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七下12课)拓展教学

卖油翁》节选自欧阳修晚年所著《归田录》。作为经典篇目,它长期被选入语文教材,最早的版本是由叶圣陶等编写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统编教材则将其编入了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讲述的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卖油翁》是一篇笔记体小说,当然,教材用“故事”来表述也没有错,因为“小说离不开故事,而只要有故事,就一定会有小说。小说是那些杰出的叙事家在对故事有了深刻领悟之后的大胆而奇特的改写”[1]31。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尝试以这篇小说为例,上一堂拓展探究课,引导学生探究故事是怎样转化为小说的。

  选择《卖油翁》作为教学材料的原因有三。首先,全篇只有135个字,如此短篇幅的文章容易让学生上手。其次,该文叙事简洁而生动,人物少而个性鲜明,意蕴丰富,小说的特征十分明显。最后,欧阳修《归田录》所记为“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可见,这在作者当时听来也就是个小故事,但经过作者“在对故事有了深刻领悟之后的大胆而奇特的改写”就转化成了小说,这样的文本适合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一、因果链:把握因果转化,读懂小说情节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首先让他们从最基本的记叙要素入手,搜索故事信息,根据故事信息概括、复述故事,从而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这样的故事叙述类似街谈巷议的一则消息,而这样的街头消息往往是很多作家小说写作的开始。

  但是,“小说展开的只能是情节而非故事”[2]169,因此,对于一篇笔记体小说,我们需要从情节的角度去阅读。那么,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呢?孙绍振先生认为:“任何情节都是一种因果转化的过程。”[3]270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理解这是一篇小说,必须让学生把握文章各个事件、片段之间紧密联系的“因果链”。而这一“因果链”恰恰是学生容易在概括、复述环节忽略的。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小说“因果链”的体验,笔者设计了两个语文活动。

  活动1:请你使用原文中的语言,通过鱼骨图梳理故事情节(如图1)。

  图片

  学生用原文中的语言完成这个鱼骨图的过程,就是对文意的理解过程,也是梳理情节的过程。我们发现,在学生画出来的鱼骨图中,上面是陈尧咨的“言行事件”,下面是卖油翁的“言行事件”。也就是说,在故事情节梳理图中,我们看到了简单组合的一系列“言行事件”,却无法抓住这些“言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笔者设计了第二个活动。

  活动2:请你将“故事情节图”转化成“因果关系图”,然后再次复述故事。

  只有把“故事情节图”转化成“因果关系图”(如图2),我们才能发现这些“言行事件”之间存在的“因果链”。由于用语简洁,欧阳修展示给读者的只是人物的言行。其实高明的小说家都有这样的认识:人物的一切动作、语言、神态都是人物的心理暗示,人物心理是人物性格精神的最真反映。所以要把这些言行的因果关系说清楚,就必须走进文本,走进文本中看不到的、听不到的人物内心,即设身处地地想象人物当时可能出现的所思所想。如此,学生的再次复述就不再是简单的情节概括,而是一个理解情节“因果转化的过程”。

  图片

  通过梳理转化“因果转化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各“言行事件”之间并非随意堆砌,而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是一条严谨的“因果链”。探索“言行事件”之间“因果转化的过程”,正是阅读小说的艰难之处,也是阅读小说的乐趣所在,而这种乐趣,则是我们在听故事时少有的。

  二、人物冲突:把握情节冲突,读懂小说人物

  小说的中心是刻画人物,故事的中心是叙述事件。那么,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呢?孙绍振先生指出:“小说的情节无非是把人放在一个假定的情境中去考验。俗语云,无巧不成书,巧就是巧合,也就是通过假定来检测人的内在精神的可能性。”[4]129这里所谓的“考验”就是“情节冲突”,即小说是通过“情节冲突”将“人的内在精神”展现出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情节冲突”的这种作用呢?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

  1.发现冲突的形成。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情节冲突”在小说中的作用,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卖油翁》一文中最能看出“熟能生巧”的是哪个句子?卖油翁沥油的表演足以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作者为何还要耗费笔墨,描写陈尧咨呢?

