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在单元编排上,第一篇精读课文是小古文《杨氏之子》,其风趣幽默体现在杨氏子的人物语言上,小小年纪就能委婉有礼地回应孔君平的打趣。第二篇精读课文是丰子恺先生的《手指》,其语言带着丰式幽默,跟他的漫画作品一样,意蕴淳朴。第三篇是略读课文《童年的发现》,其幽默有趣的地方就体现在展现作者想象力的语句中和人物语言上,是对前面两篇文章的回扣。
《手指》一文,深受老师们喜爱,只要展示时间在学期后半段,大概率都会选择《手指》。这个学期,我就听了大大小小场合的五堂《手指》第一课时的展示课,甚至,我也帮我们教研组的青年教师磨了一堂《手指》的第一课时。
从工作室研修活动开始上同一篇课文的连堂课之后,我每一次都在期待第二课时会上什么呢?尤其是自己也经历了连堂课的磨课,反复地调整修改,越发觉得要上好连堂课,课堂构成十分重要。以往的第一课时展示课,往往都是摘取最能体现教法和学法的部分进行展示,或者是舍去难教或者不可控的部分,装作自己会在第二课时教学。回过头觉得,第一课时的部分展示课多了些功利少了些实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向“点拨者”,要从注重传授知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我想这也正是学教方式变革的关键。
一、如何构建多重支架?
王海燕老师和马玲芸老师的单元学习任务为“品风趣语言,做智慧少年”,回顾《杨氏之子》中的智慧少年正是有着风趣的人物语言。而《手指》一文则要品读风趣语言。
王海燕老师的第一课时,老师与学生共同探究丰子恺先生风趣幽默的写作密码,搭建了学习支架:“拟人化的表达”“生活化的例子”,并完成了《语文作业本》第三题的对应部分。同时,关注语段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列举相关事例”,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王老师分两步落实:第一步提供句型“要( ),叫他( )。”引导学生勾连更多生活化的例子;第二步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文中有一句概括的话:“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学生化零为整,通过学习实践了解了语段结构,比灌输式、说教式的教更有效果,也为后续小练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这两个学习要点,王老师还依据课后题,提问学生由大拇指联想到什么人。王老师在学生提到“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时引导孩子们进行联想。孩子们很容易想到了默默无闻的人,而由默默无闻再发散,就想到了环卫工人、保安等职业。之后,通过学法迁移,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在学生分享哪些句子风趣幽默时,王老师又提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样的人。我思考,这是不是可以在学习提示中明确,在分享觉得风趣的句子时,也要分享联想到的人,这样能够弱化教的痕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如何运用多重支架?
马老师的课堂伊始,学习提示四让学生自学第四、五自然段,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三题的对应部分。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支架,学生的自学并不难,在汇报的过程中也能看到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
之后,马老师提问学生“丰子恺更喜欢哪根手指?快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学生自然把目光聚焦到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发现丰子恺先生并没有更喜欢哪根手指,而是觉得只要团结,根根有用,暨“团结才有力量”。
在总结完课文中心内容之后,马老师出示学习提示五,让学生选一个五官,进行小练笔,写在《语文作业本》上。在这一步,我觉得王老师第一课时搭建的支架,马老师便没有运用起来。
小练笔有要求,是“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所以第一步要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即王老师引导学生关注的课文语段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列举相关事例”,在第二课时可以继续巩固对课文语段结构的感知,并在小练笔时形成一个生成性的评价要点。基于此,第二步要选择一个五官,再决定它的特点,围绕它的特点列举相关事例。如,选择鼻子,写其娇气,事例可以是一旦生病就罢工,让嘴巴来承担呼吸的工作;一旦闻到特别丑的气味,就忍不住恶心、逃跑;一旦收到外力碰撞,就要流血等。
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选择五官,全班交流“你想写的五官的特点是什么?”同时进行评价引导,尽量往拟人的特点上靠,方便事例的选择。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相关事例的讨论,紧接着全班交流,思维碰撞。最后,落笔成篇。当我们反馈成篇的小练笔时,我们要通过第一课时的“拟人化的表达”“生活化的例子”作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再修改。
这个小练笔是有难度的,但也是对这节课最好的反馈,可以把第一课时搭建的支架,完全运用其中。
三、课堂如何分配?
听了《手指》之后,我很庆幸,我们当时选择的《跳水》一文,可以在学法上有一个提升,从第一课时的“抓关键词句”“补思维过程”到第二课时的“抓关键词句”“补思维过程”“悟人物品质”,学生的学习内容层层递进。而反观《手指》一文,第二、三自然段的结构较为一致,都是从某一根手指的外形到特点到相关事例。尤其是相关事例有出现排比的句式,并且以短句居多。因此,在我们教研组磨课时,这里的学法有三个:“拟人化的表达”“生活化的例子”“节奏感的语言”。并且在朗读课文上,花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去感受丰子恺语言的风趣幽默和简洁明了。但是,用这样的学法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因为到了第四、五自然段,事例变得更为具体,不再是多个罗列了。因此,看到王老师和马老师舍去了“节奏感的语言”,我也觉得十分合理。
我思考,第一课时能不能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就进行小练笔呢?第二课时能不能在学习了第三、四、五之后,完善自己的小练笔呢?连堂课是不是也依然要每个课时都有学法迁移呢?或者说,我第一课时进行小练笔算不算是学法迁移呢?连堂课的展示还需要我们真正以实用的角度去思考设计,让展示课走进常态课堂。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