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青蛙写诗), 齐读课题, 注意正音。“写”是一个生字,它的部首是“秃宝盖”, (板书: 秃宝盖)“平平屋顶秃宝盖,一根杂草也不生”,写的时候不能在上面加一点。
2.师:(播放雨声)让小朋友说说听见了什么? (出示词语“淅沥沥”“沙啦啦”),指名读,雨可真小啊,雨点儿落下的声音真轻啊! 展开想象,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小雨点“淅沥沥、沙啦啦”落在了哪儿?
3.师:(出示小青蛙的图片)小青蛙听见雨声,从池塘里跳了出来,开心地说:“我要写诗啦!”(出示句子,齐读。)
4.师:想看一看、读一读它的诗吗?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排14个“呱”字)指名读,读完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没有标点停顿,读得要喘不过气来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这样的可不是诗啊,于是,它的朋友来帮忙了,都有谁来了,又是怎么帮的呢?
1.师(范读):眼睛跟着声音走,老师读到哪里,小朋友的眼睛就要看到哪里。
2. 师( 检查倾听的情况):都有哪些朋友来帮小青蛙了? (学生回答,出示朋友的图片和名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指名读。识记生字“串”,指名读,看图,小水珠一颗接着一颗连在一起,这就叫“串”。你还见过一串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感受“串”字的样子就像肉串、冰糖葫芦串。)
3.师:它们都是怎么帮青蛙的呢?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开火车读课文,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精读课文,积累实践
1.师:三个朋友都来帮小青蛙作诗,它们都怎么帮忙的呢?(指名答)
2.学生交流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标点符号,结合图画识记。)
(1)学生读小蝌蚪的话:“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说说小蝌蚪要当什么? 出示“逗号”卡片,和小蝌蚪比一比像吗? 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这就是逗号。
(2)学生读水泡泡的话:“我能当个小句号。”出示“句
号”卡片,和水泡泡比一比,句号就是个小圆圈。
(3)学生读一串水珠的话:“我们可以当省略号。”出示“省略号”卡片,数一数一共几个点? 跟老师说它的名字“省略号”。出示词卡“ 我们”,看看省略号的样子,再结合上下文和插图想一想,水珠为什么不像小蝌蚪和水泡泡那样说“我”,而是“ 我们”?(因为省略号是六个点,需要一串水泡泡来帮忙。)
3.分角色读小蝌蚪、水泡泡和水珠的话,记住三种标点符号的样子。
4.师:有了朋友的帮忙,青蛙的诗真的写好了(出示青蛙写好的诗),谁来读一读。
5.师:在小青蛙的诗中,你找到了逗号和句号吗? 把你找到的圈出来。
6.师:书上的诗写好了,现在,你能帮青蛙把贴在黑板上的诗也改好了吗? (提供标点符号卡片,让学生按照课文去给黑板上的十四个“呱”加上逗号、句号、省略号并分行,在这个过程中,相机点拨用法,“一句话未完,中间加逗号,一句话说完,结尾要画个圈”。)
7.师:小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听老师读。听听,遇见不同的标点老师是怎样停顿的。(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
8.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自己练习朗读青蛙的诗。
9.指名读,师生点评,师小结:遇到朋友小逗号,稍微停一下,一句话说完,就用小句号,停顿长一点,省略号表示还有内容在继续,所以要声音拖长。
在这个环节中,所有知识的学习和体验,都是从儿童的认知出发,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安排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参与言语实践,在实践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掌握知识,习得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10.师:除了帮青蛙写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也都很乐意帮我们所有的人写文章。在课文中你能看见它们藏在哪里吗? 自己练习朗读,读出诗歌的停顿,感受诗歌的情趣。
11.师: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不仅会变成标点帮青蛙写诗,它们也很会表达呢? (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能当个小句号。我们可以当省略号。”)点红句中的“给你当、能当、可以当”指名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朋友们都是告诉青蛙自己能帮忙写诗,可是在表达的时候,用的词语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往往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小诗,背一背,体会体会。
识记字形,学习书写
1.复习生字词:雨点儿、写诗、可以、当、要、过来、我们、一串水珠、写成。( 认读词卡)
2.出示生字“下、雨”,识记字形。
(1)出示笔顺表,学生自学笔顺。
(2)重点识记“雨”的字形。(师画简笔画:雨点儿从云层中落下)下雨了,小雨点从天而降, 看看图, 再看看“雨” 字,” 你会记住雨吗?(雨字上面的部分像云,里面的四个点像小雨点)。
用手比一比雨点儿落下的方向,风朝一个方向吹,所以小雨点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雨”,学生跟着书空识记)。
3.指导书写。
(1)复习“垂露竖”的写法:“树梢挂着小水滴,顿笔再要向上回”;“点”的写法:“轻轻起笔重重回,头儿尖尖肚子圆”。
(2)教师范写生字“下”和“雨”,提示“雨” 的四个点的分布要均匀、对称。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的姿势,发现问题,反馈指导。
教学反思
今天,我进行了《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讲授。本课时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通过这节课的讲授,一些感悟涌上心头,希望可以和各位老师共勉。
首先,要把握学生特点,构建快乐课堂。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这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他们对图形、色彩、音乐的感知力比较敏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四点底”这个偏旁时,利用文章中的小雨点儿创设情境,拖动课件中的小雨点儿图案,摆成四点底的形状,并配以儿歌“小雨点儿排好队,领头点左甩头,后面点右甩头,写在底部四点底”,学生自然认清偏旁形状、记住偏旁名称,进而认识一串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十分好奇小雨点儿是怎么排队变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绪饱满,课堂也充满欢乐的氛围。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阅读,培养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位老师都要重视起来。开展一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读准确”,要把朗读有意识地安排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读字、读词、读句子、读段落、读文章,层层递进,建立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在《青蛙写诗》一课中,小青蛙写诗时有很多小伙伴帮助它,小伙伴说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师范读、齐读、男女生读、扮演角色读等多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有效巩固所学生字,让学生读正确,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素养。但在本课第五小节的朗读指导中,我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加强。第五小节主要由一个“呱”字组成,中间由逗号、句号、省略号间隔开,可见,标点符号在第五小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引导学生读准标点,体味不同标点的不同作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还是个刚刚出发的“新手”,但我一直在路上,希望和各位老师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