  对于最能看出“熟能生巧”的句子,学生可以迅速从文中找到——卖油翁的沥油表演。但显然,如果没有陈尧咨,仅仅是卖油翁的沥油表演,冲突也就不会发生。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卖油翁和陈尧咨的相遇促成了冲突的发生。试想,如果没有了冲突,文章就只剩下作者街头看到的一场卖艺表演,这会使学生感觉到故事的单调无趣、平面呆板。所谓“好事多磨”“熟能生巧”的道理只有在“磨”的过程中,即只有冲突的过程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人物的性格”才会得到彰显。小说可以不讲明一个道理,但是必须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

  2.从“处理冲突”探寻人物性格。

  “人物如何处理冲突会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他们。如果冲突的目标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反应也能够反映她的性格。”[5]111前面的因果关系梳理图(如图2)其实也是人物的冲突图。从“处理冲突”的“这个人的反应”去“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带着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在这篇小说中,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的?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请你再次使用鱼骨图,试着绘制一个“人物处理冲突图”。

  学生经过思考,梳理“人物处理冲突”的言行后(如图3),就可以从中深刻认识技艺高超、骄矜暴躁而又通达爽快的陈尧咨以及身手不凡、神闲气定的卖油翁。“冲突的作用就在于迫使人物行动起来,强迫人物利用自身条件,以一种揭示他们自身性格特征的方式采取某种行动。人物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的麻烦是最能够彰显人物性格的东西。行动就是性格。”[6]26正因为欧阳修巧妙地选择了这两个性格迥异、地位悬殊的人物,并且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中相遇,才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精彩的冲突,以及冲突中显山露水的鲜明人物个性。

  图片

  有人考证这篇笔记体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在翻检史志和察看碑记中,未发现关于卖油翁的文献。据此看来,陈尧咨射于家圃,是实有其人其事;而卖油翁是实有其人,还是民间传说,还是欧阳翁的想象,就不得而知了”[7]。所以,卖油翁很可能只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基于此,我们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虚构卖油翁这一人物?显然,没有卖油翁,陈尧咨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说自话;没有了冲突,故事就会变得平淡,人物也就“立不起来”。

  “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人物和情景,冲突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的任务是塑造截然对立的人物并把他们放在一起,当他们相遇时一定会发生冲突。”[5]108所以,作家的工作就是设定“正确的人物和情景”,把“截然对立的人物”(比如陈尧咨和卖油翁)“放在一起”,那么,读者就可以等着享受那精彩的冲突带来的阅读乐趣。

  三、渴望与障碍:比较不同文本,把握增强冲突的方法

  “故事指的是一些前后相随的原始事件,情节指的是作者叙述出来的事件。”[2]163所以,作者在把故事转化为小说的时候,必然要对故事进行“重新叙述”,甚至“添油加醋”,增强冲突以让原来的“故事”更吸引人。

  怎样让冲突更激烈,让小说更吸引人呢?制造冲突的目标是重要的开始,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制造最激烈的冲突,你必须提高这些目标的筹码。要提高一个目标的重要性,就要让你的人物迫切渴望它。[5]112据此,我们也来看看欧阳修是如何提高“目标的筹码”,从而制造“最激烈的冲突”的。一般说来,因果转化直接导致了冲突和情节的推进与展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诱发人物言行原因的表述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情节的因果转化来探究小说增强冲突的方法。《卖油翁》这则文字,最早见于民间流传的《笔说》,后来见于欧阳修的《归田录》中。为此,笔者将《笔说》一书中的表述与课文中的表述进行对比,形成表1,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

  陈尧咨的“善射”“自矜”是后来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欧阳修开头就交代了人物的这一特点,而人物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后面冲突的必然。《笔说》的表述是“以射艺自高”,“射艺”到底怎么高,“自高”的程度如何,读者不清楚。而课文不仅指出了陈尧咨“善射”,而且指出了陈尧咨“善射”的程度——“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也就是指出了“自矜”和“当世无双”的射艺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能够想象这个“当世无双”的射手如何“自矜”。这种高度“自矜”的表现就是迫切渴望得到他人的夸赞。

  图片

  我们再看陈尧咨首次发怒的原因,《笔说》的表述是“释担而看。射多中”。还好,只是看看,看了也没什么反应。应该说,这样的“看”引起陈尧咨发怒的几率不高。我们再看课文中的表述:“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里作者具体设置了三根引发强烈冲突的导火线:

