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e》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步入小学阶段后第一次学习拼音。本就存在分层的一年级,这无疑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有的同学从拼音到拼读都接触过,有的一知半解,有的是完全零基础进入课堂的。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今天的课堂呈现基本按照预设的目标完成了,三大板块——读一读、认一认、写一写。大部分同学都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或者说是情境设计的安排下,努力地学习、认真地思考、流畅地表达、规范地书写。当然课堂没有完美,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我们
一、低段教学游戏激趣
我今天的课堂一共设计了4个小游戏。
2.识记字形时,同桌互抽字母卡,检测读音,识记字形。在读音读正确的基础上,和同桌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母,你是怎么记住的?这个环节我留给了学生很长的时间,充分地让他们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课后反思,如果当时再强调一句观察课本情境图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或许同学的发散思维会迸溅出更多的火花。
3.识记字形时,火眼金睛找字母。出示两组学过的生字,其中两个“阿和鹅”不是第一单元蓝线格需要认的字,而是单韵母直接加声调就可以读的字。当然这个环节在处理上还可以再停一停,给学生找的时间。最好做成学习单让同学直接圈出来,这样检测就落实得更扎实了。
4.读和记完成后,进行了课中操。aoe儿歌设计配上最近抖音很火的神曲(《红伞伞》),其实是不错的,只是我在教学时,引的痕迹太重,兴趣完全没有打开,如果再反复读一次,跟上音乐再让孩子们唱一唱就更好了。这样既能激趣,又能再次复现学过的字母,只可惜少做了一次。
游戏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点,为的是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低段教学设计有目地的游戏、面向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游戏才是课堂真正的需要。其他的个人表演秀我觉得大可不必。
二、低段教学要稳扎稳打
年轻时候的我曾也有过这样的教学语言:“好,我看哪一组先完成了。”“嗯,你瞧,这组的小朋友写得速度最快,都以坐姿告诉老师了。”每每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是站在最前排俯瞰所有人的,此时的内心独白——怎么还没写完,我接下来准备的话还没说呢?快点吧!于是催促的语言一句接一句,直到最后还有几个没有写完,直接甩一句:“没有写完的课后再写。”
现在再回想这样的教学环节,我的环节设计意图何在?难道不是让学生工工整整地规范地书写吗?难道不是要训练学生的写字姿势吗?
今天的课堂也设计了写的环节,估计是没有了年轻时想要个人表演的欲望,所以就有更多的时间一个一个检查学生每一个字母完成的情况。谁的a左半圆不圆,小竖弯超格了,谁的o笔顺有问题,谁的e小短横不直,这些问题都能发现并改正。虽然我没有神的能力让他们把字都写得和书法家印下的一样,但我有时间一个一个检查并指导,让他写得尽他所能的好。
今天有一个小的改进点,那就是缺了一个环节——学生观察。认识了四线三格,读了四线三格儿歌,了解了字母的书写规则,此时应该让学生观察一下aoe三个字母的占格位置,再范写、书空、描红、练写。观察这一步很关键,教学来不得半点马虎。
所有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四项能力到底如何安排,如何落实又成为教学的难点,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中高段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就把语文要素作为培养和检测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提升的重要点。而低段教材没有显性的呈现,但是这不代表教学没有侧重的训练点。
比如第一单元识字,就是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识记生字,规范书写。而接下来的拼音教学,不再是从前单纯的教拼音,教材编排将拼音和识字结合在了一起,为的是将拼音的好处落到实处,当然课堂也就不那么枯燥无味,只认拼音符号了。
那听说读写如何在低段课堂教学呈现呢?教师在设计时要有取舍。比如“识字课”,让学生想办法记住这个字并且把方法告诉同学,重在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比如“写字环节”,要强调学生规范书写,更侧重强调学生写的能力。比如“aoe”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读准字母音,识记字母形,规范书写字母。那么课文中的插图就要合理运用了。低段学生他的认知能力还多停留在图画感,所以用图画只是为了更直观的认识字形,识记字形。有老师会说:“看图说话在一年级也要练呀?”是要练,但是今天的课我个人觉得读会、认会、写会才是重点,图画作为辅助,我只要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说完整的话就可以了。因此我在开课处理课文插图时就比较快一点。那什么时候训练学生表达呢?口语交际课。部编教材专门设计了口语交际课,不就是为了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吗。
每一节课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目标明确,直击重点。
每一节课不求花里胡哨,但求学生主体,扎实有效。
爱生如子,看似一句简单的话,但如果要真正去做,真的不容易。
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赛课,让我们可以尽心准备,精心设计,静心思考。再次把那句话送给自己: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