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叙事

这周六补课,按周二的课表上课,我用两节课的时间上了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统编四下第19课)。
第一节课的上法很简单,基本就是按照《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里的教学建议来完成的。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是一群来自江苏的语文老师,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都很扎实,可操作性极强。从来没有一本教参的教学设计让我觉得这样的实用,丢开教参好几年的我,如今备课,这本书是我的案头秘笈。
(一)
开课伊始,师生行礼之后,我以谈话导入新课:“前两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听说几位同学在课间说一名女同学‘家里很穷’,以此为乐,让对方觉得很难受。后来我们及时将这件事调查清楚,那节课下课,我听到了一名男生——董骐瑜主动向那位女生道歉的声音。关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董骐瑜很诚实。”
“他知错就改,我很佩服他。”
我说:“是的,董骐瑜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大大方方向对方赔礼道歉,知错就改,胸怀坦荡,我觉得他是一个男子汉,大家同意吗?”
“同意!”学生们纷纷点头,坐在第二桌的董骐瑜则在大家伙赞许的目光中把头埋进了胳膊肘里,虽然带着口罩,但很明显,小伙子脸红了
(二)
接下来的教学,就很常规了。
首先,揭示课题:“作家王安忆家里也有一个男子汉,他是谁呢?答案就在第一段中。”
学生们读完第一段,知道了课题中的“男子汉”是何许人也后,我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读完第一段,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男子汉?”
通过关注文中“孩子”“姐姐生下他后”“由我们来照看”等细节,一个学生回答:“我看到了一个胖胖的、小小的、还需要人照顾的孩子。”
“一个胖胖的、小小的、还需要人照顾的孩子,怎么会成为‘我们家的男子汉’呢?请大家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小孩为什么是个‘男子汉’。”
学生们自读课文时,我迅速在黑板上板书了本篇课文中的几个难读词语,在稍后的检测环节,果然,部分学生对于“倔强”的读音,“吃荤”“嘱咐”“拘束”的意思,“一声不吭”和“引吭大叫”的多音字辨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检测完生字新词,我带着学生回到此前的话题,请他们说说文中的孩子被称为男子汉的原因。刚开始站起来回答的几个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课文中的几件具体的事例上,因而给出的回答得有些零碎。于是,我适时引导他们“根据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着来回答”。聪明的学生立马心领神会,开始利用课文中的几个小标题来回答,而我则随机将“食物”“独立”“沉着”等关键词写在板书的思维导图中。这就是这节课(也是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学习、实践的一种阅读方法——抓住长文中的小标题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
当学生们学会了通过长文章中的小标题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之后,我接着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课文就是通过‘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三个部分来介绍我们家的这名男子汉的。在这三个部分中,你能从哪些地方具体感受到我们家的这个小孩子真的是一个男子汉?”
学生们先通过自主学习,默读、寻找并批注文中体现了文中的孩子像个男子汉的内容。随后,通过小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学成果,取长补短。最后,全班交流,将课文中体现了这个孩子的男子汉气概的具体事例通过思维导图在黑板上整理出来。在小组合作时,我分别指定三个大组中的小组分别针对课文中的一个部分展开交流,这样,既节约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又让学生聚焦主题,提高了效率。
按照课文下方的“阅读提示”,在交流完文中表现了“男子汉气概”的具体事例之后,我们似乎还应该让学生谈谈“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这同时也是对第一、四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的呼应,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忽略了这个环节。“阅读提示”的最后一个要求是“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一个小标题”,这个学习要求在《语文作业本》的习题中也有体现,这是对第20课《芦花鞋》的学习要求的一次预热训练,但我也因为时间有限而放弃了。
那么,我将时间花到了哪里呢?
第一,导入环节通过话题激趣,在此花了一点时间。
第二,生字新词的教学,并没有“一读就过”,而是将每个难读难懂的词汇落到实处,坚决完成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
第三,虽然小组研讨时按照大组分解了任务,但自主阅读、批注的环节则是要求学生批注全文的,此处花费时间也不少。
第四,在本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根据黑板上的板书,请学生们谈到了关于这篇课文“文章形式”上的内容。作为王尚文先生的忠实信徒,我坚定地赞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让学生透过“形式”,看见更多的“内容”,更深的“情感”,是很有价值、很有必要的。
舍弃了“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和“还可以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的教学任务,我也并没有闲着,而是就着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形式”:“你们看,这篇课文就是按照‘食物’‘独立’和‘沉着’等三个方面来介绍家里的这位小小男子汉的。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在介绍这三个部分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介绍的顺序,这三个部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吗?”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发现总能刷新我们对于文本的认识。片刻之后,先是坐在最后一桌的唐寅博举起了手,接着又有好几位学生也对文章的“形式”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经过一番讨论,我和学生们真的发现了作家王安忆写作这篇文章时(或者是编者在编写时)在“形式”上下的功夫:
第一,时间节点的递增。这三个部分的叙述顺序确实不能调换,他们是按照我们家的这位男子汉逐渐长大的时间顺序来排列的。在“他对事物的兴趣”部分,这位“男子汉”还需要保姆照顾,吃饭尚且不能自理,故而年龄必定很小。渐渐的,“男子汉”长大了些,在课文第二部分,他开始对“独立”有了些要求。再大些,到了课文的第三部分,“男子汉”更独立了,他在幼儿园里不轻易哭泣,在临别的车站沉着应对,真的是一个拥有“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的“男子汉”了。事实也确乎如此,课文正是按照“出生——寄养——吃饭——独立——沉着”的顺序讲述主人公的成长故事的,而这个顺序,暗藏着一条时间的轴线。
第二,罗列事例的递减。课文这三个部分中所列举的关于“我们”家的这位“男子汉”的事例的数量,由多到少,呈递减之势。而全文三个部分的篇幅所占的篇幅却旗鼓相当,这是因为,文中的这位“男子汉”正在长大,行动能力逐渐增强,说话做事渐趋复杂,故而他所作所为越来越有内容可写,写来自然更费笔墨,越来越具体。
(四)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安排一课时。但周二上午连续两节都是语文课,继续上新课显然不合理,若是用来讲解习题,又嫌可惜。于是,在课间的时候,灵光一闪,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小红花献给谁”的习作课例,决定依样画葫芦,来一节“我们班的男子汉”的说写训练课。
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过,我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觉得作家王安忆笔下这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算得上是一个男子汉吗?”
学生们齐声说“算”,我接着说:“这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因为‘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令他在‘我’眼中成了一个男子汉。在我们的同龄人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算得上男子汉(或褒义的女汉子)?”
讨论的话题就这样从课文的内容,转向了身边的校园生活,教室里突然炸了锅,学生纷纷举手,历数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或女汉子所应具备的品质,根据他们的发言,我将诚实、负责任、聪明、勇敢、大方、身体好、大胆等关键词绕着黑板中央的“汉子”画出了一张网状的思维导图。
接着,我让学生们提名“心中的男子汉(女汉子)”,学生们踊跃发言,争相为自己心目中的“汉子”提名。我发现,他们所提的名字,大多是座位离自己最近或和自己最要好的同学。
提名结束之后,我让学生们学着课文的样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他(她)是你心中的汉子的理由。一桩桩校园生活里的奇闻轶事,就这样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挖掘出来了,每一个事例的背后,都站着两个闪闪发光的孩子——一个是事例里的主人公,一个是事例的讲述者。
陈述理由之后,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没有再说话,而是让他们开始结合刚才的发言,将自己心中的汉子写下来……二十分钟过后,下课铃声响起,有不少学生依然在奋笔疾书,更多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互相打听着对方写了谁。
等他们完成这次小练笔之后,我会组织他们将自己写的这篇小练笔读给心目中的汉子们听,我也会请他们据此完成一张“写话纸”,将心目中的汉子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我还会给他们出一期公众号,让更多的人认识一下我们班的这些“英雄好汉”。
在这节课上,力大无穷、爱玩昆虫、成天笑嘻嘻的阮丘图,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唐寅博,身体倍儿棒、诚实勇敢的董骐瑜,爱开玩笑的的张澈、思维敏捷、办事负责的陈思涵,嗓门敞亮、性格直爽的徐悦纯……一大批身边的“英雄好汉”,不断被发现,被聚焦,被欣赏。

