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老舍的——(师以手指屏幕。)
师:很好,这第一个表现就说 明你们很聪明。首先,我们来看背景材料。
(师屏幕出示背景材料,生齐 读。)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 须沟》、《茶馆》等。
师:下面开始学习课文。猜一 猜,老师给你们训练的第一个内容将会是什么?
师:朗读。多聪明啊!(学生会 心地笑。)这一定是准确的答案,但 是假如不朗读呢?(师和善地笑,生亦笑。)会怎么样呢?再猜!
师:熟悉生字。(生笑。)对不 起,这篇课文里好像生字非常少。(生笑。)继续说。
师:还有更新的说法吗?没有 了吗?好的,大家请看—(屏显:文意理解,美段细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师:再请看———起读。(屏显,生齐读。)“宝地”、“温晴”、“奇迹”、“有 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生开始看课文,思考问题,找 答案。师在行间安静地巡视。)
师:好的。两人或三人之间开 始议论,可以互相指出“你不对”, 或者互相表扬“你对”。
师(悠悠地):对,还应该有话 说。他的答案属于简单答案。
生3:我认为是“温晴”,因为 全篇课文都是围绕着济南天气很 温暖 就是“温晴”来写的。
师:她说得很概括,她说全篇 文章都是围绕着“济南的天气很温 暖”这个关键来写的。
生4:我觉得“奇迹”更适合体 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因为济南的冬 天是不刮风的,冬天并不寒冷。
师:嗯,因为没有风,所以这就 是济南冬天的特点。好,谢谢你。继续说,已经有几个答案了?“宝 地”、“温晴”、“奇迹”。还有没有看 法?
生5:我认为济南的冬天应该 是“慈善”的。因为文中说济南的冬 天没有大雪,只有小雪。
师:现在出现了四个答案。我 们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来看“奇迹”,大家把文章的第一句话读出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读——
生(齐读):对于一个在北平住 惯的人……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 声的。
师:好,那么这个“奇迹”写的 是什么内容呢?因为没有风(师生 齐说)而是一个奇迹。“奇迹”是管 谁的呢?管风的吧?那么“奇迹”能 不能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呢?
师:可能是不行的。因为它只 是说“没有风便是个奇迹”。我们再 来看“宝地”:“能有温晴的天气,济 南真的算个宝地。”是“温晴”重要 还是“宝地”重要?
师:什么道理啊?我们换一句 话来说。把“而能”改为“因为”, 读——
生(齐读):因为有温晴的天 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师:因为它是条件。只有温晴, 因为温晴,才算是宝地,如果没有 温晴了,即使有山有水,也可能不 是宝地,温晴至关重要。“宝地”是 可以表现济南的特点的,但是“温 晴”写的是济南冬天的特点。好,再 看“慈善”。“慈善”在哪个地方呢?
(师生齐读:因为有这样慈善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师:“慈善”这个词出现的位置 在哪里啊?生8:第2段的末尾。
师:对,很不显眼的地方啊。它 跟“温晴”相比,哪个的位置要重要 一些呢?
师:看文章要注意看标题,看 首段,看它第1段里边的关键语 句。好,我们再来把第1段读一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读——
师:继续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那么它告诉 我们第1段写的是什么呀?
师:阳光,我们加一个“暖”字, ——暖阳(板书)。你们接着往下 看,第2段是暖——?第3段是 暖——?第5段是暖——?接着往 下看。
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 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 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段 写的什么?我们再来读:“小山整把 济南围了个圈儿。”写的什么呢?
师:小山,对了。你们看,山出 来了。(板书:山。)第3段同样是写 小山,但主要是写什么?
师:对了。雪也是暖暖的。(板 书:雪。)太阳照着她,微微露出点 粉色。第5段就好说了,是什么?
