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铃响起后,我让学生看课件读书。读完一句原文接着读一句译文,读原文时要顺便记忆课件上标黄的关键字词的解释。
在正式讲新知识前,我喜欢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我把课件上的译文隐藏起来,让学生根据注释翻译句子。
巩固完字词,我每组提问一个学生,依次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以及结局的内容。梳理完故事情节,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分析人物形象。
我模拟秦王和唐雎谈判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从学生朗读的语气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1班很多学生都放不开,读得很平淡,神态,动作更是无法演绎到位。2班的同学反而演得很尽兴,语气,神态,动作都活灵活现。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积累四字成语,希望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做阅读题或者写作文时可以多点运用四字成语,让自己的表达更精准。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以提问的形式带领大家复习本课字词,大家依次回答。
课程的开始和结束都有复习巩固的环节,新知识的容量适中,今天也算是上了一节高效的语文常规课。
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每次分析人物形象都很难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四字成语。
或许我应该改变思路,不是我提供句子,而是把四个段落的任务分给四个大组。让每组学生从对应的段落当中找出句子,朗读出来并分析人物形象。
从老师提供句子转变为学生分享句子,虽然有点浪费时间,但这是必经过程。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分享,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及时做笔记,或许这样的学习效果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