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六下第三单元)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出散文的层次

——六下第8课《匆匆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陈德兵  点评:王崧舟

【课堂实录】

一、述说自己的感受

师: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钢琴曲《眼泪》缓缓响起,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谁来谈谈,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很宝贵。

生: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尤其能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生:逃去如飞。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灵。现在,请大家赶紧读一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时间逃去如飞、一去不返的?

(学生自由读书,批注,思考。)

师:谁来说说?

生:作者通过写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来写时间是怎样飞逝的。

师:比如?

生:洗手、吃饭、睡觉、叹息。

师:说得俗气一点,就是吃喝拉撒睡。

生笑。

师: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当把时间和事情捆绑在一起时,就能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生:作者还通过写太阳的变化来写时间逃去如飞。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

生:在第三自然段,作者用了“跨”“飞”“溜”“闪”这些表示动作很快的动词来写时间逃去如飞,而且怎么也抓不住。

师:读这些词语,让你感觉时间就像什么?

生:像流水。

师:悄然无息。

生:像风。

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像影子。

师:你的想象很有诗意。

生:像天边的飞鸟。

师:有意思!我的感觉啊,你看他会跨会飞,伶伶俐俐地,真像个可爱的小精灵。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一段,好吗?

师:(朗读)去的尽管去了,

生:(接读)来的尽管来着;

师:(朗读)去来的中间,

生:(接读)又怎样地匆匆呢?

师:(朗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生:(接读)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师:(朗读)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生:(接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师:(朗读)于是——洗手的时候,

生:(接读)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师:(朗读)吃饭的时候,

生:(接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师:(朗读)默默时,

生:(接读)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朗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

生:(接读)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师:(朗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

生:(接读)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师:(朗读)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生:(接读)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师:(朗读)我掩面叹息。

生:(接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大家看,作者就是通过对生活中这些琐事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是那样来去匆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分明感受到,作者多么想——(作挽留状)

生:留住时间。

师:时间留得住吗?

生:留不住!

师:所以作者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师:对啊!作者多么渴望我们的日子能够一去再回!但是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你能不能举例证明时间一去不返?

生:昨天过了星期天,下周再过星期天,已经不是这个星期天了。

生:这节课上完了不可能再同样上这一节课了!

师:很好的两个例子。现在这一秒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现在这一分钟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现在一个小时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童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青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一生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的生命跟这时光一样,也是一去不返啊!作者知道时光一去不返这个常识吗?

生:知道。

师:那他为什么还要反复追问这个问题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去而再返啊!

师:作者心情怎样?

生:对逝去的时光感到无比留恋、惋惜!

师:(出示课件)请看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生:这是一个排比句。

生:有三对反义词。

生:这三样事物都能再来。

师:是的。这三件事物都能失而复得。那么作者写时间一去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

生:对比!

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三者能失而复得而我们的时间却不能!所以当作者看到燕子去了再来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燕子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当作者看到杨柳枯了再青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杨柳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当作者看到谢了的桃花再开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想:

生:要是我们的时间能和桃花一样一去再返该多好啊!

师:请再看大屏幕,我把第一自然段这样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生:像一首小诗!

师:对!谁能像朗诵一首小诗一样读读这一段?

生:(配乐朗读)

二、体会作者的心情

师:一般而言,只有老人才会对过去的时间发生感慨。作者写作《匆匆》时多大年龄?

生:20几岁。

师:你如何得知?

生:课文里有一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了。”意思就是作者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度过了8000多天了,用8000除以365,大约等于22,所以我推算作者写作《匆匆》时20多岁。

师:你很会预习!作者1898年出生,1922年写作此文。当时作者24岁不到,就已经对时间发出了如此感慨。但就这8000多日子啊,作者却把它比作——

生:“针尖上一滴水”。

师:作者的这24年光阴和时间的流比较起来——

生:微不足道!

生: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师:这个成语用得好!“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同学们,你的一生有几滴水?

生:四滴。(全班笑)

师:祝你长寿!(转向另一生)你呢?

生:三滴。

师:你用了多少滴?

生:半滴。

师:已经用了六分之一了!你感觉到什么了?

生:生命太短暂了!

师:你和作者一样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易逝。想到这里,作者心情怎样?

生:着急。

生:惶恐。

师:是啊,所以作者说他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其实,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的还不仅仅因为这。从文中再找找什么更让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

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作者对自己没有取得任何成绩而深深自责,恨自己虚度了年华。

师:作者想到生命是如此短暂,而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时光却什么成就都未取得。此时此刻,他心情一定非常自责,甚至有些悔恨,恨自己没有好好努力。大家还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作者开头和结尾都在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其实就是在表达他自己内心的渴望。

师:没错!开头结尾互相呼应,这种心情表达得更加浓烈。不过,大家有没有觉得,同样的问题,作者发问时略有不同呢?

