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3课《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不懂就要问》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本套教材编排中的第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不同,略读课文的学习是把从精读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略读课文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明确了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默读课文”提示阅读的方式,“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提示了阅读的内容和指向。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的两个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按要求进行。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理解的深度则有所下降。

《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记叙文,9个自然段,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写的是私塾里上学的事,当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先生的教学形式都具有时代色彩,与现在学校上课的情景相差甚远。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如跟学习有关的词语“私塾”“戒尺”“挨打”,描写课堂上学生读书的词语“咿咿呀呀”“摇头晃脑”,还有虽语言通俗却蕴含道理的孙中山所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通过自主阅读感悟,同伴交流碰撞,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实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阅读、概括提炼、质疑提问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小组交流时也有了较好的表达意识,且在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上,也因经过《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关注新鲜感的词句有所感悟,这均是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有力保障。但因为是第一篇略读课文,学生第一次进行全篇的自主学习,故,教师还是需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时刻注意方法上的引导。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诵、例”等11个生字,重点关注“挨”的正确认读。

2.发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默读课文,能运用说清起因、经过、结果及借助插图的叙述方法,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质疑提问、合作学习等方式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并积累。

 

教学重点:

1.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

谈谈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理解,并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

由石钰涵同学为大家带来今天的课前演讲《孙中山的故事》。通过今天的小故事,你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孙中山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了吗?课前演讲对接学习内容。

二、激趣导入

1. 刚刚我们听了孙中山先生乐于助人,以身作则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来认识他。课件展示孙中山先生的图片及简介,同学说说对孙中山的了解。(基本信息,后人评价)

学生1:孙中山可真是太厉害了,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学生2:我还知道孙中山曾经去日本留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革命军事学校。

图片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不懂就问的故事。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民主导学

(一)质疑课题,发现不同

同学们,这篇课文的课题和我们之前学习的课题有什么不同?(预设:带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这是我们本册书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泡泡内给我们提示了哪些略读的方法。

生1:略读课文可以不用一字一句的读,只要粗略读一读,知道文章的意思就行了。

生2 :如果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过,或者根据上下文猜一猜他的意思。

课件出示:①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②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说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几点阅读要求。

生1:我觉得第一点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且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生2:我来补充,第二点是:把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并且积累。

小结学生的交流:

①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③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学习策略:结合插图;事件要素;顺序词连接。简单概括)

图片
生1:(基本是复述课文内容)

生2:(利用关联词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生3:(用要素法简洁地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讲了孙中山在私塾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大胆问老师的事。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需要在每篇课文中落实四步法:给时间,用方法,勤练习,多表达)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请同学们仔细读文,勾画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圈出你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

生1 :大家好,我们是勤学组,我们认为第一自然段中有新鲜感的句子是“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和我们现在一点都不一样,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自主学习,可他们读书的时候是跟着老师一起读,还像唱歌一样。这里面还有个四字词语“咿咿呀呀”,这是AABB式的词语,我们可以积累下来。

生2:我来补充,“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这一句也和我们现在的学习不一样,我们学习的时候还要理解课文,有问题的时候,老师都会给我们解答,他们却要背下来,先生还不给他们讲。

预设一: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1.学生从片段中找到新鲜感的词语并理解。 私塾:旧时私人举办的一种初级学校。

2.咿咿呀呀:上课模式和我们现在的上课不一样,说明这里的读书形式很新鲜。

图片
生3 :大家好,我们是向上组,我们组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是“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从这句话中,我可以看到孙中山很勇敢,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壮着胆子问了老师。

生4:我还有补充,在第三自然段:“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这也是个有新鲜感的句子,这里有两个成语:鸦雀无声和摇头晃脑,我们可以积累下来。鸦雀无声说明同学们都被孙中山突然的提问吓呆了,不敢出声。

预设二: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1.新鲜感词语理解:摇头晃脑,鸦雀无声

2.对比“咿咿呀呀”到“鸦雀无声”启发学生体会。

(这里和前文进行了对比,凸现了同学们看到孙中山提问时的震惊。)

图片
生5:老师,我找到了一个具有新鲜感的词语“戒尺”,戒尺是什么呢?

生6:我知道,戒尺就是古时候老师用的教鞭,你看课文的插图中就有,老师手里拿着的就是戒尺,谁不听话就要打他的手。

预设三: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1.理解新鲜感的词语:戒尺 厉声

2.感受到私塾的先生很严厉,孙中山和同学们有时还要挨打。

生7:我们是学习组,我们找到的具有新鲜感的句子是: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一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告诉了我们孙中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他有问题敢于问老师,并且他特别爱学习。

预设四: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孙中山认为读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大胆问老师。

2.通过对其他同学不主动探求,按部就班学习行为的侧面描写,突出表现了孙中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大胆质疑是一项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写作手法指导:

像这样的侧面描写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写作中去。例如:想表现一位同学爱读书时,可以通过描写课后其他同学玩闹的表现,从而突出这位同学热爱读书的好品质。

(五)自主探究,理解文意。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1: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大胆问老师。

生2:我来补充,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不懂装懂,要向孙中山一样遇到不懂的就提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直到弄明白为止。

课件出示:孙中山为了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六)积累分享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勤学好问的道理,还积累了很多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私塾 戒尺 厉声 挨打
咿咿呀呀 糊里糊涂 摇头晃脑 一字不漏 鸦雀无声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图片
(七)推荐阅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生活中要不懂就要问,课后我们还可以读更多名人故事,给大家推荐阅读《中外名人故事》,向名人学习更多好习惯、好品质。
图片

 

四、堂清检测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1默读文段,边读边用横线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

2你觉得沈括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我将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交流探讨为主,老师的点拨提醒为辅,完成了课文的自主学习。其中,成功的小组合作使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与精彩,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使得每个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学习中去,并学有所获。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阅读提示的学习中发挥孩子的自我组织能力,放手让学生自行罗列学习要点,关注学生的发言与表现,充分补充。

第二,小组交流时教师先倾听,再介入,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第三,特殊重点问题集中出示,不分步解决,培养学生综合叙述的能力。

第四,课前演讲要指导孩子精心准备,“讲”“演”结合,树立自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60390.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5月 20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20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