  ①怎么看的——睨,即斜着眼看,连个正眼也不瞧。

  ②看的时间——久而不去,一个卖油的看了还不走。

  ③看了之后的评价——但微颔之,即使“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却只是稍微点头赞许。

  相比《笔说》中的记叙,我们发现,课文中的每一条都是点燃这位“当世无双”而又“自矜”的射手怒火的种子。学生可以推测陈尧咨第一次责怪卖油翁的原因:一个卖油的老头也来看我这个当世无双的状元郎射箭,看了还不喝彩,只是微微点头,太看不起我了。分析“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一句,我们可以从说话的语气语调看到陈尧咨的怒火,也可以从一个“汝”,一个“吾”,两个“亦”中看到那种针锋相对的强烈冲突。

  学生在比较探究中体会了增强冲突的方法,理解了文章是如何从故事转化为小说的过程。“渴望+障碍=冲突”,一个越是“渴望”,一个还越是设置“障碍”,所以要增强冲突,就得一手增加追求目标的渴望,一手增加实现目标的障碍。

  四、展示经验:比较探究,体会小说展示的意义

  曹文轩教授说:“小说则呈现经验本身,将提炼——即将对经验的感受留给读者。这就好比是:小说呈现一幢住宅,而诗歌却只有对这幢住宅的感叹而没有住宅。”[1]35也就是说,在小说中作者类似“感叹”的情感评价尽量隐忍节制,要让小说中的这“一幢住宅”言说,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言说。这就需要发挥小说的展示策略。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展示策略的意义,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学生思考】

  1.关于概述和小说:和前面从六要素概括的故事相比,你更喜欢读课文还是更喜欢读概述文?为什么?

  2.关于人物形象:你喜欢作者直接告诉你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怎样的人吗?课文有没有直接告诉你,陈尧咨和卖油翁各是怎样的人?你是通过哪些内容读懂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的?

  3.关于主题:你喜欢作者直接告诉你小说中的主题吗?《卖油翁》想要表现一个什么主题?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问题1指向六要素故事的概括叙述和小说具体展示的不同功能。教师的设问不是要分出学生的优劣,而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

  问题2、3分别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展开探究。一般的读者都不喜欢作者直接告诉结果,他们喜欢自己进入作者为他们建造的“这幢住宅”里“参观体验”,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说出自己的感受。当然这种结论或感受必然结合了小说“展示”部分的内容,比如这篇小说人物精彩传神的言行描写等。探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在小说中“你不能简简单单地告诉读者,你必须把这一切充分展示在他们的眼前”[6]35。“展示”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和小说中的人物感同身受,才能体验深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展示”对于阅读的意义,笔者设计了以下探究活动。

  “展示”的“烦恼”:请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阅读参考资料展开探究。

  话题一:关于“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有几种理解?依据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观点不一的现象?

  【参考资料】

  郭莉莉、董林的《卖油翁谦虚吗》,李多发、陈兵生的《向〈卖油翁〉讨个说法》,汪洋的《卖油翁是在找茬吗——〈卖油翁〉人物形象别解》等。

  话题二:关于“睨”字的理解有几种?依据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观点不一的现象?

  【参考资料】

  时侠峰的《〈卖油翁〉中“睨”字浅见》,李斌的《“睨”就是“斜着眼看”吗?》,葛筱宁的《再辨卖油翁的“睨”》等。

  经过探究,学生会发现,每一位读者都会根据小说所“展示”出来的部分“自圆其说”,从而真正理解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意义所在:正因为小说“展示”的仅仅是部分,所以才有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和作家一起完成小说,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学生也会在梳理每一篇文章的观点和依据时进一步理解,读者所有的观点都来自小说“展示”出来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李尔王”。从而了悟小说解读“多元有界”的特点。也正因为小说长于“展示”而不是告诉的特点,才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烦恼,同时也带来了阅读的乐趣。

  “讲故事、探听消息,是人的本能”[1]31,而怎样把故事变成小说,却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这种转化的规律和魅力,对于小说的阅读和写作应该都是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71356.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3月 19日
下一篇 2024年 3月 20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