师:(板书:水。)你看,都是暖 和的。于是我们就能够理解了,我 们来看(出示屏幕),从全文看, 读——
生(齐读):从全文看,作者的 笔触由暖阳、暖城、暖山,到不结冰 的水,所表现的都是温暖晴和。
师:还有理由呢! (屏显。)第2段是全景写城、写山,第 3、4段写雪中的山色,第5段写温 暖的水,所以它们都是在温晴的基 调上来展开画面的,显出和谐一致 的美感。
师:继续看第3段,即使是写 雪景,读—(屏显,生读。)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着温 晴。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 小雪;因为晴朗,所以快日落的时 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师:所以“温晴”是能够概括济 南冬天的特点的。那么换一句话说,这篇文章写的是——
师:这就叫做文意理解,就是 把这篇文章的大意弄懂了。好,在 这个活动中,我观察了,我们每一 位同学都表现得很用心。我们继续 来。 (屏显。)
第二次训练,美段细读。第一 次活动是朗读,第二次活动是写, 做作业,第三次活动是记录,老师 讲,你做笔记。我们通过三次活动 来完成美段细读。
师:现在,请大家用朗读的方 法来划分层次。前面两排读第一 层,第一层在哪里呢?你们赶快找, 赶快商量。中间三排读第二层,最 后三排的同学读第三层。要求是每 一组都同起同落,来表现你们是读 懂了这个层次的。开始商量。
师:开始了。一、二排是第一 层,后面三排是第二层,余下的是 第三层。“最妙的”,读——(一、二排生齐读:最妙的是下 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 的青黑……)
(中间三排生齐读:看吧,山上 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叫你希望 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师:好,那你们为什么接着他 们没有读完的继续读呢?(生笑。) 这叫明知故——
师:大家用单竖线把三个层次 标出来。第一层概括,写一句话,第 二层细腻描写,第三层议论抒情。好,层次分好了,现在看课中练习。(屏显练习内容。)四个题目,第一、二排做第一 个题自,后两排做第二个题目,第 五、六排做第三个题目,第四个题 目最后两排做。
师:第一个题目是:对这段文 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训练的是 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 段的一个字,训练你们对“线索”的 理解能力以及对段落的分析能力;第三,说说“顶”、“镶”字为什 么用得好,这是语言欣赏;第四,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 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这是 个综合题目。好,开始各自完成任 务。
师:下面请大家交流。第一组 画面命名,不仅要命名,还要求有 诗意。哪一个先来?请你来,因为你 是在第一组。
师:雪的披纱。多美啊,小山上 有雪,雪像披纱一样披在小山的身 上,那小山像新娘一样啊。(大家笑)
师:山的披纱,好啊,小雪给小山披上了微微带点粉色的衣服,多好啊。
师:很直观,同样有诗意。“小山雪景可能更好一些,谢谢。
师:山姑娘的发饰。多好啊,山姑娘们的头发很漂亮,能不能把它扩大一点,山姑娘的美姿,也可以吧?山姑娘的花衣,也可以吧0好的,看老师给它命的名。(屏显:小山雪霁。板书·霁。)这个“霁”是指雨雪后初晴。注意,只有几个同学在做旁批,其他同学呢0第二个命名是“雪后斜阳”,下雪之后天晴了,斜阳映照在山坡上,多美的景色啊。
师:这个问题是个有难度的问题,所以很为难第一组的同学。第二组的同学们,你们将会产生争论。画出一个字也不是很容易的。画出贯穿全段的一个字,哪位同学来说?
生1:我认为是“雪”,因为写山和日落的时候都是写雪。
生2:我认为是“妙”。因为全段用雪衬托出小山的妙。
师:我就知道你们要有争议的,到底是“雪”还是“妙”?
生3:我觉得是“雪”。因为刚刚给画面命名的时候,老师您取的名字是“小山雪霁”、“雪后斜阳” 所以我觉得是雪”。(众笑。)
师:我还要说一句话,最妙的是雪后斜阳啊,最妙的是小山雪霁啊,那你怎么办呢?是“妙”还是雪”呢?(生笑。)
师:她固守她的阵地。还有没有同学说说观点。我们来读,大家听这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哪个字重要啊?
师:“雪”是写的内容,而“妙” 字是画面的主要特点,整段都是写的小雪之妙。好,请把“妙’字團下来。
师:我们来看第三题。“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
生1:“顶”字比喻很贴切,写出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师:你看,一个完整的欣赏这个字的句子出来了。好,谢谢。’镶字为什么用得好?
师:”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同样是写小山小雪的,“镶’字为什么用得好呢?这是一个难点,我们先放在这儿。第四组同学回答你们的问题,品析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的表达之妙。
生3:用拟人的手法写雪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们显得更加美丽。
师:对,用一个“穿”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有动有静的画面。行,这一组还是回答得很好的。我们来看第三题,“顶”字为什么用得好?
(屏显。)写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态美,写出了松上小雪的轻盈,它不是盖着、扣着、压在上面。“镶’字用得好,是因为线条很美啊,写出了天山相连处逶迤的线条与亮丽的轮廓,同时这个“镶字也有拟人手法的味道。
师:为什么说第四题是一个綜合题呢?它关联着很多方面的知识。第一,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手法,第二,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第三,给我们以画面之美;第四,有 静有动,静中有动,山是不动的,但 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就给我们以动感;最妙之处是以小写大,诗意盎然,用小小花衣来写 很大很大的小雪山。
师:好,这是第二次训练。这一 段文字,它的美妙之处主要在哪里 呢?我们刚才分析了层次清晰就是 妙处,用一个字作为线索贯穿全段 就是妙处,再看其他的妙处:第一, 多角度反复;第二,化静为动;第 三,以虚写实;第四,段末点题。一 段文字有那么多妙处,难怪我们要 进行美段细读。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 是一种读书的方法。首先大致地了 解一下文章的大意,叫做文意理解然后细细地、反复地品读其中一两 个精彩的段落,叫做精读一段。如果 是还要补充的话,就是课后作业了:背读一节。我们的作业就是把第5 段文字背下来。于是我们理解一篇 文章,精读一个段落,然后背诵一个 段落,不就学得很充分了吗?
