和抒发的思想感情,等等。③对疑难词句的质疑。如标题和内容中的关键词句(所谓文眼、诗眼),作者超出常规使用的词法、句法,以及词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词句所包含的感情色彩,等等。④对标点符号的质疑。如省略号的蕴含义,标点符号的超常规使用,等等。
给予“质疑”的钥匙,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要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课文的“设疑点”。
图片
①结合课题进行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课题的质疑是第一步。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它具有高度的指向性,或介绍人物,交代主要事件;或暗示时代背景,揭示文章主旨;或提纲挈领,贯通文意;或含蓄隽永,立意高妙。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对题目的质疑往往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如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一文时,学生就课文题目进行拓展思考,围绕“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怎么写的”的模式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魂”?课文中除了写“梅花”,还重点写了跟“梅花”有关的哪个人物?这“梅花魂”和人物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梅花魂》通过写梅花,抒发了外祖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该说,学生的质疑涉及了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很自然地使得学生一步步进人文本,原来这“梅花魂”体现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外祖父钟爱梅花、外祖父对梅花魂的独到感悟中,深刻领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外祖父高尚的爱国情怀以及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图片
② 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疑。选入教材的都是优秀作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优秀作品的许多细微处,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微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作者的匠心,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在这样的细微处设疑,可以探微发幽,加深对作品的领悟。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中写道:“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好比是电影中的一组特写镜头,从这一组镜头里,给我们树立起了一个历经时代岁月磨难,能勤俭持家、吃苦耐劳,虽然经济收人捉襟见肘,却又不顾别人反对欣然给“我”钱买书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教师可以围绕这句话中的传神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句中为什么要用“掏”字?为什么“掏”出来的都是“毛票”,而且这“毛票”还是“一卷揉得皱皱的”?“龟裂的”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感动。
图片
③ 在文中看似矛盾处设疑。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正是发人深思的地方,在这样的看似矛盾处设疑,不但能够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体悟作者的语言艺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中有这么一句:“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爸爸的话语能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吗?从客观物理属性而言,“爸爸的话语”是暂时性的,一时性的,它不可能永久性地“回想在他的耳边”。文中就是利用句中一对前后矛盾的词语来强调爸爸的话语对汤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从主观情理上讲,“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又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在语言表达上收到了“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④ 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疑。文本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点,有的可能出现在文本中,有的可能出现在文本结尾,这些空白点常常能够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思维摆脱定势,超越时空。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
填补这些空白,想作者之未言,补文本之未有,课文才能成为更为具体、充实和灵动的世界,学生才能深刻领会作者蕴含在语言表层后面的深刻内涵。而想象总是要与疑问相伴随的,在设疑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中提出问题。因此,在这样的空白点切入,往往能够发现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图片
【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回乡偶书》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组织本课教学时紧扣“客”字,启发学生思考: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有一个“客”字,你们发现它了吗?
生1:“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再读读这句诗,思考一下:对这个“客”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生2:客是谁?从什么地方来的客?为什么要来?
师:我们一起写“何来”(在“客”后板书:何来)
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老师再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这个“客”是“客”吗?(师在田字格中的“客”下加一个实心圆点,在旁边打一个问号)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读诗或观察插图,去寻找答案。(生自读诗歌,勾画)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语言具有高度的跳跃性。《回乡偶书》一诗,短短的四句诗浓缩了诗人数十年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滋味在诗人心头可谓是百感交集。案例中,教师巧妙地从“客”字切人文本解读,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充文本中没有明说的空白,从而在感受诗人人生经历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反主为客”的微妙情感
学贵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