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七单元整体教学板块设计

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马蓉
板块一:阅读单元导语勾连真实生活
1.你认为什么是“伟大”?回顾四上“家国情怀”和“历史人物”两个单元及其他阅读、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眼中伟大的人和事。
2.了解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和习作训练要素,在接下来的预习和课堂对话中,有意识地关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品格。
(1)读懂单元语文要素的含义,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比如:阅读训练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什么样的语句属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相机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阅读交流平台”,明确语言、动作描写指什么。
②什么是“人物的品质”?怎么确定自己通过阅读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
读一读“识字加油站”的词语,知道可以用“和蔼”、“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彬彬有礼”等词语来描述人的品质,用“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这类词语形容人的心情。
再如:表达训练要素“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①这里的“多种方法”指什么?
②这些方法能从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习得吗?
可以快速浏览单元习作要求,甚至可以尝试提前写作文,本单元课文学习之后,自己再来修改、润色。
(2)明确自读课文时的预习重点和要求,即通读单元课文时,要关注什么,具体做什么。
比如:知道要用不同符号圈画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老师可以示范几种批注符号,也可以学生创造性使用符号),以及批注自己的阅读疑惑和感受。
板块二:通读单元内容初见人物有感
1.随文圈画自学每课生字词和“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每课生字词需课前3分钟同桌互测);
2.用提问、批注等方法自读课文,标记不理解、有疑惑之处,批注阅读感受。
(1)自主发现《古诗词三首》中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关键诗句,可批注对人物或作者的印象;
(2)结合注释读《文言文二则》,不懂的字词,可尝试组词法;
(3)结合“交流平台”和“识字加油站”,阅读单元中的现代文,发现并划出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时,尝试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自己眼中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以备课堂上对话交流。         
板块三:细读诗文故事对话加深理解
每课都可以按照“对话分享”、“联结生活”的步骤组织课堂学习,同时课后题或核心问题穿插其间,具体课时依课堂对话节奏而定,语文园地内容基于整个单元学习的设计,需考虑“前置学习”。
1.对话分享
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结合批注,与同学交流“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古诗三首》交流表现人物或作者精神品格的诗句。
可以先组内交流,各组推选最具共识或最具价值的观点、发现,分享给全班进行对话交流,促进多视角思考,深度感受人物品质。
2.联结生活
思考下列问题(叙事类文本核心问题举例);
(1)课文讲了何人何事?
(2)作者通过这个事想要表达什么?
(3)这些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体会平凡中的伟大(最好是身边事例,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平民英雄的故事)。
也可直接用课后题,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3.语文园地前置学习
“词句段运用”中读书求学的文言故事,建议前置到晨诵连续学习,比如:请同学认领后分享给全班,进行每天三分钟“读书励志故事会”。
“日积月累”中的名句也可前置到晨诵学习,学习课文时可用于评价人物或揭示故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经典的学习不局限于书中的单句,还可选择《老子》、《孟子》中对应的整个章节,在晨诵中学习。
板块四:创设真实情境,“绘”我的自画像。
口语交际和习作不局限于单元中已设的情境,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者越能感受学习的意义。
1.口语交际(1课时+课余时段
(1)提供真实情境
如:班干部竞选,学生小报招聘编辑,校园活动的志愿者招募,学校社团纳新等。总之就地取材,让学生在校园真实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自我介绍。可班级模拟练习后,再去真实的情境中实践。
(2)分类礼仪示范
课本中没有具体强调礼仪方面的注意事项,课堂上的模拟,需进行细节示范和练习。下面以课本给出的情境分类举例。
①加入新团体类:转学到新学校,或加入新社团、夏令营等,需以“大家好,我是某某某”开场,以“希望我们相处愉快,共同进步,谢谢大家”等做结语,同时伴以鞠躬礼仪。 
②应聘、竞赛表演类:需根据对方的职务或工作性质确定称呼。需以“评委老师好”“某某老师,您好”等开场,以“感谢您的聆听/指导”“谢谢老师,您辛苦了”“期待再见”等做结语,同时伴以鞠躬礼仪。
③非正式场合类:需根据对象的性别、年龄或与自己的关系来称呼,并问好、寒暄,分别时应说“再见”等礼貌语。
(3)根据目的表达
知道如何称呼和开场后,要清楚自己重点介绍什么,以实现自我介绍的目的。仍以课本给出的情境分类举例。
①加入新团体类:从自己的姓名、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介绍自己。
②应聘、竞赛表演类:从自己的姓名、优点、特长等方面介绍自己;应聘类要特别说明,自己有哪些特长或优点足以胜任所应聘的职位;竞赛表演类,还可以介绍自己节目的创意构思、亮点。
③非正式场合类:分析清楚情况,满足介绍的目的最为重要。如课本中“去家门口的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双方均不认识:一是需问清对方的外貌、衣着、周边事物等可辨识的特点;二是说明自己的外貌、衣着、周边事物等可辨识特点;三是双方约定具体的见面地点、手势等,以便安全地接待对方。
(4)实践结果评价
可依据现实中真实活动的评价标准,来制定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学习目标需前置(如志愿者招募、报社招聘、社团纳新的具体要求)。
真实的情境,可以直接以活动通知为学习目标,活动结果为终结性评价,回到班级中有过程性的反馈。
如果是模拟情境,还可以根据礼仪、表达是否符合特定的对象、目的等,列出细化标准的评价表格,同学间相互评价(画星或打钩评价,简单易操作),给出建议。
2.习作(2课时)
(1)选择真实情境
习作中要求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如果现实中没有换班主任,可以写给新的任课老师或者自己新入社团的老师,甚至是课外班老师,或者募捐活动中对接的异地学生、笔友等。
(2)示范与创作
①教师下水示范。
比如以教师自己来到新班级为例,用表格和思维导图等形式,明确示范介绍自己的各个方面,例如: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以及其他想要介绍给对方的情况(最好选择某方面辅以事例、小故事)。
②学生自拟表格或思维导图,投入创作。
(3)建议与修改
①写完自我修改,从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说清楚等方面;
②写完读给家人或同学听,根据建议修改。
③可以举行“猜猜我是谁”习作发布会,同学交换读,请全班猜是谁的自画像,然后屏幕上才出现作者照片。
板块五:共读《绿野仙踪》,方知“自胜者强”(共读2-4课时,戏剧排演利用校本课程课时)
一部好的个人成长题材小说,读者能从故事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获得自我成长力量,主人公的品质、个性,往往成为读者个性品质的一部分。《绿野仙踪》既符合这一要求,又跟本单元主题契合,还符合现阶段学生阅读兴趣。共读建议如下:
1.出发前——我们的阅读工具。
章节
人物 事件 线索
不同版本,章节划分不同,不影响阅读记录。

