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有没有哪位同学到过黄河,领略过黄河胜景的?
师:是啊,行走在自然和文字中,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老师也很想去看看黄河,尤其是壶口瀑布,甚至都开始构思自己的游记该怎么写了。不过我却遇到一个难题:汹涌的河水要从五百米宽的河道通过四十多米宽、落差三十多米的深沟,该用怎样的句子形容呢?能不能用一个精当的动词表述呢?
生:我是借用了梁衡文中的这个词。河水突然遇见四十多米宽的深沟,落差大,有些猝不及防。
师:这位同学和梁衡的文字产生了共鸣。的确,梁衡在写雨季壶口的时候用了这个动词。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话?
生(读):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师:读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时,我就在想,梁衡写壶口瀑布怎么不用“落”这个动词呢?
师:同学们看一下,李老师现在是怎么从讲台上下来的,能用一个动词描述吗?
师:好。我们既没有用“落”,也没有用“跌”。那我现在是怎么下来的?
生:老师第一次下来时,是有心理准备地走下来,但第二次下来时,可能是在想什么,没看见,就像壶口瀑布一样,跌下来了,很突然,没有准备,很急促。
师:的确,我眼睛只看着同学了,目标非常明确,只顾往前走,所以没有顾及下面,对吧?那么文中用一个“跌”字能表现出黄河水的什么呢?
师:那“飞流直下”时,可不可以说“疑是银河‘跌’九天”?
生:二者的视角不同,表现的力度也不同。庐山瀑布呈现的是仰望所见的轻盈、优雅、飘逸,用“落”,更有美感。
师:你看,这个动词用得多精妙!谁再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冲”,即使前面有阻碍,黄河还是会前赴后继地向前。
生:“跌”“吸”“灌”“冲”这几个动词写出了黄河在此时此地的汹涌强势。
生:还突出河水险急迅猛、气势磅礴的冲击力和重量感。
生:作者在写枯水季时,也用了精妙的动词。比如,“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师:老师想把这段文字缩略一下:“其势如千军万马,撞向石壁,排排横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这样好不好?
生:文本的描绘就像镜头在一点点推进,显得非常有层次感。
生:“挤着” “撞着” “左推” “右搡” “前呼” “后拥”,有横向和纵向的动态感,而且画面感更生动、更形象。
生:第 4 自然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里用了“吸”“冲”“跌”“碎”等动词,非常形象。
师:这位同学分享的句子中,反复用了五个“跌”,两个“碎”,动词是否用得有些单调呢?
生:我觉得不单调。正是这种反复运用,更强调了河水跌槽时的惊险力度,有紧锣密鼓之感,而且特别有节奏感地呈现出了河水坚韧不屈的特点。
生:从这些动词中,我可以想见黄河的气势很大,也能感觉出作者被黄河震撼到了。
生:不单调,因为壶口瀑布是一层一层下来的,“碎成点,碎成雾”,更有层次地说明了先是变成点,然后变成白色的雾。
师:就是说,在前行的路上无可阻遏,有阻遏也要超越,宁可粉身碎骨!对吧?
生:我分享的是这句:“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因为壶口太小了,根本容纳不了五百多米这个声势浩大的瀑布,所以自然就有一些水流流向壶口旁边。
师:这位同学分享的也是枯水季的壶口瀑布景象,那么将这段由一系列动词组成的句子删除,或者说删除这个画面,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此处视角落在龙槽的边沿,不是被壶口吸纳的水源,而是两边的细流。
生:此段所描绘的不同于前面的上游河面的雄壮感和河水跌槽时的惊险感,相对而言更柔和。
生:“夺”“乘”“进”“折返迂回”“散”“钻”“觅”“淌”“夹”“打(旋)”这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河水流动不尽相同的优美态势,以及面对阻遏和障碍时各种超越的态势。
师:刚才同学们所分享的动词,体现了这个河水本身流动的情景,还有拟人化的行为。文本中还有没有哪些动词运用得恰当精妙、别具风格呢?
生:第 5 自然段中,“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生:还有一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师:这两句里面有四个很特别的动词,它们是——生:“凿”“旋”“切”“剁”。
师:我们一起尝试模仿一下这四个动作——(生模仿。)
师:老师想把“旋”和“凿”这两个动词换下位置,可不可以?
