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本阅读新题型

文言文知识点繁多,容易遗忘,唯有反复训练才能尽量减少遗忘。课外选文变化多样,语境前后变化大,学生往往有文言“恐惧症”“焦虑症”,如果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按照群文专题进行密度适度的间隔保温训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学生的心里焦虑,提高文言文考试成绩。
实践出真知。运用课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永远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反复动态语境训练,吻合“无境不出题”的命题思想,模拟仿真演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让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文言语感。
精选文章,精炼典型试题,科学合理安排文言文保温训练时间与内容是夺取文言高分的一条重要路径,文言训练必须贯穿整个复习备考的始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节选自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
听于威矣。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报。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镒。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
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悦,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固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
(节选自《韩非子·二柄》)
[注]①四岳:中国上古传说人物,相传为唐尧的四位大臣,分管四方的诸侯。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是故疑则举A而归之国于仁回以君子长者之道回待天下回使天下相率回而归于君子G长者之道国故曰忠厚之至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指《春秋左氏传》,《书》指《尚书》,《春秋左氏传》和《尚书》都属于儒家经典。
B.谯,同“诮”,责备。与《陈涉世家》中“攻锤、郯、苦、柘、谯皆下之”的“谯”意思不同。
C.峭,使……严厉,使动用法。与《苏武传》中“单于愈益欲降之”的“降”用法相同。
D.释,免除,解除。成语有“爱不释手”,其中的“释”字意思与此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尧没有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了四岳任用鲧的建议。苏轼对尧的这一做法表示认可,认为其中体现了圣人心意。
B.苏轼认为,古人奖赏不用爵位俸禄,刑罚不用刀锯,是因为用爵位俸禄行赏,用刀锯作刑具,对当时的劝善罚恶没有作用。
C.韩非子以“不才子骄于爱听于威”“庸人不释布帛”“盗跖不掇铄金”为例,通俗形象地说明了法律约束的强大力量。
D.韩非子用韩昭侯的例子说明,即使臣子做了让君主高兴的事,但如果超越了臣子的职责范围,也还是应该受到惩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2)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14.嘉佑二年,看到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文章的是主考官欧阳修,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是韩非子,他会对苏轼的何种观点提出质疑?苏轼可以从哪些角度与之论争?请结合材料分析。(5分)
10.CEH(句意:所以当有所怀疑时,就拿着此事回到仁的出发点。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之道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
11.D(“释”的意思是放下,放开,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12.B(“对当时的劝善罚恶没有作用”错误,由原文可知用爵位、俸禄行赏,用刀锯作刑具只对部分人有作用。)
13.(1)难以确定是否赏赐时就给与奖赏,这是用来推广恩德;难以确定是否惩罚时就免去惩罚,这是用来(彰显)慎用刑罚。
(“与”,给,给与;“所以”,是用来……\这是为了。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2)所以君主施行奖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轻易赦免,这样不管贤还是不贤的人,都会尽力而为了。
(“迁”,改变;“不肖”,不才,不贤。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
14.①质疑苏轼“赏疑从与”\“仁可过”的观点,质疑苏轼“罚疑从去”的观点,质疑苏轼“罪疑惟轻”、用刑惟宽\刑不以刀锯的观点,韩非子认为人性表现出贪图好处,而见到威势就会屈服,所以国家法令要一贯而且固定,君主施行奖赏不能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能轻易赦免,一定要严格执行刑罚,“峭法严刑”。(2分)
