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了一下这条留言的几个信息:
1. 孩子现在不爱阅读
2. 孩子认字量不大
3. 孩子喜欢妈妈读故事给她听
4. 妈妈认为孩子上一年级了,应该自己进行阅读
再分析一下这几条信息之间的关联:
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是互为因果关系。
因为孩子认识的字很少,所以不喜欢自主阅读,又因为不爱阅读,所以很难从阅读中去认识更多的字。
渐渐的,阅读成了一种负担,不但不能起到帮助识字、丰富语言、看到大千世界等等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对书心生畏惧。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推理,课本也是书,还是要考试的书,孩子见了,是不是会更害怕?
第三点和第四点则是相互期待又相互对抗的关系。
孩子对妈妈的心理期待,是听妈妈讲故事(可以推断出妈妈在孩子小时候一直是陪伴阅读的),但妈妈对孩子的心理期待是她能够独立阅读,最好能特别喜欢阅读,识字量也突飞猛进。
遗憾的是,双方的心理期待都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孩子对妈妈的失望表现为消极阅读,妈妈对孩子的失望表现为焦虑不安。
没有良性循环,只有恶性循环。
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场景。
那么,可以怎么破呢?
图片
先来说说阅读和认字。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孩子热爱阅读,并能认识很多字,可这似乎是一个“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谜题,对这样的孩子来说,到底是先对阅读有了兴趣,才认会了很多字,还是先认识很多字,才爱上了阅读呢?
从我们家的情况来看,两个孩子都是从很小起就“喂”给她们多种好书。陪她们讲故事,一起翻看绘本,睡前讲,睡醒了讲,有时候都能把自己给讲睡着,一本书给孩子讲几十遍也是常事。
这么一路讲来,到了幼儿园中班,突然发现孩子开始自己看那些讲过很多遍的书了,她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对照文字,哪怕没认识几个字,也一点不妨碍阅读,因为那些故事她们早就记得透熟。
当然,这个时期,亲子阅读依然是主阵地。孩子一边听妈妈讲新的故事书,一边温习着旧的好听故事,并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和大人一起阅读,不光光是听故事看画面,也会有意识地去发现故事中经常露面的“汉字”。
记得妹妹在学前期,很会联想认字,她喜欢把一个字当作一个图形去记,比如她先认识了“我”,接着就记住了“找”。
但这个时候,孩子往往还不能理解她认识的字是什么意思,有次闹了个最经典的笑话,把茶缸子上的一行标语读成“女人能烦半边天”(大家都能猜到原句是什么吧)。
一来二去,在进入小学之前,孩子的识字量已远超同龄人,这是妈妈为她们打好了独立阅读的基础。
图片
到了小学,老师教识字是有各种方法的,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如果认过的字不放到具体的阅读语境中去,那些字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图案,什么“加一加”“换一换”“象形字”“会意字”在孩子们的脑子里还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这个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让孩子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去发现和理解自己认识过的字,同时又会由这些字,引申到其它字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请班上一个小朋友来订正作业,让他读题目中的句子,读到句子中“非常可爱的孩子”这里停住了,知道他遇到不认识的字了。
问他哪个字不认识,他指着“爱”,再让他读“非常可”和“孩子”,再猜一猜想一想这是什么字?读两遍,他就知道这是“可爱”这个词。
在阅读中认字,和在生字中阅读,都是可以连蒙带猜的。
不过,要是想孩子一到一年级,就可以丢一本书给他自己去读,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这对孩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友好的事情。
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把阅读当作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阅读成了家庭作业,我们一不小心,就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讯息:阅读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
家长们因为一下子面对学习成绩带来的竞争,充满焦虑,往往只关注孩子的阅读任务是否完成,阅读变得毫无乐趣可言,阅读成了孩子心头的压力,阅读的美好在哪里?他们看不到啊!
这个阶段,亲子阅读仍然是可以为孩子带来巨大阅读快乐的一种方式,而且可以说是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如果孩子认字不多,仍然可以读绘本,孩子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语言,再结合画面,自己进行理解和思考。
我们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还可以用多种方式读给孩子听,请孩子自己读,父母和孩子交替着读,我们家还会经常让姐姐读给妹妹听,分角色读、表演读、一人一段读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看同一本书,是走进儿童世界的一条捷径。一本书、一个人物、一句对白,都可以是一个家庭的独特暗语,因为全家都读过这本书啊,一说起来都眉飞色舞,多有趣。
图片
现在我们家的两个小朋友都不再缠着妈妈来读故事了,但到了新书,她们还是非常喜欢坐在我身边,一起看,一起读,一起聊。
在每一天打仗似的奔波忙碌之后,能有一段和孩子依偎在一起,放松的、亲密的亲子共读时光,为什么不多让它停留一会儿呢?
别着急,孩子总会长大,总会认识很多字,但引导她们喜欢上读书这件事,就在当下,机不可失啊!