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本阅读新题型

文言文知识点繁多,容易遗忘,唯有反复训练才能尽量减少遗忘。课外选文变化多样,语境前后变化大,学生往往有文言“恐惧症”“焦虑症”,如果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按照群文专题进行密度适度的间隔保温训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学生的心里焦虑,提高文言文考试成绩。实践出 ... 阅读更多

2025届高三一模奉贤区文言文一详细解读

2025届高三一模【奉贤区】 文本感知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19分) ①崔篆,涿郡安平人也。祖父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幽州刺史无与燕剌王通,及剌王败,擢为侍御史。父舒,历四郡太守,所在有能名。 ②篆为舒小子,初为郡 ... 阅读更多

文言文教学的六个原则

01把诵读放在首位 要获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必须接触感性材料,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只有熟悉了文言文,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的规律。苏轼就非常强调诵读,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古往今来有成就的文史学家,在掌握文 ... 阅读更多

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

文言文的考察形式相对固定,在老师们看来很是简单的题,学生得分率却非常低。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老师们一字一句的教,学生一字一句的背,可到最后考试一出课外文言文,学生还是不知所云。辛辛苦苦几个月,竹篮打水一场空。师生都很头疼。 ... 阅读更多

文言文高频词最全汇总

一、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举荐科目:孝、廉),指科举考试。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即考中。 登第:登科,科举考中进士。 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中第:科举考试及格。 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状元:殿试第一 ... 阅读更多

文言文容易被误解本意的100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爱】误:喜欢  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误:按照  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 ... 阅读更多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 ... 阅读更多

初中语文1-6册课本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基础知识预习起来 初中语文第1-6册课本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自己在哪些文言文上还有遗漏,及时查漏补缺,有一些课文因为教材改版有所变动,具体以课本为主! 【第一册】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 阅读更多

100个生僻古汉语词汇

zhì pū【踬仆】 【释义】跌倒。 【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zhuó zhuó【濯濯】 【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lǐ ... 阅读更多

古文传记 | 药王孙思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思邈①,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