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重点和《10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教学重点:
本单元都是有关“理想与信念​”(主题)的文章。
语文要素:
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习作要求:
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图片​

《10古诗三首》
1、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立意深远,表情达意含蓄深刻。三位诗人借咏叹马、石灰、竹石,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2、查阅诗人李贺、于谦、郑燮的生平,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一、《马诗》
1、(相关资料)诗人简介:
​ 李贺,唐代诗人,作诗善于驰骋想象,多用神话传说,诗境新奇瑰丽,在诗史上独树一帜,有“诗鬼”之称。他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又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7岁能辞章,15岁可比肩当世大家。却因怀才不遇,长期的抑郁感伤,年仅27岁就英年早逝。
2、《马诗》主题:
诗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3、诗意: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的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戴上黄金装饰的络头,飞快奔跑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4、写法:
前两句(写景):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描写了边塞大漠空旷荒凉的景色。后两句(言志):借马儿戴上金笼头肆意驰骋,寄托诗人渴望像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二、《石灰吟》
1、(相关资料)诗人简介:
于谦,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和诗人。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他12岁时看到工匠采石炼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石灰吟》。于谦一生为官清正、不畏强权、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久经沙场,功勋卓著。于谦死时,家中无任何值钱之物。后感念其清正,朝廷将其厚葬于西湖岳飞墓旁,为世代所敬仰。《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2、《石灰吟》主题:诗人以石灰作比,托物言志,通过描写石灰的锤炼过程,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志向。

3、诗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4、写法:
前两句(状物):描写了石灰从千锤万凿开采到烈火焚烧制作的过程。(暗示心声: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后两句(言志):借石灰的“浑不怕”“清白”,喻诗人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志向。

图片​
三、《竹石》

1、(相关资料)作者简介:

  郑燮,号板桥,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竹石》是他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一首诗。郑燮家境贫寒,但学习相当刻苦,考取进士后曾做过两任县令,任职期间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后辞官卖画为生。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有关他的逸闻趣事流传民间,妇孺皆知。为纪念这一平民县令、百代宗师,范县、兴化、潍坊均建立了“郑板桥纪念馆”。

2、《竹石》主题:

诗人借赞美竹子的坚韧顽强,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志向。

3、诗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4、写法:

前两句(状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子立根破岩依旧坚韧顽强,傲然挺立的品性。后两句(言志):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课后题三:

1、《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

《石灰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的志向。

《竹石》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志向。

2、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分别借马、石灰、竹子来表达诗人的志向。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3138.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4月 1日
下一篇 2024年 4月 1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