生:“凿”是有一个冲击力的动作,而且出现的形状不规则,所以是“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后面“旋”是圆形旋转运动,所以才会出现光溜溜的大坑。
师:说得好!这位同学联系生活经验,而且能回归文本,结合与动词相配合的词来回答,好习惯!那“切”和“剁”呢?我们模仿一下“切”。
师:我们看,这几个动词就将无形的水描绘得像刀像斧一样,慢中有快,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悠长岁月中的黄河水,恰若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刚才我们以动词为切口,领略了壶口瀑布的壮观磅礴,而且同学们还通过品析动词,分享了黄河印象,概括地评价了黄河的性格与精神。
师:我们在写一篇文章,尤其是在写游记的时候,往往只写我们眼睛看到了什么,而后描述一下留在心中的印象,我觉得还不大充分。我们来看课文,作者梁衡在刻画壶口瀑布的形象时,不仅仅是通过精当的动词来呈现,还通过作者的内心活动感受和想法表现出来。大家认同吗?谁能举个例子?
生:认同。文中第 2 自然段的“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急慌慌地扫”“匆匆逃离”“回望”“不住地跳”,可以看出想看又不敢多逗留、又喜又惧的内心想法,后来还心有余悸。作者一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衬托出黄河的气势磅礴和惊心动魄之美,也表达出对黄河的敬畏。
师:这位同学撷取的动词明确而典型,还配合以副词,带我们体会了当时作者的念想,以及黄河带来的震撼!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在某种情境下也产生过这样的行为和心理呢?
生:准备坐摩天轮的时候,我听着声音从上面冲下来时,我也是匆匆逃离,然后还不时地回望,看着他们飞速地旋转,我的心也不住地跳。
师:捕捉和作者相似的感受,表达得好!而且“冲”这个动词还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摩天轮前行速度之快。回到文本,还有例句吗?
生:文中第 4 自然段:“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这里写出了作者看到黄河不同势态时的感想,从中体会到了黄河蕴藏的丰富感情。
师:你这么一说,我忽然觉得,一朵花也浓缩着一个世界,兼容着生命的不同姿态。谢谢你给我的灵感!
生:我觉得还有第 5 自然段中“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句话,我认为其中渗透着作者的一种思想,宽厚不等于软弱,不可以任由着谁欺负,到不可忍时,一定会有反抗。
生:它可能是柔和的,但它并不软弱。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海纳百川,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品质。
师:你帮助我们感受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所以作者在段尾补充了一笔——
生:“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师:是啊,黄河水就这样把壶口的位置改变了。可见,所谓的到达是相对的,前进才是永恒的。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能引起人们的思想。”作者借助黄河,在传达着怎样的思想呢?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生: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重重困惑,应该学习黄河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就有这样的精神。
师:确实,“河不经许多磨难不成黄河,人不经磨炼也难‘成人’,成为英雄”,一个民族亦是如此。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一点上我们能达成共识吗?
师:虽然我们未见过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但这节短课,我们以动词为“壶口”,领略了黄河的非凡景象和性格精神,以及梁衡文字的跌宕和浑厚。当然,我们课下还可以从形容词、副词、句式、正侧结合等其他角度,对《壶口瀑布》作进一步赏析。刚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行走在自然和文字中,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通过学习本文,你们觉得,如果我们再出去旅行,应该如何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呢?
生:要注意眼中的景象,要描绘心中的印象,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感悟。
师:概括得鲜明简练!《壶口瀑布》一文,给我们这样一个意识,我们在游览或者写游记时,只知道、只记录到哪(所至)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所见,即眼中之象(画面)和心中之象(性格、精神),并适当地融入我们心中之想(念想、联想、思想),进而写出心中之感(感觉、感悟、感情)。那么,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就都可以在路上了!清代文学家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希望我们在行走和驻足之间,能读懂天地自然的无字之书,并能以或汹涌澎湃,或清流婉转,或刚柔并济的文字写出或磅礴大气或潇洒飘逸的作品,借助那个“象”,融入所思所感,抒写我们的少年“心”!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