生:我觉得开头问时,作者是真的很迷惑,而到了结尾时,作者似乎已经找到答案了。

师:你的感觉太好了。这就是读散文应有的姿态。大家继续说说。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读到这里,我感觉作者非常无奈,也感觉到作者在恨自己很无能、没有什么本事。

师:是的,此时的作者,觉得自己就是这大千世界里的一个凡夫俗子,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抓不住,只能随波逐流混日子。这也是一种痛苦,一种觉醒之后的痛苦。

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里我读出了作者的不甘心。他不愿意这样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不愿意白白过一生。我想,写完这篇文章后,他应该振奋起来了。

师:从这一段话里,那么多的疑问,那么多的反问,我们分明感觉到作者内心是那么杂乱、那么矛盾,甚至对自己有着诸多不满。下面,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我读问句,你们读答句。

师:(读)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生:(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师:(加)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生:(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师:(加)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生:(读)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师:(加)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生:(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意思是说我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带来。那“赤裸裸的回去”呢?

生:离开这个世界时什么也不带走。

生:(众笑)

生:(自己纠正)不对不对,是离开这个世界时什么也没有留下。

师:对!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平的”!大家发现没有,后面这两句的答句都有什么特点?

生:后面这两组问答都是用反问句作答。

师:改成陈述句如何?

生:语气显得很平淡了。

师:我们试试。(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生:(齐说)我连像游丝样的痕迹也没有留着。

师:(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生:(齐说)但不能平的,我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意思虽然没有改变,但是那种自责、不甘的心情却大打折扣了!最后这一组问答,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思?

生:我可以赤裸裸来到这世界,但是绝不赤裸裸的回去!

师:坚决果断!接下来,同桌合作,练习背背这一段吧!

生练习背诵。

三、发现作者的矛盾

师:同学们,熟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你没有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矛盾吗?

生:(静静思考)

师:谁发现了?

生:我发现:作者一方面知道要珍惜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又在浪费时间。

师:何以见得?

生:作者一天到晚跟着太阳茫茫然旋转,只是洗手、吃饭、默默、睡觉、叹息,他应该把时间拿来做点正事呀!

生:(鼓掌)

师:看来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你的确很会思考,抓住了关键!

生:我也觉得作者应该把时间拿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不要在那儿长吁短叹了!

师:既然知道了要珍惜时间,那就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对吧?

生:我有一个疑问:作者只要决心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可是作者为什么说“我能做些什么呢”?我感觉作者好像很悲观。

师:问得好!

生:我们预习时查了资料,朱自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已经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了,他发表了很多诗歌,而且只用三年就完成了四年的学业,但他为什么还说自己“连游丝样的痕迹也没有留下”呢?按照作者的想法,取得怎样的成绩才算留下痕迹呢?

生:我补充一点。作为一个24岁的年轻人,就算没有取得成绩,也是十分正常的呀!朱自清为什么如此苛求自己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问得很好,说明大家真正读进去了!我们要读懂作者,就必须设身处地,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去思考。《朱自清传》给了我们很好的解答,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出示相关文字)。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积贫积弱,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土崩瓦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取得胜利,但是各派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明争暗斗,新政权却在风雨中飘摇,同时,外国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先生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激荡,一心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大有一番作为。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犹如傀儡一般,在帝国主义的操纵提调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返顾南北,无一佳像。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痛苦,他困惑,他迷惘,他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他就像一个在深夜迷路的孩子,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

师:大家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原来朱自清先生那么痛苦,是因为报国无门呀!

师:好一个报国无门!

生:在朱自清看来,他所做的一切,与拯救我们的祖国、改造我们的社会比起来,是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

生:我感受到朱自清先生那时候因无能为力而产生的痛苦了!

师:是啊!作者那诗意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一颗痛苦的心灵啊!难道他不知道时间是一去不返的吗?

生:知道。

师:难道作者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吃喝拉撒、长吁短叹中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作者多么想努力、想奋进啊!但是——

生: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师:这就是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共同的写照啊!他们期望大有一番作为,但是却无从做起,“现在看不清,将来望不见,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那是怎样的苦闷和彷徨呀!让我们捧起书本,再次去感受作者的内心!

学生在钢琴曲《眼泪》中,诵读全文。

四、揣摩文章的写法

师:这篇文章如此短小,为何一问世就被广为传诵呢?除了文章里面饱含的情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文章的写法也获得了学者们的高度称赞。接下来,我们好好揣摩揣摩,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把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写得如此细腻如此动人的?