②苏轼可以从严峻刑法并非对一切劝善罚恶都有积极作用的角度与韩非子论争;(2分)还可以从本文“刑赏忠厚”立论前提的角度与之论争,本文的立论前提“疑”,并非一味的宽缓和没有原则,而是赏罚不能明确时,用仁人君子的道理对待百姓。(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传》中说:“难以确定是否赏赐时就给与奖赏,这是用来推广恩德;难以确定是否惩罚时就免去惩罚,这是用来(彰显)慎用刑罚。”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畏惧皋陶执法的坚决,而喜欢帝尧用刑的宽大。四岳说:“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正违抗命令、毁坏同族之人。”不久,(尧)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既然这样,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中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时,宁可从重奖赏。与其枉杀无辜,宁可有不合常法的失误”。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道义的标准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道义的标准,就流为残忍的人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道义的标准是不可超过的。古时候,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这赏赐的办法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对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没有作用。用刀锯作刑具,这刑罚的威力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没有作用。先王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并且用爵位俸禄不足以勉励善行;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并且用刀锯不足以来制裁它们。所以当有所怀疑时,就用仁爱之心来行事(执行赏罚之事)。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
材料二:
现在有这么一个不成材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训他,他也不改变。拿了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帮助、师长的智慧这三方面的优势同时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受感动,丝毫不肯改邪归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着武器,依法执行公务,而搜捕坏人的时候,他这才害怕起来,改掉旧习,变易恶行。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依靠官府执行严厉的刑法,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娇纵,见到威势就屈服的缘故。所以明君要使法律严峻使刑罚严格。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跖也不会伸手去拾取。不一定受害的时候,十几尺的布帛也不肯丢掉;肯定会烧伤手时,就是百镒黄金也不敢去拿。所以明君一定要严格执行刑罚。因此,施行奖赏最好是丰厚而且诚信,使人们有所贪图;进行刑罚最好严厉而且肯定,使人们有所畏惧;法令最好是一贯而且固定,使人们都能明白。所以君主施行奖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轻易赦免,这样不管贤还是不贤的人,都会尽力而为了。
材料三:
从前韩昭侯喝醉了酒睡着了,掌管君主帽子的侍从看见君主受寒了,所以把衣服盖在君主的身上。韩昭侯睡醒后很高兴,问身边的侍从说:“谁给我盖衣服的?”身边的侍从回答说:“是掌管帽子的侍从。”韩昭侯因而同时惩处了掌管衣服的侍从和掌管帽子的侍从。他惩处掌管衣服的侍从,是认为他没有尽到他应尽的职责;他惩处掌管帽子的侍从,是认为他超越了他的职责范围。韩昭侯并不是不怕着凉,而是认为侵犯他人职权的危害比着凉更厉害。所以英明的君主驾驭管理臣下时,臣下不得超越了职权去立功,也不可以说话与做事不相当。超越了职权就处死,言行不一致就治罪。(每个臣子)都在他的官职内恪守职责,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相当,那么群臣就不会结党营私,胡作非为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如此,则人臣为隙穴,而人主独立。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当今之世,为人主忠计者,必无使燕王说鲁人,无使近世慕贤于古,无思越人以救中国溺者。如此,则上下亲,内功立,外名成。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王A不用B久留C而归D之E此自遗F患也G不如以过H法诛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与《陈涉世家》中“陈胜王”的“王”用法相同。
B. 疾,痛心,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的“疾”意思不同。
C. 毁,诽谤,成语有“毁家纾难”,其中“毁”字的意思与文中的不同。
D. 盗跖,泛指坏人,与《窦娥冤》“可怎生糊突了盗跖”中“盗跖”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认为秦国虽小而目标远大,位置虽偏僻而施政正当,且秦穆公重用贤士,广纳人才,从这些事实来看,秦国统一天下都是可以的。
B. 韩非主张治国要修明法制,富国强兵,寻求任用贤能之士,重视讲求实效的人,而不能重用一味空谈的损害国家的人。
C. 秦王看了《孤愤》《五蠹》之后,听说是韩非写的,立即派兵攻打韩国。韩非迫不得已只好请求出使秦国,却未得到秦王的信任。
D. 韩非认为忠臣献计,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君主学燕王爱鲁人,不使当代君主去仰慕古代的贤人,不在存亡之际将获救希望寄于他人,如此才能君臣亲密,立功成名。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2)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
14.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反对“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同为客卿,李斯是怎样对待韩非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他的做法。
