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师:中国幅员辽阔,美景颇多,而且每一处名胜都与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寒山寺、黄鹤楼,譬如白帝城。人们之所以不远万里苦苦寻觅而去,不过是因为萦绕于心头的那几句熟悉的诗文。庐山之所以名扬天下,也是因为在其山脚曾住过一位辞官归隐的文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陶渊明于庐山脚下写就的诗歌《饮酒》。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展示的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
生:(边看大屏幕边读)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沦落的仕宦家庭。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时官时隐。后任彭泽令,终因不满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势,在405年他41岁时弃官归田,再没作官。死时63岁。陶渊明现存的作品有诗120多首,辞赋3篇,散文6篇。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师:读得很好,请坐!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这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犯了一个小错误?
众生:他读错了一个字,应该是“谥shì号”。
师:大家听得都非常仔细,(将“谥”字写在黑板上并标好音)谁能说说“谥号”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人死后的称号。
师:确切一点说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称为“谥”或“谥号”。那“私谥”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私下的谥号。
师:陶渊明41岁归隐田园不再做官,所以死时朝廷也没有给他封号,而是他的朋友、亲人因其一生气节操守而称其“靖节”。你还知道关于陶渊明的哪些事?
生:我知道陶渊明做官的时候有一次上级来视察,让他穿好官服站着迎接,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就辞官回家了。
师:在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究竟是多少,值得用千年的时光铭记它的重量?不过我们真的要感谢那个乡里小儿,是他让中国的田园从此沾染了一缕菊香。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触摸这从酒杯中流淌出来的文字吧。请同学们先自读一遍诗歌。
(生朗读,师巡视。)
师:好,我们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其他同学听听他的字音是否准确。谁来试试?
(一生主动朗读。)
师:你的声音很好听,请坐!大家看看他读的字音有和你不一样的吗?
众生:没有!
师:诗歌,既有诗的隽永,又有歌的韵律,因此,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读出音韵美。这首诗作为田园诗歌的名篇,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语气语速来读呢?
众生:(七嘴八舌)缓慢的,舒缓的。
师:很好,那么作为一首五言诗,它的节奏又应该怎么划分呢?
众生:二三!
(屏幕展示:诗歌内容及节奏划分。)
师:好,我们就按照刚才总结出的这几点要求大声地再自读一遍诗歌。
(众生大声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做一下朗读示范?
(一生主动朗读,大家鼓掌。)
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他停顿读得挺准,感情也挺好,就是速度太快了。
师:那你给大家读一下吧。
(众生笑,该生朗读诗歌。)
师:好,请坐。大家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速度掌握得挺好,但没有前一个同学读得有感情。
师:看来两名同学各有所长,那就让我们吸取他们的优点一同来读一遍吧!
(众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师:大家感觉读得怎么样?
(众生笑,有人小声说:“挺好”。)
师:老师也觉得确实不错,给自己点掌声吧!
(大家鼓掌。)

师:诵读让我们初步感知到诗歌的韵律美,希望同学们通过翻译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蕴美。现在,小组合作,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
(众生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师巡视并倾听同学们交流的内容。)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翻译起来难吗?
众生:不难,书下注释都有。
师:那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翻译一下吧,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她的翻译与你的有什么不同。
(一女生主动翻译。)
师:她翻译的有和大家不一样的地方吗?
(众生纷纷表示没有不同之处。)
师:诗歌的意思我们已经理解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众生抢着说:“诗里根本没写酒”。)
师:大家的观察力都很敏锐,那为什么明明诗中没有酒,题目还叫“饮酒”呢?
生:我以前看过资料,好像是陶渊明喝完酒之后写的诗,一共写了二十首,这首诗是第五首。我记不太清了。
师:(笑)你记得很清楚。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大屏幕上的资料,然后说说资料为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屏幕展示《饮酒》序文,略。)
生:这段文字说的就是陶渊明每天都喝酒,喝完酒就写几句诗,他以饮酒写诗为乐趣。
师:嗯,的确如此。人们说文人的体内有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是酒。泪酝酿为心中的诗情,酒挥洒为笔下的文字,于是诗歌便氤氲出了酒的醇香。现在我们就来一同品味这洋溢着酒香的文字吧。首先,看诗歌的前两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听不到车马喧?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可能是他住在庐山脚下,特别偏僻,没有车,所以听不到车马声。
生:(主动站起来)不对,刚才翻译是说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听不到车马的声音。
师:大家可以先想一下,在古代什么样的人骑马坐车?
