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目标最后表述为“学习目标”,每一条目标都要包含有行为主体(默认为学生)、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行为结果。如第一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主要事件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另外,目标的提炼要与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匹配,与课文内容匹配。】
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主要学习活动,应该是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这是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如何自主的学,不是教师的教。整个学习过程设计,重点有点偏了。】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本文的故事情境,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用自己的话来简述每个部分讲什么?
①出示:老班长带着三个年轻的小战士走出草地用了多少天?选择:
③继续浏览,圈出其它表示时间的词,算出走草地时间。
③4天4件事,分别是:鱼汤充饥;发现秘密;命令喝汤;临终叮嘱。
1.聚焦主要事件,思考: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画批注。
读句子——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选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老班长 的品质。
看到老班长的笑,我是怎么也吃不下的——再读21节。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①“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这句话中的“意思”指的是什么?如果不会,请你再读一读11、18节。
③当看到老班长嘴边露出一丝笑意时,“我”的心里为什么沉重极了?
读句子——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5.文中还有几个地方体现了班长尽职尽责的品质,如:第3、4、5、13、15都有,这里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作为班长,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想法设法照顾好三个小同志,确保能走出草地,这就是尽职尽责(还可以结合现在抗击疫情的各个岗位的人是怎样尽职尽责地工作,让疫情得到控制,人民的生命得到安全的保障)。通过这里再提升一下,老班长的形象是不是更高大了,对后面理解金色的鱼钩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6.小结:通过老班长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1.你认为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本身是金色的吗?文中并没有告诉我们,直
到最后一段才写到“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并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对此,你怎么理解呢?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金色的鱼钩》,能不能改成《老班长》、《无名英雄老班长》或者是《不畏牺牲的老班长》等等,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
回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也是小说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虽是小说,但在长征途中却真实发生了许多这样感人的故事,引出推荐阅读。
【简评:主要学习活动,应该是落实单元阅读训练要素,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方法(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这是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如何自主的学,不是教师的教。整个学习过程设计,重点稍偏了。】
学习了本文拟题的技巧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写在此次新冠肺炎抗疫战争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可以是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