理性的思考,诗意的表达
——《济南的冬天》教学问题设计赏析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局教研室 徐金国
余映潮老师执教《济南的冬 天》一课,在文意理解和精段细读 两个板块中设计了以下两个训练 题:1.“宝地”、“温晴”、“奇迹”、 “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 界”这几个词和短语,哪一个最适 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精读课文第3段(“最妙的 是下点小雪呀”一段)时,余老师设 计了这样一个任务:给这段文字所 描绘的画面进行诗意的命名。
细细品读上面设计的两个问 题,我们会对余老师提出的“理性 的思考,诗意的手法”的课堂境界 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先解读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单 就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我 们所有教学《济南的冬天》的教师 都会设计这样的问题,但我们的设 计往往又都是“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把 这样一个问题与余老师设计的问 题进行比较,我们就不得不惊叹和 佩服余老师精湛的教学设计艺术, 就能更好地领悟余老师的“提问精 粹实在,学生活动丰富”的教学理 念。
如果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最 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这样 一个问题展开教学,根据学生小学 六年的阅读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 能知道要抓“特征”,一般都要到文 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去寻找,通过 快读浏览,合作讨论,大致都能捕 捉到“温晴”这个关键词。这样一 来,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就会遇到问题,思维过 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无法得 到充分的展现,思维能力就不能得 到有效的训练。
而反观余老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他将课文中带有济南冬天 特征的六个词语全部列出来,逐 一让学生去思考辨析,再通过讨 论交流使学生产生激烈的思维碰 撞, 一步一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 深入,最终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 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虽然都讲 了济南冬天的特点,但其中的五 个词语概括的只是济南冬天某一 个方面的特点,而不是济南冬天的 根本特点。比如“奇迹”只是讲了济 南冬天不刮风的特点,“有山有水” 讲的是济南城市的景物特点,而 “宝地”、“慈善”、“理想的境界”这 些词语都是在“温晴”的背景下展 开的对济南冬天的描述,所以,最 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的应该是 “温晴”两个字。两相比较,我们便 会发现余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 其一贯倡导的“理性的思考”。“理 性的思考”应该就是这样一种境 界:通过一个极具迷惑性、极有思 维价值的问题设计,通过激烈的思 维碰撞, 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 向深入,引入文本的深处,进行深 度阅读,深入思考。
如果说以上这个问题的设计 充分凸显了余老师“理性的思考” 的理念,那么第二个问题的设计与 处理则充分彰显了其“诗意的手 法”。精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一段,给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进 行诗意的命名。这样的一道训练 题,从阅读能力训练点上看主要是 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用一句 话或一个短语概括一段文字的主 要内容。但余老师在设计这个概括 训练题时,题目中用了“画面”一 词,这就在强调概括之外,还突出 了审美与欣赏,因为“画面”是视觉 艺术,只有懂得审美欣赏,才能更 好地进行概括,同时强调语言表达 要具有诗意。从本质上说,语文就 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 何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富有文采,具 有诗意,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 任务。那么,余老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设计,则将上述的概括能 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富有文采的表 达全部蕴含其中。而这样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在进行语 段内容概括时,都能够注重突出画 面的美感和语言的文采。例如学生 所概括的“雪的披纱”、“水纹花 衣”、“山姑娘的发饰”等等,在表达 上都讲究文采,富有诗意。在学生 反复思考、充分表达之后,余老师 又进一步总结提升,给出自己的答案“小雪初霁”、“雪后斜阳”予以示范,让学生在课文的朗读中再进一 步想象画面的意境,体会文章的表 达之美。
教研之余,我经常琢磨余老师 关于语文教学的三十字语录:“教 学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实在,品读 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 累丰富。”每听一次余老师的课,我 对这三十字语录都有一次新的认 识,也就都有一次新的收获。
先看《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 中第一板块“文意理解”的一个片 段:余映潮老师首先呈现学习任 务:“宝地”、“温晴”、“奇迹”、“有 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 这几个词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 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然后学生沉思默想找答案,接 下来学生两人或三人之间开始议 论,最后交流结果。
师(悠悠地):对,还应该有话 说。他的答案属于简单答案。
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可余老 师似乎并不罢休,一句“下面还应 该有话说”引起了整个会场台上台 下会心的笑声和教师们的热议。一句非常普通的话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应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 思: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出现类似回 答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大多是这样 的情形:教师迫不及待地说“很 好”、“很正确”,或者追加一句“为 什么?”现在看来,这两种做法都不 是最巧妙的处理。要么因仓促肯定 而有失深度,大部分学生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因连续追问而显得零碎,教学过程成了“满堂 问”。
余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们,教学 引导不仅是手段,更是一门艺术。所以,教者的每一句引导都要对启 迪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规范 学习方法有帮助。“下面还应该有 话说”看似简单,甚至有教师撂担 子的嫌疑,但却包含丰富的信息:你的答案还没有说完,你一定可以 说得更好,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这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充分信任,也 是对学生答题的要求和指导。这该 是一句多么智慧和温暖的引导啊, 它似一双妙手拂过学生的心弦,把 信任和要求化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也在课堂、会场奏响一段和谐美 好、令人心动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