【答案】10. BEG (“今王不用”是主谓结构,后面省略宾语“韩非”,应在B处断开;“久留而归之”,“而”表顺承,“归之”是动宾结构,应在宾语“之”后,即E处断开;“遗患”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是断句的标志,所以应在G处断开。故选BEG。)   
11. B(A.正确。(秦穆公)即使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陈胜成为王。B.错误,两个“疾”意思相同,都是“痛心”的意思。句意:当时韩非痛心(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而不能明辨是非‌。‌C.正确。毁,诽谤;/破坏,毁坏。句意:(在秦王面前)诋毁他说。/指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D.正确。句意:那么贤人、坏人就不会混淆。/怎么把盗跖(和颜渊混淆了)故选B)   
12. C(C.“韩非迫不得已只好请求出使秦国”错误。根据“乃遣非使秦”可知,是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并非他自己请求出使。)   
13. (1)把他从监狱中解救出来并举用他,和他交谈了三天后,把掌政大权交给了他。((“起”,举用,征聘;“累绁”,监狱;“授之以政”,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政授之”。)
(2)用存在隐患的臣子去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作危险。(“隙穴”,比喻隐患;“事”,侍奉;“独立”,孤立)   
14. ①李斯与韩非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韩非,对他怀有嫉妒之心,并在秦王面前诋毁他。②李斯诋毁韩非最终会助韩而不助秦,认为韩非为客不忠,建议秦王处死韩非,不留遗患,并最终毒死韩非。③李斯和韩非同为客卿,李斯为自己能留在秦国而上《谏逐客书》,却谋害韩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鲁昭公二十年,孔子大约是三十岁。齐景公和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当政时),秦国国土面积小又地处偏僻,他能够称霸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这个国家虽然小,志向却很远大;位置虽然偏僻,施行政令却很公正。(秦穆公)亲自任用用五张黑羊皮赎来的贤士(百里奚),封他为大夫,把他从监狱中解救出来并举用他,和他交谈了三天后,把掌政大权交给了他。从这些事情来看,(秦穆公)即使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称霸诸侯还算成就小了呢!景公听了很高兴。
材料二: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的学问,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谈论,却擅长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上韩非。
韩非看到韩国逐渐衰弱,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当时韩非痛心(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致力于富国强兵、寻求任用贤能之士,反而任用轻浮淫佚的损害国家的人,并且让他们的地位在讲求功利实效(的人)之上。(他)认为儒生舞文弄墨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国家太平时,(君主)就宠信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形势危急时,就任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现在国家供养的人并不是所要用的,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观察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因此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多万字的著作。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李斯说:这是韩非撰写的书。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势危急,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他,还没有相信并任用他。李斯、姚贾嫉妒他,(在秦王面前)诋毁他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现在大王想要吞并各国,韩非终究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让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啊。不如用罪名依法处死他。秦王认为他们说的对,就将韩非交付法官审讯、惩治。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韩非想要为自己辩解,没能见到(秦王)。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材料三:
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政令;赏罚分明,那么贤人、坏人就不会混淆。这样一来,黑白就分明了。假如燕王对内憎恨本国民众,对外喜爱鲁国人,那么燕人就不为他所用,鲁人也不会依附他。燕国人被憎恨,就不能尽力来谋求功劳;鲁国人被喜爱,却不能冒着死罪去亲近他国君主。如果这样,臣子就有了隐患,君主就会陷入孤立状态。用存在隐患的臣子去侍奉孤立的君主,这就叫作危险。在当今社会中,替君主忠心献计的人,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君主学燕王爱鲁人,不要使当代君主去仰慕古代的贤人,不要指望(善于泅水的)越国人来救中原的溺水者。这样一来,君臣就能亲密无间,在国内建立功业,在国外成就威名。

来源:爱森谈高考语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