众生:有权有势的,当官的。
师:那么来来往往的车马,实际上说的就是来来往往的——(众生接“权势”)权势!大家看书下注释中车马喧带到底是什么意思。
(众生看书,然后说:“世俗往来的纷扰。”)
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诗人表面上远离的是喧嚣的车马,实际上远离的是红尘中的是非和——(生接“名利”)名利!诗人结庐于喧嚣之中,却能宁静处世,不为名利所惑,根本原因就是——
众生:心远地自偏!
师:什么叫心远?
生:就是心灵远离名利。
师:还有补充吗?
生:书下注释说就是精神超凡脱俗。
生:陶渊明精神超凡脱俗,隐居起来,不追求名利,这样住的地方就显得偏僻了。
师:好,请坐。心若为空,便毫无挂碍,就不会为世俗所扰。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才是真正的隐士。
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住在深山,这便是诗人为我们诠释出的深刻道理。
(板书:心远地自偏——道理——深刻。)
师: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源于其生活的,从诗中看,陶翁每天都做什么?
众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如果你是画家,让你将这两句诗画在纸上,你会运用哪些色彩,画出哪些景物?
生:我会画菊花。
师:什么颜色的菊花呢?要注意运用色彩。
生:黄色的菊花,然后画一座高高的山,还有篱笆,还有一个人在采菊花。
生:我会画一座绿色的山,山上有一颗高高的松树,在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茅屋,然后周围有一圈棕色的篱笆,篱笆下盛开着一丛黄色的菊花。然后有一个人穿着白色的衣服站在院子里。
师:大家描述得可真美,绿意盎然的庐山,随风摇曳的菊花,宽袍大袖的隐士。这样的一幅图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众生:(七嘴八舌)安静、美丽、恬淡。
(板书:采菊……南山——景物——恬淡。)
师:水陆草木之花,(众生接“可爱者甚蕃”)那你有没有想过,陶渊明为何独爱菊呢?
(屏幕展示菊花的图片。)
生:菊花开在秋天不与百花争春,而且天气寒冷,可见菊花非常耐寒。
生:菊花开花的时候,最里面的花瓣也是闭着的,像君子一样特别有内涵。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菊花开的时候特别漂亮,所以陶渊明喜欢菊花。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菊花枯萎时是什么样子?
(众生沉默。)

师:它的花瓣不会被风吹落,而是——(一生插入:“啊,我想起来了,它干了之后成一团。”)对,在枝头上凝成生命的永恒。所以古人爱菊、画菊,也赞菊。
(大屏幕展示菊花的画片以及两句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师:由此可见,菊的清新淡雅让陶渊明欣赏,而它那种“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傲骨才更让陶渊明心动。
于是菊花和陶渊明便成了中国文化的传说。大家可以随意想象一下,陶渊明采菊花做什么?
生:泡菊花茶。
师:嗯,很清香。
生:做菊花酒。
师:有道理,东晋有酿菊花酒的风俗,陶渊明也爱喝酒。
生:摆在屋子里看。
师:(笑)院子里种菊花,然后屋子里也摆菊花?
生:可以做成干花冬天看,也可以夹在书里读书时看。
师:(赞扬地说)哦,想得很美。
生:(在座位里小声地说)菊花还能吃。
(众生笑。)
师:大家不要笑啊,《离骚》里有这样一句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花能吃啊。而且陶渊明真的吃菊,有一年重阳节他没酒喝了,就大把地吃菊花,幸好刺史王弘来给他送酒,于是就有了“白衣送酒”的典故。
师:吃着菊花瓣,品着菊花茶,饮着菊花酒,赏着菊花美,嗅着菊花香。诗人的这种采菊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能不能在诗中找到准确的词?
众生:悠然!
(大屏幕展示采菊的画片以及两个大字——悠然。)(板书:采菊……南山——心情——悠然。)
师:于东篱下采菊,悠然而见南山。这句诗历来颇受争议,有两个版本,一说是望南山,一说是见南山,你认为哪个更好?
生:我觉得“见”好,“望”就是刻意看了,“见”是无意地看。
生:我也觉得“见”好,“望”是有目的地看。
师:看来大家与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了,请看大屏幕。
(屏幕展示:“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绝句)师:“见”字不仅能体现悠然的心境,字面上也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诗人虽无意看山,但惊鸿一瞥间,山景尽收眼底。那么,诗人都看见了什么?
生:他看见了山气、飞鸟。
师:与偌大的庐山相比,飞鸟何其微小,为何一眼就看到了?
生:因为他在山脚,一抬头正好就能看见天上的鸟。
生:因为所有景色都是非常宁静的,只有这一群鸟在飞,是动的,所以一眼就能看见。
师:鸟是自然界中鲜活的生命。大家猜猜鸟儿白天做什么去了?
众生:(七嘴八舌)玩,找吃的。
师:奔波一天后,夕阳西下时回到家。看到倦鸟归家诗人会想到什么?