生:我觉得朱自清先生最成功的做法是,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捉摸不定的时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而又通过生活琐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具体了。

师:你总结得太好了!的确是,以前我们读散文,作家都是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上,比如,《走月亮》,就把情感寄托在——

生:月亮上。

师:《父爱如舟》,是把情感寄托在——

生:小船上。

师:但是,《匆匆》不同,他把情感融在——

生:时间里。

师:看似很虚的时间,却恰好与作者飘忽不定、矛盾反复的心情特别吻合。大家还揣摩到了什么?

生:朱自清先生还善于拿身边的实物来反衬自己的感情。

师:比如——

生:拿燕子、桃花、杨柳等事物来对比,表达自己对时间去而能返的渴望。

师:这些事物本身就是诗歌里常用的意象,特别容易唤起读者的情感,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比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比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拿这些美好的、去而能返的事物来对比,作者的惆怅就可想而知了。

生:朱自清先生还通过写自己的生活琐事,来突出自己的碌碌无为,从而表达出了自己的自责。

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的生活肯定远远不止这些,但是作者很讲究选材。如果朱自清先生写自己怎样努力奋斗、怎样刻苦学习、怎样认真工作,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或者说,这篇文章就根本不会诞生了。是吗?

生:是。

师:我们继续交流。

生:我发现文中有很多很多的问句,就仿佛是朱自清先生在向别人求助,又仿佛在跟别人对话,其实,他是在跟自己对话,这样的句式就能写出朱自清先生内心的犹豫、挣扎。

师:选择什么样的句式真的很关键,同学们的发现很了不起!

生:朱自清先生将自己度过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又将这一滴水和时间的大海相比,突出了他内心的恐慌。

师:同样是比喻,我们却怎么也想不出这样带有夸张的比喻,也就没法形成悬殊的对比。选择的喻体不一样,后面藏着的情感也就不一样。

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独特就独特在这里,我将他的另外两篇代表作《春》《背影》印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这两篇散文里感受感受,朱自清通过什么方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下课。

【专家点评】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这话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似在提醒我们,事实上文本存在三个层次:内容、涵义、形式。内容是文本的肌理层,通过直觉即可把握,所谓触目即是;涵义是文本的脏腑层,通过思考才能把握,所谓研精致思;形式是文本的骨架层,通过抽象才能把握,所谓长辔远御。

陈德兵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正是依循这样三个层次展开,从对《匆匆》这一文本的内容把握切入,引向对《匆匆》涵义的体察,最终抵达文本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把握看不见的文本秘妙。

聆听课文朗读之后的畅谈感受,即是对文本肌理层的把握。在这一层次的阅读上,无论是让学生说说最突出的感受,还是提取写时间匆匆的各种相关信息,抑或是改变文章开头语言的排列形式,都意在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原初印象、直感体验。从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看,他们确实能真切、自如地看见处于文本肌理层的内容。当然,这也是最浅层次的把握。

对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作者心情的体会,以及字里行间充满的各种思想矛盾、情感冲突的觉察,则是对文本脏腑层的把握,这也是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对于文章情感(涵义)的把握,执教者的设计与实施颇为精心、颇见功夫。第一步,由生命的短暂易逝,体会到作者的紧张与惶恐;第二步,由生活的“碌碌无为”,体会到作者的自责与悔恨;第三步,由结尾的一连串设问与反问,体会到作者的不甘与觉醒;第四步,由隐藏更深的几对矛盾的发现,借助拓展资料,联系创作背景,体会到由大时代造成的更深一层的心情——迷茫与苦闷。整个板块教学中,执教者顺应学情、因势利导、巧设支架、尊重发现,学生学有所思、读有所悟、见所未见、发所未发,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揣摩文章写法,探究表达秘妙,则是对文本骨架层的把握。由于前两层学得充分、读得饱满,这一层的学习反而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执教者搭建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在让学中促学,在助学中砺学,最终成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表达手法的一种深度体验与把握。

散文的行云流水与教学的层层递进和谐交织、互动互融,成了此课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原文链接:https://genwoxueyuwen.com/21554.html

查看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小语共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 3月 17日
下一篇 2022年 3月 17日
ht<style>
img {
  width: 200px;
  height: 200px;
  border: 2px solid black;
}
</style>

<img src=tps://genwoxueyuwen.com/wp-content/uploads/2024/09/2024090404492317.jpg">

相关推荐

客服微信

yxyh29661

邮件:4928898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