(五)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反思,是成长的沃土。
假使让我再上一次这篇课文,我可能会这样上: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以一个班级学生的言行为例,引起学生对于“汉子”的兴趣。
(2)读题,说说第一次看到课题时你对课文有什么期待?关于故事本身的,关于主人公特征的。
(3)齐读第一段,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汉子汉”。
2、初读课文,字词正音,明梗概。
(1)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个孩子会被称为“男子汉”。
(2)词语认读:认读本课难读词语,如“嘴唇”“吃荤”“倔强”“嘱咐”“一声不吭”(多音字:引吭大叫)“哭声嘹亮”“拘束”“轮廓”等词语。
(3)说说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被称为“男子汉”。
提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小标题,结合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
3、关注事例,详解“男子汉”。
(1)自读全文,边读边批注跟“男子汉”有关的细节或事例。
(2)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
提示:每个小组交流一个板块的内容。
(3)全班交流,梳理三个板块的事例,形成思维导图。
(4)结合板书导图,连起来向大家介绍文中的这名“男子汉”。
4、关注言语形式,感受叙述顺序。
(1)根据板书的思维导图,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是否能够调换顺序。
提示:不能调换顺序,课文是按照男子汉逐渐长大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内容的。
(2)发现三个部分内容中“事例递减”的秘密。
(3)给三个部分换一个小标题。
提示:可以根据逐渐长大的时间轴来,也可以专注典型事件来等。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从“我们家的男子汉”到“男子汉(女汉子)”的品质。
(1)课文中的主人公算是男子汉吗?
(2)说说你心中的男子汉或女汉子有什么评价标准。
提示:从多个方面评价,满足一条即可评选。
2.说说“我们班的男子汉(女汉子)”。
(1)谁是你心中的男子汉(女汉子)。
提示:只说名字,理由待陈。
(2)举具体的事例说说他(她)为什么会是你心中的男子汉(女汉子)。
3.小练笔,写出你心中的男子汉(女汉子)。
(1)借鉴课文的写法,从多个方面陈述理由,鼓励用具体事例说话。
(2)全班交流,课后将文章读给你心中的“汉子”听。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研论文课文解析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文知识拓展

2020-5-17 20:53:28

教研论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教材分析

2020-5-18 1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