 

重点记录每章节中新出现的人物及其特点(也可以直接在书中标记人物外形或其他特点,将页码填在表格中)。

 

可在记录单下半页,绘制情节链、情节曲线或者思维导图。

 

寻找回家之路的“线索”或方法(某一个物品、人物或地点)。

 

2.在路上——我们的共读梳理。
通过填写阅读记录单及绘制故事情节曲线、思维导图等,梳理出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重要情节)和结果。学生自主阅读时初步填写,共读课上一起回顾梳理,并讨论各章节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问题。
3.寻找自我——我们的终极讨论。读完全书后,通过共读讨论,明白“龙卷风”就是成长中的困难或者危机,只有坚持不懈地面对,才会给自己和生活带来改变,到达理想之境;知道自己是多萝西,同时也是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狮,智慧、勇气、爱就在自己身上(需根据自己班级情况来设计)。
4.重新上路——我们的成长故事。回顾自己的成长,写自己找到智慧、勇气、爱的故事或其他读写创作活动(需根据自己班级情况来设计)。
5.遇见庆典——我们的戏剧排演。《绿野仙踪》儿童剧戏剧排演,可与十岁成长礼结合(需根据自己班级情况来设计)。
板块其他阅读及综合实践(课时机动)
影视阅读也是阅读的重要方式。
1.可结合阅读链接中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观看电影《钱学森》。
2.可根据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情况,举行名人戏剧汇或故事汇(可与十岁成长礼结合)。
3.关于“十岁成长礼”的建议。
(1)紧扣单元主题,读写结合,开发表现性任务,注意过程性反馈和支持。如:给两年后或二十年后的自己写信,给同伴写成长贺词,给家长写感谢信等。
(2)以学生现阶段全方位成长为目标,其他学科提供支持(体育可以策划“校园吉尼斯”),儿童剧演出可以和其他自编曲艺、语言类节目结合(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戏剧等学科协作)。
(3)各种形式的成长礼,均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自编自导,教师需统筹设计,协助学生编排,落实细节。可适当赢得家长的参与、协作(家长可以写信“致十岁少年”)。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教学设计

读懂“动态”中的宁静之美——《牧场之国》学习活动设计(两种方案)

2021-5-25 14:47:02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2021-5-26 1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