众生:他也要回家。
师:是啊,从污浊的官场回到宁静的田园。刚才这个同学说是一群鸟,从哪里看出来的?
众生:相与还。
师:“相与”是什么意思?
众生:一起。
师:那你猜猜这些鸟是什么关系?
众生:(七嘴八舌)母子,爱人,朋友,一家人,邻居。
师:看到鸟儿们携手同归,诗人会有怎样的想法?
生:他也想和家人一起回家。
生:他想和一些亲人朋友一起辞官归隐。
师:(表示赞同)后来诗人写下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去来兮辞》就抒发了他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之乐。
师:古朴的院落,摇曳的秋菊,葱茏的南山,归林的倦鸟,这便是陶翁心中清净美好的世界。此情此景之下,他悟到的真意是什么?
生:应该是田园很美,应该辞官。
生:他应该想到,官场很黑暗,人们应该回到自然中。
生:应该是告诉人们要远离名利,回到田园中。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份真意实际上便是诗歌的主旨了。
(板书:此中有真意——主旨。)
师:明明已悟到了真意,却为何欲言又止,难道是不愿意告诉别人?
生:不是,而是只要你到了这里,自然就能感受到他说的是什么了。
生:可能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师:怕说错了于是就不说了?
生:可能是吧。
生:老师,还可能是不用说,人们自然就知道他想说什么。
师: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生:对,就这意思。
师: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东晋时期世人重名利,文学重玄风,陶渊明其人其文其思想都不被当时人所接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懂我的人自然就明白我要说什么,不懂我的人我不说也罢。
(生点头。)
师:可见,千年前那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陶翁饮的不是酒,而是——(生笑接“寂寞”)寂寞,那醺醺酒意下流淌出来的文字,讲述的也是“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孤独。
(屏幕展示:课堂小结——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万方数据21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里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人完成了情、景、理三方面的巧妙融合。总的说来这首诗语言虽较为浅显,但其结构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背诵一遍诗歌!
(众生有感情地大声背诵,师巡视。)
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能看出大家对这首诗已经有了很多体会和感悟。
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但一杆竹管偶尔涂画的文字,却能雕镂山河,镌刻人心,这便是文人的魅力。让我们斟一碗诗歌的烈酒,在语文这一方天地中诗意地栖居,像千年前的陶翁品味人生的悠然!好,就到这里,下课!
点评
拿出看家本领上课
要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上得富有文采,必需丰厚的底蕴和富有文采的表达,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备的看家本领。
锦州市第八中学的李东平是一个热爱读书、内心洋溢着书香的年轻教师,她认为,只有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饮酒》一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李东平在日常教学中就善于引经据典,而且都是信手拈来,用得恰到好处,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文学、语文和语文教师的魅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大有裨益。比如《饮酒》中,后世对陶渊明的评价“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爱莲说》中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宋朝朱淑贞的“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一切都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所以下课后,大家还意犹未尽。老师们感慨:听这样的课是一种享受,没有丰厚底蕴的人学不来。学生们感叹:天天听这样的语文课多好!
让人感慨、感叹的还有李东平富有文采和富于变化的课堂语言,整句散句的交互使用、参差错落,使她的教学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吃着菊花瓣,品着菊花茶,饮着菊花酒,赏着菊花美,嗅着菊花香。诗人的这种采菊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能不能在诗中找到准确的词?……菊的清新淡雅让陶渊明欣赏,而它那种“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傲骨才更让陶渊明心动。于是菊花和陶渊明便成了中国文化的传说。
千年历史,岁月悠悠,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但一杆竹管偶尔涂画的文字,却能雕镂山河,镌刻人心,这便是文人的魅力。让我们斟一碗诗歌的烈酒,在语文这一方天地中诗意地栖居,像千年前的陶翁品味人生的悠然!
李老师从菊花茶、菊花酒、赏菊诗等与菊花相关的习俗和菊花的人格象征意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中国传统的菊文化,同时自然贴切地遣词用句,也彰显了一个语文教师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相当的修辞能力。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俯拾即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每天被这诗一样的语言浸润着,学生怎么能不喜欢语文?
《饮酒》一课没有斧凿的痕迹,而是循着诗人的写作思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富有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世界。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中,学生不仅了解了陶渊明的生活情趣,而且领会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超然物外的那份洒脱,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在这样诗意的情境中得以提高。
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目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正体现了两位教育家的主张,即抓住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个主要矛盾,处理好“教”与“不需要教”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教”好,然后学生才能“不需要教”。
我们相信,在《饮酒》这样充满语文气息的课堂上,学生一定会受到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熏陶,一定会爱上语文,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摘自《语文建设》2010.9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8952.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13日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13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