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任务:
任务一: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1、 明确目的:写说明书(介绍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
2、关注内容:竹节人的做法(3~7)和基本玩法(8~9)、创新玩法(10~19)
3、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内容仔细阅读,勾画并提取关键信息。
玩具(竹节人)制作指南:
1、工具:锯条、钻孔工具
2、材料:毛笔杆、纳鞋底的线
3、制作步骤:
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②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
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玩具(竹节人)的玩法:
操作台:有裂缝的课桌
基本玩法:
①将竹节人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将鞋线一松一紧,竹节人就可以舞动起来。
②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操作,可以搏斗。
创新玩法:
给竹节人创造名号,制作武器、盔甲等装饰,竹节人打斗时配上音乐、动作等。
任务二: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明确目的: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
2、关注内容:斗竹节人(8~19)、偷玩竹节人(20~23)
3、阅读方法:(品读想象)
快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内容,画出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想象画面,用心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
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例如↓
①制作武器、创造名号之乐趣: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称为“金钩大王”。
②装饰竹节人之乐趣: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③玩耍观战之乐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任务三: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明确目的:讲述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2、关注内容:起因、经过、结果(20~29)
3、阅读方法:(梳理概括)
快速找到有关老师的内容,主要找到老师没收、玩竹节人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勾画出关键词。
起因:“我”和同桌上课时玩竹节人。[content_hide]
经过:老师发现并没收了竹节人。
结果:“我们”发现老师在办公室玩竹节人入了迷。
关键词:
老师: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一把抓去 念念有词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入迷
竹节人:赫赫伟绩 鏖战犹酣
“我和同桌”: 沮丧得要命 悻悻然 津津有味
相视一笑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
化为乌有
讲述故事:略
(提示:用上勾画的关键词,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详细来讲)
课后题:
◇ 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①找到相关内容(第3自然段)后细读,提取“材料、工具、竹节人制作步骤”三个方面的信息,整理后写出竹节人制作指南。
②找到相关内容(8~9),从操作台、基本玩法、创新玩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整理,简要介绍了竹节人的玩法。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
找到相关内容“斗竹节人”(8~19)和“上课偷玩竹节人”(20~23),抓住生动传神的场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以及竹节人的武器,名号等),边读边想象斗竹节人的场景,用心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找到相关内容“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20~29),不仅要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要勾画出关键词,讲述故事时用上这些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加入细节,让故事更生动传神,更吸引人。[/content_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